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公元前334年至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對波斯等國展開了一場長達十年的征伐,這也是古代歐洲人唯一一次大規模深入亞洲腹地的行動,史稱“亞歷山大東征”。然而在亞歷山大死後不久,他所建立的這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也驟然分崩,其西部逐漸成為羅馬共和國的勢力範圍,東部則被安息所佔據。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到了公元前1世紀中葉,羅馬正處於從共和制度向帝制轉型的關鍵時期。彼時的羅馬政壇由被稱作“前三頭同盟”的克拉蘇、龐培和凱撒聯合執掌,並且業已完成了對本都王國(小亞細亞半島上的一個希臘化國家)和外高盧地區(大致今天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國)的征伐。這其中,前者乃龐培的傑作,後者則屬於凱撒的戰場結晶,至於三巨頭中勢力最大的克拉蘇反而被邊緣化了。為此,尋求擴張併為羅馬貴族和民眾帶來豐厚利益就成為克拉蘇迫切需要達成的目標了。就這樣,從伊朗高原進佔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業已與羅馬毗鄰的安息帝國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克拉蘇的遠征目標了,卡萊之戰由此爆發。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動機:卡萊戰役的緣由

羅馬共和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固然是克拉蘇東征安息帝國的動因之一,但卻絕對不是唯一的因素。此時已經坐擁幾乎全部地中海沿岸地區的羅馬,包括曾經創下斐然

文明

的希臘世界,如此就不可避免地從

底渴望,想要複製亞歷山大大帝當年的輝煌。東征安息帝國,佔據新月沃土(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自然也就成為整個羅馬社會的心之所切。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相應的,作為曾經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統御下的中亞遊牧族群——帕提亞人,他們曾在波希戰爭中以輕騎兵的形式為帝國貢獻出許多優秀的弓箭手。此時,他們也開始以波斯帝國的繼承者自詡,想要復刻波斯人當年征服埃及、飲馬愛琴海的榮光。換言之,即便沒有克拉蘇東征,羅馬和安息也必定會重拾希臘人與波斯人早已丟棄的旗幟,在相同的地緣板塊中一較高下。

軍事:雙方兵種和戰法的優劣

當時羅馬經過馬略軍事改革的洗禮已有半個世紀之久,戰鬥意志和動員能力均已恢復到布匿戰爭時期,然而戰術戰法卻並未做出太大改變,陸軍依然是以步兵方陣為主。這就意味著,克拉蘇的軍隊一旦陷於地形複雜的山地之中,軍團的戰力勢必遭受極大的制約。當然,羅馬人的優勢同樣十分明顯,如果依託於城池、關隘,羅馬軍團卓越的個人素質和協同能力將會被髮揮得淋漓盡致。可問題是他們即將進行的是一次客場作戰,顯然無法過多地藉助防禦工事了。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至於羅馬人的對手,安息帝國的軍隊構成要簡單許多。當年的波斯帝國軍隊兵種繁雜,相對於以步兵以及重騎兵為主,輔之以少量帕提亞輕騎兵。現在是帕提亞人自己的帝國,由輕騎兵組成的弓箭手自然也就成為安息帝國軍隊的主流了。其戰法彎弓、騎射為主,與漠北草原(比如匈奴)族群的作戰方式如出一轍。這種戰法的優勢是機動性強(裝備輕便、馬匹靈活),善於在寬闊平坦的地區展開野戰,但不適用於圍攻防禦體系完備、儲備充足的城池。

