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同樣都是功成名就的治世能臣 曾國藩為啥躲過了兔死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千古功臣難以破解的黑色魔咒,韓信、李善長、藍玉等功成身死的例子不勝列舉。然而坐鎮東南半壁江山的曾國藩卻能夠走完自己輝煌的一生。

是什麼使曾國藩破解了這千古魔咒,免於兔死狗烹的命運?

同樣都是功成名就的治世能臣 曾國藩為啥躲過了兔死狗烹?

天道忌巧

曾國藩曾說:“餘不得不隱於面貌者,蓋因藏鋒而已。”一個“隱”字實在是世間的學問。

曾國藩在第二次就任兩江總督的時候,李鴻裔慕名前來投奔。

李鴻裔風流倜儻,不拘小節,曾國藩非常喜愛他,連自己的密室也允許他隨意進入。當時曾國藩的幕府號稱“天下第一幕府”,有所謂的“三聖七賢”,卻都是以道德、文章著稱的典範,並非安邦治國之才。

曾國藩慕於他們的名聲招納進來,僅以錦衣玉食供養,而沒有授予實質的職位。一天李鴻裔突見一篇《不動心說》:“使置吾於妙曼娥眉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否?曰不動;又使置吾於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厚祿之心否?曰不動。”看完後,他提起筆在上面戲謔道:“妙曼娥眉側,紅藍大頂旁,爾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

隨後甩筆而去。

同樣都是功成名就的治世能臣 曾國藩為啥躲過了兔死狗烹?

曾國藩看後召回李鴻裔,訓斥道,這些人都是欺世盜名之流,表裡不一,我豈能不知?然而他們正是靠這些虛名獲得立身的資本,戳破了這虛名,就等於斷了他們的衣食來源,那他們對你的仇恨豈能是平常言語間的仇怨可以比擬的?

殺身滅族的大禍,就隱藏在其中了。李鴻裔深以為然,便也收斂了鋒芒。

在這些“聖賢”看來,不動於高爵厚祿、曼妙娥眉之色的宣言,可為博取生活的“巧”事;在李鴻裔看來,一眼看穿這些欺世盜名之流的虛情假意,則更為高層次的“巧”。

真正的高手曾國藩不動聲色地洞悉了“聖賢”們的心思,理順了高談闊論與欺世盜名的關係,而表面上還是一副被“聖賢”矇騙的模樣,照舊給予他們豐厚待遇。

天道忌盈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曾國藩更是深諳盈虛之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所以他將自己的書齋取名為“求闕齋”,以表其所追求的“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被平定。

一時間曾國藩名滿天下,被譽為中興之臣,清廷更是賞加太子太保銜,封一等勇毅侯。然而清政府喜笑顏開的背後卻是刀光劍影。

幾十萬虎狼之師握於曾國藩一人之手,各省督撫多有曾國藩的門生故吏,八旗綠林卻早就潰不成軍。這一切不能不使清廷顧慮重重。

同樣都是功成名就的治世能臣 曾國藩為啥躲過了兔死狗烹?

其實,早在收復安慶之後便有人勸曾國藩稱帝。攻克安慶後,李元度撰成“王侯無種,帝王有真”一聯,曾國藩見後立即撕毀並予以斥責。

曾國藩壽誕之時,胡林翼臨走時遺留在桌上一紙條,赫然寫著“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國藩惶恐萬分,撕個粉碎。左宗棠也曾寫過“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曾國藩則將“似”改成“未”以表心跡,要功成身退。

平定天下,締造中興消滅太平天國是為曾國藩“剛”的一面,而急流勇退、功成不居,是為其“柔”的一面。

平定太平天國起義之後,他大幅度裁軍,先下令裁撤江寧吉字營湘軍2。5萬人,後又著手裁撤湘軍精銳曾國荃統領的5萬餘人,到同治四年二月曾國藩軍隊只剩二千餘人,再到清政府命其北上鎮壓捻軍時,曾國藩手中除了劉松山統領的“老湘營”少量湘軍,基本再無軍隊。

一退再退,自剪羽翼,無論從姿態上還是實力上都讓清廷相信了他無意稱帝的野心,所以仍能高官厚祿,得以終老。

然而一味的退就能夠保家保身?

