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老曹講古”|諫議大夫邵曄

連 州 新 視 界

搜尋

“老曹講古”|諫議大夫邵曄

“老曹講古”|諫議大夫邵曄

諫議大夫邵曄

連州的龍口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在歷史上曾經人才輩出,最有名的就是兩大夫一將軍,上次我們講了仙槎大夫邵安石,現在我們再來講講另一個建議大夫邵曄。

邵曄,字日華,在我們中國的古代呀,名和字是分開的,所以邵曄姓邵,名曄字日華。邵曄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高中進士,太平興國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太平興國八年即公元983年。邵曄中進士之後,歷任轉運副使、朗州知州、轉運使。在宋代以路為行政區劃,行政區劃的長官稱為“轉運使”。一個路的“轉運使”,就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職位了。

邵曄有知識、有能力、工作主動,深得朝廷的信任。在他的整個仕途之中有三件大事足以讓他名垂青史。這三件大事是:一為民平反冤獄,二平定交趾叛亂,三疏浚珠江河道。

我們先來講講邵燁為民平反冤獄的故事。邵曄的先祖邵嶽原是京都人,由國子司業實授連州知州。此後,邵家便在連州定居下來。邵曄的祖父邵崇德曾任道州錄事參軍,父親邵簡曾任陽山縣令。

作為官宦世家的邵曄,本來可以透過自己的祖父蔭庇,謀個一官半職的,但是邵燁自幼便有大志,不願做別人聘請的官職,發憤要以自己的真本領爭一個出身。於是他刻苦讀書,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果然一舉而中進士。最初,邵曄被朝廷授為邵陽主簿,後改任大理評事,知蓬州錄事參軍。蓬州即是現在四川營山縣安固鄉,錄事參軍又是一個什麼官職呢?錄事參軍為王、公、大將軍的屬員,隋唐以後,各州亦均置錄事參軍,掌總錄眾曹文簿,舉彈善惡。相當於現在的紀委、監委官員。

當時的蓬州太守是太子中舍楊全。楊全不但性格兇暴而且愚昧。有一次州民張道豐等三人被人誣告為盜賊。楊全不加詳勘,即將張道豐三人定為死罪。邵曄查知張道豐一案確屬冤案,便不簽署定罪文書,請楊全再審清楚,然後定罪。楊全不聽,定要將張道豐等強行正法。在刑場上,張道豐三人不服,大喊冤枉。楊全只好暫將張道豐三人收監再查。不久,真正的案犯捕獲了,張道豐三人冤情大白,得以釋放。楊全因此案被革職削籍為民。

宋太宗對邵曄平反張道豐冤獄一事大加讚賞,賜錢五萬,授邵曄光祿寺丞,出使廣南採訪刑獄。還特賜邵曄“緋魚”以示榮耀。按宋朝官制,三品以上大員衣紫服。五品以上衣“緋”即紅色官服,皇帝特賜邵曄一件紅色的五品官服,可見宋太宗對邵曄的恩寵有加。

邵曄平定交趾國內亂是在景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006年。所謂交趾國,就是現在的越南。那一年,交趾國王黎恆死了,交趾國王黎恆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而發生內訌,交趾國內一片混亂。

當時邵曄正駐在嶺南,他立即將交趾國發生內訌的情況上奏朝廷。宋太宗聞奏,馬上任命邵曄為緣海安撫使,代理光祿卿,充交址國安撫信使,並特許他“便宜設方略”,赴交址國平息內亂。邵曄接詔後,立即寫信給交址國王的兩個兒子龍廷和明護兄弟倆,對他們曉以朝廷的威德。龍廷、明護等兄弟接到信函,迫於朝廷的恩威,立即停止了爭鬥。明護還同意擁護龍廷為交趾國新主。

本來按照朝廷原來的旨意是:只要雙方停止了內訌,邵曄便可以代表朝廷賜給龍廷黎王之禮。這是邵曄樹立個人威信的好時機,可是邵曄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上書朝廷說:“懷撫外夷,當示誠信,不若俟龍廷貢奉,別加封爵而寵賜之。”邵曄的這一做法既尊重了朝廷,又顧全了大局,深得宋太宗的嘉獎。待邵曄回京覆命之時,宋太宗非常高興,升邵曄為兵部員外郎,還特賜他“金紫”。金紫即金印和紫綬。按宋朝官例,三品以上的大官才能用金印和紫色的綬帶,如果是皇帝親自賜予的那更是非同一般的榮耀。邵曄此時實際上已是深受宋太宗喜歡的三品大員了。

第三件讓邵曄名垂千古的大事是,疏浚珠江河道,使海外的商船能夠進入珠江內港停泊。

就在邵曄深得宋太宗的重用,任命他掌管三司三勾院、累官至右諫議大夫之時,邵曄卻因為一次舉薦官員有所失誤,按照宋朝的法律,犯了舉薦官員不當的失誤,舉薦人是要免掉所有的官職,就是削職為民的。但宋太宗念邵曄有功於朝廷,讓邵曄以右諫議大夫的級別,出任廣州知府。就這樣,邵曄於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離開京城,來到廣州做知州。

宋代的廣州不但是南方繁榮的城市,而且成為了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但當時所有的外來貨船隻能停泊在海岸邊上,每遇風浪,船主和商人們都苦不堪言。邵曄瞭解到這一情況,立即多方籌款,請來民夫工匠,修築海堤、疏浚珠江河道,讓海船可以直接駛入廣州城內。從此後廣州的商船再也不用受海浪之苦了。邵曄卻因操勞過度,不幸遇疾,死在廣州太守任上,年僅六十三歲。廣州人民深感邵曄一心為民的品德,立廟四時祭祀。

這正是,伸張正義為能臣,造福百姓享廟祭。欲知連州故事,請聽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