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 明代莊浪清官知縣顧佐 ·

魏柏樹

明代,莊浪縣衙比不了開封府,可知縣顧佐堪比包青天。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莊浪調來一位年僅24歲進士出身的知縣,他的名字叫顧佐。

屈指算來已600多年了,平涼官場上,曾有形形色色的官員們粉墨登場,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活法,有的升了,有的降了,有的戴上枷鎖被帶走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考察行跡,得過且過,碌碌無為的庸官還是居多,留下罵名的也不少,真正青史垂名的少之又少。明代平涼知府60多位,有建樹的有幾位?沒有想到的是一名小小知縣顧佐,最後竟入了煌煌《明史》的“列傳”。

最早記載他功績的是嘉靖《平涼府志》,在莊浪卷“官師”中這樣寫:顧佐,河南太康人,進士。洪武初任,廉能有惠政。擢監察御史,守正嫉邪。宣德初,擢應天府尹、通政使,大臣薦為左都御史。剛正執法,百僚畏服,勳貴斂手,議者擬包孝肅雲。

不簡單,能讓大才子、史學家趙時春如此點贊,真正地不簡單。他是莊浪“官師”中著墨最多且寫得最好的一位,也是整部《平涼府志》中評價最高的一位。不知任職幾年,也沒有記具體事蹟,只“廉能有惠政”五個字,再加“議者擬包孝肅”六個字,已足令其不朽了。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包孝肅何人?包公是也。“孝肅”乃宋仁宗在包拯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忠孝的一生。

蓋棺才能論定。顧佐去世後能追諡的“端肅”二字,特別耐人尋味。大家知道,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才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給予一個寓含褒貶的評價。于謙,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去世後“忠肅”。明代一品大臣馬文升有“五朝元老”之稱,去世後諡“端肅”。顧佐後為都御史,主管御史臺的事,亦諡“端肅”,這自然是最高評價了。翻翻歷史,有幾人能有此號?清史上惟一一個得以葬在皇帝陵墓附近的田文鏡,他的諡號也是“端肅”。

百行德為先,治政廉為首。我們看到上報君王下恤民,廉潔從政、節儉自律的晏子;看到廉正為官,注重教化的黃霸;看到重德施教,不阿權貴的楊震;看到秉公直諫,肅正國綱的魏徵;看到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的范仲淹,還有一代廉吏于成龍等等,他們都是被歷史標上“清官”記號的人物,首先是“德”,其次是一個“廉”字。但是,在民間百姓的腦海裡,“青天”才被尊稱“大人”,真正愛戴的官,才比作“包青天”。顧佐戴著“包孝肅”的帽子走進國史,走進了地方誌。

只是《平涼府志》把任職時間弄錯了。顧佐生於公元1376年,已經是洪武九年,“洪武初”未出生怎麼能任知縣?新修《莊浪縣誌》僅在《明代知縣更迭名錄表》備註中,注了“後擢左都御史”六個字。對其任職時間,只籠統的以“建文間”一筆帶過,這樣一位清官,志書共給了九個字,未免太簡單了。還是《明史》比較詳,而且列舉了一生的“行狀”。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顧佐,字禮卿,太康縣人。建文二年進士。授任莊浪知縣。端陽節這天,當地守將召集官員較量射箭。因為顧佐是文官,有意為難他。沒想到顧佐拿起弓箭,一箭射中,守將非常佩服。永樂初年,入朝做御史。永樂七年,成祖在北京,命令吏部選拔御史中有才幹的人前往行在所,顧佐參與了這件事。顧佐奉命招安慶遠蠻人,在四川監督採伐樹木。跟從皇帝北征,巡視險要的邊關。升任江西按察副使,召入擔任應天府尹。顧佐性格剛正不屈,吏民畏服,人們把他比作包孝肅。北京城建立,改任順天府尹。有權勢的人多因他感到不方便,外調做了貴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任通政使。宣德三年,都御史劉觀因為貪汙被罷官,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因顧佐廉潔有威望,被推薦任京兆尹,政治清明,弊政革除。皇帝感到高興,立即提拔他做右都御史,下令予以獎賞勉勵。過了一年多,奸邪小官上奏說顧佐接受徒隸的錢財,私自打發徒隸回家。皇帝秘密地把奏章給楊士奇看,並說:“你不是曾經舉薦顧佐廉潔嗎?”楊士奇回答說:“朝中官員俸祿微薄,僕從、馬匹、糧草以徒隸資助,派出一半徒隸讓他們出錢免去勞役。徒隸得以回家耕地,官員得到錢財,朝中官員都這樣,我也這樣。先帝知道這件事,所以增加了朝中官員的俸祿。”皇帝嘆息說:“朝臣貧窮到這樣的地步。”於是皇帝怒斥上告的人說:“我剛任用顧佐,小人就敢誣衊他,一定要下交司法官治罪。”楊士奇說:“小事不值得惹皇上生氣。”皇帝於是把官吏的狀子交給了顧佐,“你自己處理這件事。”顧佐叩頭致謝,叫來那個官吏說:“皇上命令我懲治你,你改變行為,我就原諒你。”皇帝聽說後更加高興,說顧佐“得大體”。有人狀告顧佐不處理冤案,皇帝說:“這一定是重罪犯教他說的。”命令司法官會同審訊,果然是千戶臧清殺了無罪的三個人被判死罪,讓人誣告顧佐。皇帝說:“不殺臧清,那麼顧佐的法令就不能實行。”在集市用磔刑處死臧清。

正統初年,顧佐考察不稱職的御史15人,將他們或降職或罷免。邵宗九年任滿,吏部已考核透過,他也在這15人之中。邵宗上書申辯,尚書郭璡也說邵宗不應與在任者同考。皇上於是責備顧佐。而御史張鵬等人又彈劾邵宗有小過。皇上以張鵬朋比相欺,嚴厲斥責他和顧佐。顧佐上書求退休而去。皇上賜給敕書獎勵安慰,賞給鈔幣五十貫,命戶部免除他家的賦稅徭役。正統十一年九月,顧佐去世。

顧佐有個外號叫“顧獨坐”,因為他入內廷辦公,獨處一間小夾室,不是議政不與官員們群坐。張廷玉評價:佐孝友,操履清白,性嚴毅。百僚過者,皆折旋避之。持法深,論者以為病;國家盛時,士大夫多以廉潔自重,豈刻意勵行,好為矯飾名譽哉。亦其澹嗜慾,恥營競,介特之性然也。仁、宣之際,懲吏道貪墨,登進公廉剛正之士。宗載佐銓衡,顧佐掌邦憲,風紀為之一清。

明代莊浪的“包青天”

莊浪,地處六盤山西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13世紀初吐蕃莊浪族一支居此而得名,成吉思汗設莊浪路,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降路為州,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又降州為縣。明萬曆《莊浪縣誌》這樣記載:“全陝寒薄之處,平涼為最。而平涼縣之屬,莊浪尤甚……田不川,山不林木,雨少則旱,雨多則寒。一遇早霜,秋禾盡萎,果菜桑麻,皆非所產。”顧佐一個進士,出現在平涼府靜寧州下轄的貧瘠小縣,而且是個被朝廷一降再降的小縣,他當初是怎樣一種心情?對盼清官如盼救星的莊浪百姓,他們又有何感想?

現在看來,莊浪的土壤並不貧瘠,因為能孕育清官;清官終於出現了,可惜時間太短。自司馬遷《史記》開設“循吏列傳”以來,史籍有不少清官的故事。“清官”是人們一直期盼的,也是值得人們永遠敬佩仰視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