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歷史故事:避實而就虛,孫臏智殺龐涓

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疆場競鬥,這種競鬥伴隨著社會的革命,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格局……

在古代,各個部落間的疆場競鬥,不僅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國家的形成,同時也是民族大遷徙的主要原因;國家內部不同民族間的疆場競鬥,促成了國家的獨立和新生國家的誕生;而國家內部政治集團之間的疆場競鬥,更是促成了政權的更迭。

魏國大將龐涓曾用計挖掉了同窗孫臏的膝蓋骨,想令他終生成為一個廢人。可是,龐涓沒有想到,僅僅幾年之後,自己卻死在了孫臏的手下……

歷史故事:避實而就虛,孫臏智殺龐涓

作為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孫臏在早年間曾和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韜略。後來,龐涓到魏國做了將軍,還很受魏惠王的器重和信任。

然而,龐涓此人妒賢嫉能,他很妒忌孫臏的才能,一心想要將這位同窗好友除掉。於是,龐涓假意將孫臏請到魏國,暗地裡卻在魏惠王的面前誣告孫臏,說他私通齊國。

魏惠王得知後勃然大怒,便立刻下令將孫臏的膝蓋骨挖去,還在他的臉上刺了字。重刑之後,孫臏佯裝發瘋,才得以逃過了殺身之禍。

後來,孫臏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逃回了齊國,齊威王十分佩服他的勇氣和才能,便對他加以重用。

歷史故事:避實而就虛,孫臏智殺龐涓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發兵攻打趙國,包圍了邯鄲。此時,齊威王便任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前去救援趙國。

出發之時,田忌想要率兵直奔趙國,可孫臏卻覺得不妥。在孫臏看來,

想要勸開一對打架的人,就不能自己也揮著拳頭動手;而想要制止雙方械鬥的人,就不能自己也拿著棍棒去格鬥

,如果此時我們避實而就虛,給他們造成一種不得不停手的假象,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歷史故事:避實而就虛,孫臏智殺龐涓

孫臏表示,魏國此次攻打趙國,必定是精銳主力一同出動,城中就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不妨我們率兵突襲魏國都城,順勢佔據交通要道,到時候魏軍定會放棄邯鄲,回兵自救。如此,一舉兩得,不但解了邯鄲之圍,同時又可打擊魏國。

田忌覺得孫臏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便聽從了他的建議。不出所料,魏軍得知都城被攻陷,果然回兵救援,結果卻在桂陵被齊軍打得大敗。

自此,龐涓在馬陵(現今河南範縣)中伏被殺,而魏太子申也被齊軍俘虜。

歷史故事:避實而就虛,孫臏智殺龐涓

其實,在戰爭中,用於迷惑敵人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那些似是而非之策,而是運用類似的方法,以假亂真!

在自己實力強大的時候,適當地“示弱”,用於隱藏;在自己實力薄弱的時候,適當地“示強”,同樣是為了隱藏,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才是戰爭的藝術!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避實而就虛”……

《孫子兵法》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