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袍不穿黃袍?

說起祖龍,秦始皇,大家對其評價,多有爭議,因修長城,建皇陵,造阿房宮,搞得民怨沸騰,焚書坑儒,扼殺民智,被稱為暴君。其實焚書坑儒這一點歷來有爭議,坑殺的其實是那些欺騙秦始皇長生的方士,焚燬的書籍也不包括博士藏書,以及醫藥,占卜,耕稼植樹等書籍,也會不進行焚燒。有人曾以此批判始皇帝,有人回答道:《讀呈郭老》: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因為秦始皇推行“法制”,而非儒生的“禮制”,所以自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寫史書的儒生大都對其大黑特黑,稱其為暴君。敢問後朝歷代哪個帝王不修宮殿,不修皇陵?秦始皇其文韜武略,一統四海,開疆拓土的千秋功績,對華夏的文化影響,足以彪炳史冊,映耀千古。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袍不穿黃袍?

千古一帝,始皇帝

為什麼秦始皇可當千古一帝?可見漢代賈誼的《過秦論》,班中窺豹,可見其雄圖偉業。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公元前在222年滅六國最後一國燕國,結束了500年的天下紛擾戰局,一年後於咸陽稱帝,推行改制。廢分封制,設三公九卿,實行郡縣制,天下設三十六郡,每郡設郡守,都尉,監察御史,加強中央集權。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經濟制度,地域,文字的統一,使得哪怕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華夏的一份子,至此大一統的理念完全融入到中華名族的血脈之中。這也是為什麼歐洲統一以後,隨著戰火馬上就會分裂成很多國家,而我們中華民族不會隨著各個朝代的消亡而分裂,因為文字是一個名族文化的靈魂!

秦朝的文化制度對後世影響非常大,漢承秦制,且百代皆行秦政制,萬年鹹用始皇心,其禮儀,法典,官制等,奠定了後世2000餘年的基本政治格局,可見影響之深遠。

公元前215年,方士盧生,海外尋仙返回,呈讖書《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認為,胡就是胡人匈奴,於是派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以南四十四縣,建九原郡。築萬里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軍隊駐紮十多年,威振匈奴。(後歷史證明,胡-指的其實是其兒子胡亥,秦至二世胡亥而亡,不得不說《錄圖書》很準)

南服百越,設桂林,南海,象三郡,後派其手下趙佗進行鎮守。秦朝滅亡後,趙佗割據嶺南,於南越稱帝。這個趙佗不是一般人,熬死了秦始皇,漢高祖劉邦,漢景帝,漢文帝,一直活到了漢武帝四年,活了103歲,見證了秦皇漢武的絕世風姿。

公元前219年,封禪泰山,王號不足以顯其業,所以不稱王。自認德堪三皇,功過五帝,所以號皇帝,且命為“制”,令為“詔”,自稱“朕”。自稱始皇帝,後世繼承者依次計數,稱為二世,三世一直到萬世,無窮無盡地傳下去。秦始皇雖是第一個皇帝,卻一生忙於霸業,未立皇后,所以歷史上第一位皇后,是漢高祖劉邦的原配,呂雉。

鄒衍:陰陽五行,五德終始說

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袍,不穿黃袍。其實不僅僅是龍袍著黑色,秦國的旌旗,符節,以及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的衣服都是黑色。

這與一個人有關,鄒衍,戰國末期齊國稷下學宮的著名學者,陰陽家。創立了五德終始說,他認為五行生五德,歷朝歷代各代表一德,互動更替,週而復始。周朝為火德,秦朝代周,自認為水德,五行中水對應黑色,故秦人崇尚黑色。

所以皇袍自然也是黑色,一開始皇袍花紋繡的也不是龍,而是山川大地,足見秦朝天下一統的壯志雄心。後來皇袍才隨著歷史的程序,慢慢地由黑色到黃色,紅色,最終定為黃色,繡龍紋。

傳國玉璽:從和氏璧到金鑲玉

楚人卞和於荊山得璞玉,獻之與楚王,為紀念其功,取名“”和氏璧”。後趙楚聯姻,和氏璧作為禮物送給了趙國。秦昭襄王聞美玉之名,以十五城索之,趙國舍人藺相如,深知有詐,以命護之,成就“完璧歸趙”的美談,後被立為上卿。秦始皇滅六國後,終得之,因其珍貴異常,秦始皇命工匠將其雕琢成玉璽,讓李斯以篆字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至此成為皇權和地位的象徵,作為“皇權天受,正統合法”的信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袍不穿黃袍?

沒有一個男人可以拒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大字,其譯作“既然我順應了天命,當使黎民長壽,國運昌盛”俾睨天下,宏大的氣勢躍然紙上,不自覺的讓人心血沸騰。可惜,至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向其姑姑,也就是當時的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璽。以示其得位以正,而非篡漢。王政君大怒:“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指責王莽忘恩負義,豬狗不如,將玉璽扔向了宮殿的地上,玉璽至此有缺。王莽得了玉璽,命人以金鑲玉補之。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袍不穿黃袍?

後來經過戰火,傳國玉璽經歷了東漢,三國,西晉,五胡亂華等動盪不安的亂局,消失在了歷史的洪流中。傳國玉璽和《永樂大典》、《連山易》、《歸藏易》等國寶的遺失,是我華夏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