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每一個皇帝身邊似乎都有一個“好友”,比如從小跟在自己身邊極其信任得太監,或者是朝中某個大臣,只是這些人並不全是好人,也不全是好人,好壞參半,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坎坷命運

不過有時候跟在這皇帝身邊,雖然極有可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不過當依賴的這顆參天大樹倒塌的時候,未必會有好下場。

比如乾隆皇帝身邊的和珅,曾經何等受寵,何等榮耀,權傾朝野,乾隆連自己最為心愛的十公主都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但是在乾隆去世後,就被嘉慶羅列了二十條罪狀,抄家斬首。足以見得這些人的命運和自己的主子是休慼相關,一脈相連的。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大唐盛世,八方來賀。

唐玄宗李隆基和自己的愛妃楊玉環自然是這一場場歌舞盛會中的絕對主角。而李隆基的身邊除了美人,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陪伴李隆基走過風風雨雨的太監高力士。

可謂是流水的妃嬪,鐵打的高力士。只要有李隆基在的地方,就必定帶著高力士。為何高力士會如此受寵?又是何時入宮成為太監?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此事還要從高力士的身世說起。一般來說,古代的太監多半都是出身窮苦的貧民,實在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活不下去了,才會選擇這條斷子絕孫的道路。

但凡是有別的出路,都不能成為太監,一是身心俱損,二是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嘲諷中,更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高力士卻是個特例,出生貴族的高力士原名叫做馮元一。其祖上是隋朝貴族曾任高涼太守的馮寶和在民眾中威望極高的譙國夫人冼夫人。

在隋朝滅亡之後,冼夫人的孫子,也就是高力士的曾祖父馮盎歸順唐朝被封為高州總管,耿國公。馮盎的三個兒子也被封為各州刺史,握有實權。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在唐太宗時期,馮氏一族可謂是風光無限,家世顯赫,在朝中也十分有地位。並且唐太宗十分喜愛馮盎,在其死後,

還追封為左驍衛大將軍以及荊州都督。

高力士的父親馮君衡擔任潘州刺史,娶的也是門當戶對的名門淑女麥氏。可以說高力士家世顯赫,如果不出意外,一輩子也是衣食無憂,在朝中也能擔任一官半職。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只可惜有時候命運就是喜歡捉弄人,誰也不知道一個好好的家族會遭遇多大的變故。

快樂無憂的馮元一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家破人亡,成為太監高力士。

太監之路

監察御史萬國俊為了在太后面前邀功領賞,故意誣告嶺南流放人員密謀造反,推翻朝廷。他抓住了這些嶺南流放人員以後,又假傳聖旨,殺害了三百餘人。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萬國俊前後害死幾千餘人,並且誣陷嶺南出身的馮君衡,因此馮家被抄家滅口。馮元一雖然躲過了一死,但是卻被閹割成了奴才。這對於年僅十歲的馮元一來說,遭受如此打擊,可謂是身心俱殘。

因此馮元一變得沉默寡言,極少開口說話。貴族出身的馮元一自然從小錦衣玉食,儀態禮節都十分出眾,詩詞歌賦也是樣樣精通。

何況馮元一不同於那些窮苦出身的小太監,又黑又瘦,他反倒是俊美白皙,相貌堂堂。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因此馮元一被帶回了宮中,服侍武則天。雖然白白淨淨的馮元一很受武則天的喜愛,吃穿不愁,但是他卻沉默寡言,極少去討好主子。

畢竟身為貴族的傲氣以及遭受這麼多變故之後的心理都很難恢復。所以馮元一也漸漸失去了自己在武則天心中的價值,加之馮元一犯了很小的過錯,被武則天逐出宮中。成為太監的馮元一,年紀又小也沒有謀生手段,加之太監的身份,無處可去,只能四處流浪。

幸好遇到了太監高延福,他可憐這個孩子,收留了馮元一併為其改名為高力士。自此太監高力士的人生就此開始,貴族公子馮元一徹底成為過去。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高力士也重新回到宮中,因為聰明伶俐,做事縝密,逐漸在宮中站穩了腳跟,有了一定的地位。不過此時的高力士在宮中還沒有尋到依靠,宮中太監的地位雖然也靠著自己的為人處世,但是很大一部分都和自己的主子有關係。

自然舉國上下權利最大的是皇帝這位至高無上的天子,他身邊的太監也是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存在,

有時候朝中大臣和後宮嬪妃也要巴結皇帝身邊的人。

風雨與共

武則天去世以後,繼位的唐中宗李顯為人懦弱,朝中大權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把持。高力士也找到了自己的依靠,就是在藩國的李隆基。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謀要從韋皇后等人手中奪回皇權,高力士就成了其眼線。在成功以後,高力士因為有功被封為太子少保,盡心盡力地侍奉李隆基,為其排憂解難。

李隆基想要登上皇位,還有更大的難關就是太平公主。無論朝中的大臣還是宮中的人,多半都是太平公主的人。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太平公主為了扶持一個聽自己話的傀儡皇帝,千方百計地暗害太子李隆基。

高力士成了李隆基身邊最為信任的人,高力士也不負皇帝的信任,傾盡全力保護李隆基的安全。

可以說李隆基登上皇位也有高力士的一份功勞。高力士也得到了應有的獎賞,獲封官職,成為可以諫言參政的宦官,足以見得李隆基對其的欣賞和喜愛。

高力士卻不是想要把持朝政的宦官,其依舊保持謙卑恭敬的態度,只是在關鍵時刻,會給李隆基提一些切實可行的意見,讓李隆基做出了正確的抉擇。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唐玄宗在晚年也逐漸迷失自己,沉浸於安逸和享樂,亂用朝臣。即使有高力士的婉言相勸,最後李隆基還是自食惡果,導致狼狽出逃長安,丟了皇位又斬了美人。

雖然被繼位的唐肅宗接回了長安,可是物是人非,年過七十的唐玄宗除了太上皇這個名號以外,身邊只剩下一個高力士。

早就無心朝政的唐玄宗和高力士可以過上平淡熱鬧的日子,只是這份平靜被太監李輔國打破。李輔國靠著新任皇帝上位,自然要展示自己的厲害。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他強行將高力士調離京城,又將李隆基關進了冷宮,孤苦無依。李隆基年老遭此變故,鬱鬱而終。唐肅宗也不過幾日因病去世。

直到唐代宗繼位,才赦免高力士,允許其回京養老。高力士得知李隆基駕崩,心傷吐血。又看到看到李隆基的詔書,只讓他一人陪葬泰陵,嚎啕大哭,高力士絕食而死,追隨李隆基而去。

唐玄宗一朝,文臣武將成百上千,為何遺詔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到頭來,榮華富貴一生的李隆基才明白自己身邊只有相伴五十年的高力士才是真心對自己的摯友,也是對自己最為重要的人,風雨與共。

無論輝煌還是低谷,只有高力士在身邊,才會安心。這也是為何在生命的盡頭,唐玄宗只讓高力士一人陪葬的原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