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周文王

,一個在中國歷史記載之中的一位明君,他所奠定的西周政體是在我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雛形,同時周文王

《保訓》

中“中”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而自古以來,人們都有一種

“崇古”

的心理,治國理政上都向往著效仿古代先賢,夢想著成為像周文王一樣的人。

在文王的一生之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他雖然身陷囹圄,但仍能演化周易,影響了中國思想的發展,其次就是他的

忠臣形象

史書記載分為正史和野史,不管是哪種,它在記述歷史事件時,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統治者們以及主流思想的影響。

那周文王在史書記載上的完美形象是否

也存在著一些謬誤

呢?答案是很有可能。

周文王是否忠心?

如果說看歷史書中的周文王大家會覺得枯燥和無聊,那不妨來看看《封神演義》吧!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作為一部講述商周兩朝時期更替的一部文學作品,由於藝術的需要,在作品中加入了很多神話,甚至將一些人物形象“

神化

”。

但是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神話中在現實也是有原型的,而文王在《封神演義》中更是始終以一個忠臣甚至是“愚忠”的形象出現的。

當時作為商朝臣子的周文王,在臨終託孤時,字字泣血,感人至深,

“倘吾死之後,縱君惡貫盈,切不可聽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若違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見”

對其子姬發也以“縱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為,以成臣弒君之名”作為告誡。

他認為,商王雖然無道,可是作為臣子,必定要恪守職責,不得對君王王權有所僭越,不能做出弒君之舉以遭後世唾罵。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封神演義》就以此為基礎,做了一些渲染,頗具神化的意味,可是事實上週文王是否就像史料記載和文字中所描繪的那樣忠誠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在古代社會中,尤其是商周這樣

十分遵循禮樂制度

的時期,判斷一個臣子是否對當權者忠心,是要看他是否有明顯的僭越行為。

而稱王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僭越,如果是生前就已然越階稱王,那就是對商王朝的背叛,自然算不上“忠臣”。

那麼周文王到底是在生前稱王還是在身後稱王呢?歷代學者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周文王稱王引爭議

人們之所以對於周文王的忠誠持懷疑態度,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對於周文王稱王這件事,分別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由於說法太多,大家各說各話,以至於眼花繚亂,就連

胡適都說歷史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誰來了都能描上兩筆。

其中對於這個問題,爭議最大的兩個朝代分別是唐朝和宋朝。

唐朝史學家認為周文王稱王稱王是“反經非聖”的,甚至在

梁肅的《西伯受命稱王議》

中就有所記載,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統一的。

但到了宋朝,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宋朝時期儒學的發展達到了繁盛,並在此期間出現了很多儒學大家。

這些儒學大家們對於周文王稱王的事情是各種“粉飾”,在文字中極力進行辯駁。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就如同羅生門一樣,真相往往只有一個,但對於眼花繚亂的後人,各種干擾性的資訊實在太多,就會影響主觀判斷,這時就需要有個強有力的實物來作為證據。

甲骨文出現,爭議再起

為了更加準確地瞭解真實情況,考古所得的第一手文字資料便成了人們的首要選擇。

商周時期,文字的載體一般為以龜甲和獸骨為主的甲骨文字,因此在考古中發掘出的甲骨就成為有力的證據,可這並不是說來就能來的,完全是靠碰運氣。

真所謂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上世紀七十年代,周原地區就出土了這樣一塊甲骨文,甲骨上提到“周方伯”和“王”這些關鍵詞。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與周文王稱王之事有關。

畢竟,在商朝之時文王只是一個臣子,

“周方伯”就是指文王姬昌,

對於“王”,有的認為指的是商王,有的人認為是周文王。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雖有疑慮,奈何出土甲骨數量有限,資訊不全,對於這件事情的探索也只能暫時擱置下來。

戰國竹簡大白真相

就在人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苦於無法解開這個橫亙在心中上千年的歷史疑雲之時,一卷戰國竹簡的出現,揭開了這個疑團的神秘面紗。

此事還要從清華學子在海外拍下竹簡併捐贈給母校說起。

2008年,一些清華校友在海外發現了一批戰國時期的竹簡,基於對國家文物免於流失海外的愛國情結,於是便將這一批竹簡拍下並轉贈給母校清華,這批竹簡也被稱為

“清華簡”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本來以為這批書簡就是一些普通的“小透明”,沒有想到卻給了人們這麼一大驚喜。

“清華簡”一共2500枚左右,記載內容大多是“經”“史”類書,這是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所沒有見過的,竹簡中記載的五個字更是一錘定音,解決了文王稱王的歷史遺留問題。

清華簡中有《保訓》一篇,《保訓》開篇:“隹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墜保訓。”開篇的五個字直接點明時間,這就說明了,姬昌在其生前就已經僭越禮制稱王,自然算不上是一位忠臣。

而《保訓》作為周文王的遺訓,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便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宋朝時會有那麼多儒家學者為周文王說好話,在各種論辯中反駁以維護周文王的光輝形象。

畢竟在儒家看來,周文王是完美的“偶像”,是他們的信仰,不管怎樣自己的信仰絕不能崩塌,任何有損形象的說法都是“錯誤”的。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紂王了嗎?

小結

忠誠與否,其實並沒有所謂的衡量標準,人們對於人物的評價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政治文化的因素隨之改變。

但是作為一個君主,周文王擁有廣闊的胸襟、堅定的信念和愛民如子的統治思想,是否在生前越制稱王又有什麼關係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