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完璧歸趙”是一個成語典故,講述的是藺相如沒有辜負趙王所託,把和氏璧完好帶回趙國的故事。這個故事表達的是最終會物歸原主的意思,對這個典故讓人印象最深的是,佩服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面對秦王那樣野心勃勃的人物,他都能夠淡然處之,為此而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完璧歸趙”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以至於被搬到了教課書上,讓我們從小就知道了這是一個鬥智鬥勇的愛國故事,可是在書中卻沒有表述事情最後的結局如何,老師也沒有告訴我們完璧歸趙的後續,主要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結局也太慘烈。那麼,在完璧歸趙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戰國七雄,秦趙對峙

東周時期,各個有些本事的諸侯紛紛開始稱霸,繼“春秋五霸”之後,又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七個諸侯國之間互相聯合、互相吞併,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在這個時期盡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今天結成盟友,明天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說明在縱橫術這一塊,顯然秦國用得最為得心應手。

秦國強大不是沒有道理的,商鞅變法雖然嚴厲,讓商鞅最後把自己都栽了進去,但是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秦國成為了七個諸侯國中經濟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再加上一些知名縱橫家的投靠,在他們的遊說下,一部分諸侯國選擇了與秦國交好,而另一部分有些實力的就選擇了分庭抗禮,趙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國家。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秦國有商鞅變法的強民國策,趙國則有胡服騎射的強力軍事,長年與胡人打交道的他們,也都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打仗靠的是軍隊實力,顯然趙國擁有與秦國對峙的資本,而秦國對趙國的領土也是虎視眈眈,只不過忌憚對手的軍事實力而沒有冒然出兵,另外一點也是師出無名。

鬥智鬥勇,完璧歸趙

話說趙惠文王在與楚國聯姻時中得到了楚國的傳家寶和氏璧,以和氏璧的超高名氣,秦昭襄王很快知道了這個訊息。對於秦昭襄王這個名字或許有人不太瞭解他所處的時間段,那麼知道大名鼎鼎的羋月是他的母親後,腦海裡的歷史時間線就會稍稍清晰一些了。羋月這個太后本就不是一般人,她調教出來的兒子也絲毫不遜色,秦王聽到趙王有和氏璧後便有了主意。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秦王提出了以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的誘人籌碼,只是當趙王知道這個條件後整個人都不好了:答應這個條件,顯然秦王不會兌現他的承諾,因為和氏璧再珍稀也不值十五座城池的價兒;可不答應又怕秦王立刻舉兵來犯,趙國雖然軍事強大,可他還是不想與秦國撕破臉。正當趙王踟躕之際,藺相如站了出來,決定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承諾必然會完璧歸趙。

藺相如到達秦國獻上了和氏璧,可以秦王拿到和氏璧後,對十五座城池之事隻字不提,這時候藺相如表現出了他的機智,謊稱和氏璧有瑕疵,秦王信以為真,結果和氏璧到了藺相如的手裡後成為了要挾秦王的把柄:如果秦王不兌現自己的條件,那麼他就和和氏璧玉石俱焚,秦王急忙安撫,派人送藺相如到驛館休息,藺相如趁秦人不備,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秦王計謀,步步為營

看到藺相如不辱使命地實現了完璧歸趙的計劃,表面上看趙國成為了贏家,在證實了秦國的謊言之後還能把和氏璧送回趙國,這裡面藺相如立了大功。只是很少有人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事情從一開始就都掌握在秦王的計劃之中,包括藺相如能夠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都是秦王的安排。

要知道秦國的“門禁”是相當嚴格的,這是當年商鞅提出來的辦法,每個人進出城門都要提供特別證件來證明自己的身份,類似於現代的身份證,嚴格到什麼程度呢?商鞅後來想要逃出秦國都沒跑了而被抓獲,試想像和氏璧這樣重要的東西,秦王能不派人看住嗎?表面上看是秦國百密一疏讓和氏璧被送回了趙國,其實是秦王故意放的水。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秦王這樣做,就是讓全國上下都知道秦國是受害者,他們本想以誠待人,結果趙國不老實欺騙了他們,秦王以此激勵民心與軍心,為下一步討伐趙國而提前做好了“動員工作”,當軍民一條心時,趙國這塊難啃的骨頭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秦王如此步步為營的安排,看到這裡還能說藺相如機智、勇敢嗎?

長平之戰,趙國滅亡

藺相如完璧歸趙這件事做得非常圓滿,可是之後發生的事情老師卻沒有說,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都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完璧歸趙第二年,秦王便名正言順地利用民心與軍心發動了對趙的攻伐,三年的時間裡,趙國傷亡上萬人,丟失了四座城池。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別看趙國軍事實力強,可他們後備力量不足,沒有充足的糧食儲備支撐,這一點完全看出了秦國國富民強的重要性,趙國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已經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緊防死守,爭取最後的生存希望。

後來秦國轉戰楚國、魏國時,趙國以為秦國怕了趙國的勇猛,殊不知這些都是秦王的計劃之內,他先收拾了楚魏之後,下一個施展的就是對趙國的絕殺。公元前260年,秦王實施了反間計,讓趙王對名將廉頗不再信任,而使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元帥,率領50大軍與秦軍對戰,史稱“長平之戰”。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這塊戰役最後秦國的名將白起以一比一的對攻實力,先將趙括打敗,又將趙軍圍困四十多天,這就意味著趙軍沒有糧食吃的窘境,最後趙括被殺,剩下的四十多萬趙兵投降。但是秦軍並沒有放過這四十多萬人,而是將他們全部坑殺,四十多萬條性命就這樣喪生了。老師之所以沒有說完璧歸趙之後的事情,實在是因為趙國付出的代價太大。

小結

藺相如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可他終究只是一個宰相的角色,決定不了整個的政治時局,他的機智在秦王面前只不過是個可以利用的棋子罷了,而真正的執子人則是秦王。一切都在秦王的算計內,當趙王為完璧歸趙而沾沾自喜時,秦王已經做好了讓趙國付出慘重代價的計劃。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老師為何沒有說?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秦始皇贏政是秦昭襄王的曾孫,只隔了三代秦國便統一了六國,這裡面秦昭襄王功不可沒,他是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正因為有了他步步為營的籌謀,才有了後來的秦國天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