首頁/ 歷史/ 正文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在中國的近代史中,太平天國運動完全可以說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之所以說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因為太平天國最終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在其抗清的14年中,先後轉戰於大江南北18個省份,期間同清軍交戰的過程中,先後攻佔了大大小小600餘座城鎮。並且,這過程中,太平軍險些將清王朝徹底扔進歷史之中。但是,在種種原因互動的作用下,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還是落下了帷幕。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歷史上的太平天國,在給人們留下了諸多的故事外,也為後來的人們留下了諸多歷史思考。我們都知道的是,太平天國自誕生之初,便致力於在那個時代,打造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國。“拜上帝會”在廣西時宣揚的一樣,致力於推翻清王朝,建立一個儒家經典中所敘述的“大同社會”。後來,當洪秀全的族弟洪仁到達天京後,又迅速的打出了《資政新篇》,旨在以當時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藍本,建立一個近代化的國家,但這一切總是全部付之東流。那麼,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首先,如果我們透過現象,去嘗試著觸控太平天國的本質,便能發現,太平天國實際上包含著的依舊是以往的皇權思想。雖然,這場起義運動,從最開始的時候,打著西方宗教的幌子,但是,這依然無法掩蓋太平天國“一姓興廢”的本質。因為,無論是已經貴為“天王”的洪秀全,還是其餘諸王,都是具有時代侷限性的。這樣的侷限性在於,包括洪秀全、石達開等等,自身都有著很濃厚的皇權思想、君臣思想,這樣的情況下,無論太平天國勾勒出怎樣的藍圖,本質上都是換湯不換藥。不論是儒家經典中的“大同社會”,還是此後洪仁的《資政新篇》顯然與他們是不相符的。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並且,太平天國也沒有人能夠領導其轟轟烈烈的變革運動,甚至在對於當時西方世界的瞭解,太平天國甚至還遠不如清王朝。而缺少具有真知灼見的戰略家,也一直都是太平天國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即便太平天國中,有一個此前對西方世界認知較深的洪仁,但是其顯然更像是一個理想者,而不是一個行動者。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同時,太平天國這一系列構想,最終成為南柯一夢的重要原因,也在於違背了客觀規律,並且忽略了人性在時代中的種種限制。這樣的原因,在於直接取消客觀存在的差別,顯然是不行的。實際上,在太平天國定都之初,本打算按照當初“拜上帝會”的綱領來,於是,便直接取消了商業,這使得整個天京瞬間便蕭條了下來。後來,太平天國只得又重開商業。而對於錢糧的政策上,太平天國在這之後則是按照楊秀清、韋昌輝提出的“照舊交糧納稅”,即按照清朝的舊制來徵收錢糧。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其次,太平天國沒能逃過傳統農民運動的侷限性。當太平天國在建都天京之後,便迅速的失去了往日的進去精神,以至於,最後洪秀全為此將打造的如同“周天子”一般。同時,太平天國領導層腐化速度之快,是讓人瞠目結舌的。以至於,當時洪秀全的天王府,極盡奢華,並且在府中諸多的器皿,都用珠寶打造。而且,定都天京後,洪秀全便命人蒐羅奇珍異獸,從而填充王府。當然,這些僅是太平天國腐化的冰山一角,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了諸王的身上。依靠這樣一群人在那個時代,打造一個近代化國家,顯然有些不切實際。

太平天國的理想國,為何最終成為了南柯一夢?

歷史上的太平天國運動,可以說是處在十字路口的一場農民起義,這場農民起義為當時的人們勾勒了諸多未來美好的藍圖。但是,這一切最終卻如同南柯一夢般,隨著時間而流逝。歸根結底,太平天國還是沒能逃出傳統農民起義的侷限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