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代避諱制度有多嚴?武大郎賣的“蒸餅”因此而叫賣成“炊餅”

在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中,武松的大哥武大郎那低矮的肩膀上扛著一雙扁擔,走街串巷一直叫賣著“炊餅,賣炊餅了”,這“炊餅”是何物呢?

炊餅,就是使用籠屜把麵粉蒸制而成的食物,在宋代以前一直稱為蒸餅,但是,在宋代中葉之後,“蒸餅”只能叫成“炊餅”了,這是為何呢?

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引出古代嚴格的避諱制度了,當年孔子宣揚儒家“禮”文化,他編纂《春秋》的原則和態度即:“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公羊傳·閔公元年》)。

據說避諱制度起源於周代,正所謂“周公制禮”,但那時避諱制度並不嚴格,因為那時周天子地位雖然崇高,但諸侯國眾多,不把周天子當回事的王國也很多,所以周天子的影響力還達不到“為尊者諱”的地步。

直到秦漢時期,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王朝後,皇帝的一切都是至高無上,皇帝名字當然也就不能和萬民相同或同音,“漢法,天子登位,名佈於天下,四海之內,無不鹹避”(《隋書·禮儀志四》),所以,從秦漢時期起,避諱制度開始嚴格起來。

古代避諱制度有多嚴?武大郎賣的“蒸餅”因此而叫賣成“炊餅”

從那時起,古代的避諱制度越來越嚴,甚至嚴格到了極其苛刻的地步,比如,一個人的名字裡假如有“安”字,那麼,他如果不改名,就註定此人一生不能在長安為官;一個人名有“卿”字,那他就不能官至公卿;一個人如果名有“軍”,則不能官至將軍!

如果有人違反了這些避諱,往往會被定為“大不敬”之罪,在一些要求嚴苛的朝代,甚至會將違反者處死!

不說自己的名字裡有犯諱之處,即使是家中長輩有避諱之處,兒孫也要承擔相應的避諱。

比如,唐朝有“詩鬼”之稱的李賀,在參加進士科考之時,有妒其才者放出流言,說李賀父名為“李晉肅”、“晉”與“進”同音,按避諱不得參加科考成為進士,雖然有愛才的韓愈極力為其辯解,但無濟於事,李賀最終提前結束科舉之路。

不僅如此,“秀才”這個詞,在東漢一朝因要避開光武帝劉秀的名諱,而一度被改名為“茂才”。

南宋的宋高宗趙構時期,因避諱他的名諱,“構”與“狗”同音,當時在民間絕對不能提“狗”這個字,而是一律稱為“犬”。

隋煬帝楊廣登基後,由於“廣”字更為普通,不說其他方面的避諱,光是州、府、縣更改地名,就多達三十多個,比如廣州改為番州,廣潤縣改為靈武縣,廣威縣改為化隆縣等等(見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一《避諱改郡縣名》)。

古代避諱制度有多嚴?武大郎賣的“蒸餅”因此而叫賣成“炊餅”

回到標題來,《水滸傳》故事發生在北宋後期,那時的“蒸餅”已經改名為“炊餅”,原因見於北宋吳處厚所撰《青箱雜記》:“仁宗廟諱貞(應作‘禎’),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

這就是說,因為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與“蒸”音近,在宋仁宗當上皇帝之後,宮廷內外為了避諱,便把“蒸餅”改稱為“炊餅”。

看到這裡,我們就知道古代避諱制度有多嚴了吧?尤其是帝王的名諱,更是嚴上加嚴。

除了皇帝名字的避諱外,古代還實行“為親者諱”的制度,講兩個笑話,從中我們也能知道“為親者諱”有多嚴格:

一個是據明代陳耀文《天中記》記載,南宋參知政事(副宰相)錢良臣有個兒子,幼時讀書時,為了避諱父親的名諱,他每遇到“良臣”這兩個字時便讀成“爹爹”。

把“良臣”讀成“爹爹”倒也無所謂,但可笑的是,有一次私塾老師在教室裡,讓他大聲朗讀《孟子·告子下篇》,當錢良臣兒子讀到“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的時候,直接讀成了“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師生們當場大笑不止,這位私塾老師肯定是故意的。

古代避諱制度有多嚴?武大郎賣的“蒸餅”因此而叫賣成“炊餅”

另一個是據《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東晉時,桓玄設宴招待好友王忱,由於王忱剛服過寒食散(魏晉時人們喜食的一種丹藥),不能喝涼酒,因此,他便不住地催促僕人“溫一下酒、溫一下酒”。

而每一次他剛一說出口,桓玄那邊就放聲大哭,王忱見主人這樣,覺得很掃興,便起身要走,恆玄便一邊擦眼淚一邊解釋說:“你別多心,主要是咱們的談話犯了家諱。”

王忱這才想起來,原來桓玄的老爸是已故大司馬桓溫,自己當著人家的面張口閉口地“溫一下、溫一下”,難怪人家會溫一次哭一次。

古代避諱這麼嚴,我們得誇讚一個皇帝,那就是三國時期東吳的第三位皇帝孫休,他雖然算不上是一個英主,但他給自己的兒子們命名時,堅持了“難犯易諱”的原則,以免日後某一個兒子登基稱帝后,給百姓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孫休有四個兒子,字與表字,起得那叫一個比一個孤僻:

長子孫(雨字頭,下面繁體單,音“wān”),字莔(音“xí”);

次子孫(雨字頭,中田下大,音“gōng”),字(音“xuán)”;

三子孫壾(音“mǎng”),表字昷(音“wēn”);

四子孫(音“bāo”),字 (音“yǒng”)。

古代避諱制度有多嚴?武大郎賣的“蒸餅”因此而叫賣成“炊餅”

可惜孫休一片苦心,由於他死得早,兒子們還年幼,東吳諸臣改立他的侄兒孫皓為新君,孫皓也就成了東吳的亡國之君。

最後再說一下“為賢者諱”,對聖人孔子等肯定是要避諱的,民間對那些道德高尚的賢者也很敬重,不會直呼他們的名諱,而加以迴避。

比如東漢洛陽人尊敬名重天下的蔡邕,不稱其名,而稱為“蔡君”。

西晉名將羊祜[hù]在都督荊州諸軍事時,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他去世後,荊州人為了避羊祜的名諱,把房屋的“窗戶”都改叫為“門”。

唐代大詩人王維路過郢州(今湖北荊州)時,把好友孟浩然的像畫在刺史亭上,並題寫“浩然”,於是就有了“浩然亭”。後來,唐懿宗鹹通年間,刺史崔誠說:先賢的名字不可以直呼。並重新題寫了“孟亭”,於是當年的“浩然亭”便成了“孟亭”。

最後總結一下,避諱制度作為中華文化中一個禮俗文化,起源於周代,形成於秦漢兩晉,興盛於隋唐、兩宋,遼、金、元三朝各有不同,明清時期前寬後嚴,直到民國建立,才被徹底廢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