線路:克拉蘇行軍決策的考量

很顯然,相較於亞歷山大東征時期的波斯軍隊,安息輕騎兵存在很大的不同。不過羅馬人擁有比馬其頓更為有利的地緣形勢,尤其是位於小亞細亞半島和伊朗高原結合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即亞美尼亞王國),在克拉蘇東征之時已經成為羅馬人的附庸了。換言之,如若羅馬決定出兵美索不達米亞,其後勤補給和地緣安全將得到極大保障,更不用說多出一條從亞美尼亞高原直接奔襲安息腹地的行軍方案。事實上在做戰前決策之時,亞美尼亞人就曾建議克拉蘇從自己的領地突襲伊朗高原,但克拉蘇並未予以採納。這是因為亞美尼亞高原(地形地貌宛若數條山脈的“繩結”)土地貧瘠,不論是作為戰場還是後勤補給之地都不適合,即便羅馬人佔據了伊朗高原西部,也只能交由亞美尼亞人打理,有些得不償失。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相對來說,從小亞細亞半島東南部以及西亞峽谷的平原地帶,向東直接進佔美索不達米亞的方案要顯得誘人的多。畢竟,即便克拉蘇未能重現亞歷山大東征的宏圖,僅憑對兩河流域的佔據就足以為其謀得豐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資本了。所以,克拉蘇最終決定率領4萬多訓練有素的羅馬軍隊踏上了征途,並從今天敘利亞與土耳其交界地區出發,直接橫渡幼發拉底河。然而,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樣,以步兵為主羅馬軍團雖然並不畏懼平原作戰,但其真正擅長的還是城池防守,野戰反倒是安息輕騎兵的拿手好戲。不過,克拉蘇和羅馬人顯然並不知道這一點,畢竟他們先前的對手們,不論是希臘人、迦太基人、凱爾特人還是日耳曼人,都是將騎兵作為步兵輔助兵種來使用的,馬匹僅僅作為一種代步工具而已。當雙方正式接戰以後,戰況也就不言而喻了。

對峙:受制於地緣因素的帝國極限壁壘

當時的羅馬軍團最常用的遠端攻擊武器是標槍,它雖然具備很強的穿透力,卻受制於長度和重量,既無法大規模配備,同時殺傷半徑也很有限。至於安息軍隊,早已習慣於馳騁於馬背上進行遊走式射擊,他們身著束身幹練的服飾、即便在撤走之時也會彎弓朝後方射擊。這種作戰方式用先秦時期趙武靈王的說法,就叫做“胡服騎射”。最終面對安息軍隊的弓箭侵擾,羅馬軍團不得不用盾牌組成嚴密的盾陣進行被動防禦,並期盼對手的箭矢儘早耗盡。奈何安息軍隊能夠獲得後方駱駝源源不斷運載而來的新箭,迫不得已之下克拉蘇決定突圍,並很快陷於安息輕騎兵的射殺埋伏之中,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逃到卡萊。最終,缺水少糧的羅馬人遭到安息軍隊的圍困,強行突圍之後,僅有不足一萬殘兵撤回羅馬境內。至於克拉蘇本人,則最終被安息軍隊統帥蘇倫納擒殺。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然而,安息在卡萊戰役中獲得勝利,並不代表就能進一步控制住整個美索不達米亞。這一方面是因為該地區西部範圍存在大量羅馬人駐守的城市,其中大多防禦體系健全、儲備充足;另一方面則是西部靠海地區對於羅馬人而言更為有利,反倒喪失了適合騎射作戰的平原環境。這導致了雙方在大體幼發拉底河一線形成了帝國極限壁壘,而這種源於地緣層面的深層因素將一直延續至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之間。

綜上所述,伴隨著羅馬共和國對希臘世界和高盧世界的征服,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迫切希望透過一場外戰的勝利為自己積累聲望。彼時的羅馬社會希望重現亞歷山大東征的輝煌,而以波斯帝國繼承者自詡的安息帝國同樣希望重拾往日的榮光。當雙方比鄰而居之時,即便沒有克拉蘇東征,也必有一戰。不過,受制於地緣環境等因素,克拉蘇並未料到安息輕騎兵的威力,最終戰敗被殺。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經此一役,羅馬社會替克拉蘇復仇的呼聲高漲,人們開始著手研究並學習帕提亞人戰法,一方面在戍邊軍隊中增加了相當數量的弓騎兵,另一方面開始研製威力更大的遠端武器用來對付安息軍隊。正因如此,後來的安息軍隊屢屢被羅馬擊敗,甚至是首都泰西封(今天巴格達附近)也數次淪陷。最終在公元前38年,羅馬在金達魯斯山戰役中徹底擊敗安息,完成了為克拉蘇報仇的誓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