豈不知清廷要斬草除根?所以曾國藩在退讓的同時也在另一個戰場上攻城拔寨,讓清廷不敢輕易對他下手,這個戰場叫“道德”。佔領道德的制高點,是他能夠全身而退的重要保障。

同樣都是功成名就的治世能臣 曾國藩為啥躲過了兔死狗烹?

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講:“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這篇檄文被許多曾國藩研究者認為是一大失策,認為曾國藩只講衛道,不講勤王,徒增清廷疑慮。然而我以為,曾國藩在官場能夠“十年七升,遷越十級”,這樣的低階錯誤他是絕不會犯的,而這篇檄文也是他能夠一生從容的重要保障。

當時清廷內與百姓爭利、外向列強獻媚,在如此腐敗落寞之王朝,“勤王”怕燃不起百姓的熱情,而“衛道”則能在民間特別是士人階層中引起廣泛的共鳴,滅人倫、毀詩書、尊異教、廢孔孟,則不僅有膽有識計程車人甘願奮起,就連普通百姓也感覺不妥。

而此時曾國藩除了成為清王朝的中興之臣,更成為千年禮教的捍衛者,成了軍事、政治、思想、文化四位一體的名副其實的“救世主”。所以清廷絕不會以砸碎道德人倫的代價,去將佔領道德這個制高點的自斷羽翼的曾國藩打翻在地。

曾國藩剛柔並濟,自裁湘軍以避實,自崇禮儀以就虛,如同打太極一般四兩撥千斤,用看似虛無縹緲的道德讓手握生殺大權的清廷不敢也不忍拿他怎樣,如此進退自如、盈虛有數,實在是亙古而來的重臣權臣中的精英。

天道忌貳

曾國藩曾經在道光朝倚重穆彰阿,在咸豐朝倚重肅順,在同治朝又倚重恭親王奕訴,然而不得不使我們驚奇的是,穆彰阿、肅順都沒有善終,奕訴也是幾度浮沉,而曾國藩卻兵權在握,建功封侯。尤其讓我們不可理解的是,後繼的掌權者與前任都不共戴天,可曾國藩卻能遊刃有餘,屢被重用。

辛酉政變之後,慈禧不但沒有嚴懲與肅順交好的曾國藩,反倒稱讚“曾國藩乃忠臣”,並使其節制四省軍務,授以大權。

在這其中微妙的操作是一定有的,然而最為關鍵的還是曾國藩堅定了他所為之獻身的信念,那就是“以一勤字報君,以愛民二字報吾親”。

同樣都是功成名就的治世能臣 曾國藩為啥躲過了兔死狗烹?

曾國藩整肅軍紀,重用低階軍官塔齊布而惹惱了湖南提督鮑起豹;整肅治安,嚴肅法律,又惹得湖南巡撫駱秉章與之冷眼相對。曾國藩為何甘願

得罪幾乎湖南全境的文臣武將,孤身率軍練兵衡陽?

原因只有一個:勤懇辦事以報皇恩。最終,他練就了一支虎狼之師,救大廈於將傾。

至於“愛民”,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家書中屢次提及“弟在軍中,望常以愛民勤懇之意,庶勝則可以立功,敗亦不至遣孽”。他曾經寫過《勸誡營官四條》,其中一條便是“禁止騷擾以安民”。

之後曾國藩還打算購置“義田”,“以贍救孟學公以下貧民”。此等愛民親民,不能不讓老百姓愛戴。

曾國藩上能得到帝王的信任,下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實為其保家保身善策。

曾國藩的“天道三忌”是其一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幾千年處世哲學的精華。藏巧於拙,盈虛有數,忠貞於信念,這看似簡單的策略卻實在是讓曾國藩從容地度過一個又一個險惡的境遇,保家保身,破解黑色魔咒的不二選擇。

(坐著:

孫鵬輝

(肖進 摘自《傳奇故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