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劉備入蜀之戰,似乎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太過於平穩與安逸。劉璋是個軟弱之人,再加上有張松、法正等內奸的協助,似乎入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劉備入蜀真的那麼容易嗎?似乎未必。我認為入蜀之戰可以算得上是劉備生涯中非常困難的一戰了。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在實際之中,這場攻蜀之戰前後蔓延了整整三年,我認為可以算是劉備的軍事生涯中最為困難的戰役之一。今日我們就看看劉備困難重重的入蜀之戰。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劉備入蜀的戰場圖

一、建安十七年:躊躇滿志的劉備

建安十七年,孫權被曹操進攻,因此向劉備求援,劉備轉向劉璋借兵,想要往東幫助孫權。結果張松知道了此事非常恐慌,因為張松擔心劉備出了蜀地就回不來了,因此就勸說劉備不要東行。結果劉璋知道了此事,非常憤怒,因此就殺掉了張松,關閉了蜀地的各個關卡,與劉備對抗。劉備也決定進攻蜀地,作為自己的帝王之資使用。當時劉備的軍隊情況大約是這樣的:

“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

劉備手下有大約三萬人的軍隊,而且物資齊全,戰鬥力極強,因此劉備信心滿滿,以龐統、法正為軍師,黃忠、卓膺為大將進攻劉璋。

劉備的第一仗是和劉璋手下大將楊懷、高沛打的。當時楊懷、高沛駐守的是葭萌關,這是劉備需要邁過的第一個坎。當時龐統獻上中下三計,劉備選取了其中的中計,中計是這樣的:

“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劉備採用了中計,假裝離開益州,返回荊州,然後誘惑楊懷和高沛出城,之後在城外給兩人來一個埋伏,只要殺掉了主將,城中之守兵便不是問題了。

果然楊懷、高沛兩人中計,美滋滋地到了率領著輕騎來見劉備,結果劉備當場翻臉,殺掉了楊懷、高沛,以極小的代價突破了楊懷、高沛駐守的關卡。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葭萌關

之後劉備便開始圍攻涪城,涪城當時由劉璋的兒子劉璝與手下大將張任率領精兵駐守,結果被劉備攻破,之後張任和劉璝便退守雒城。

擊敗了張任軍後,劉備正式佔領了涪城。我查了一下,這個涪城就在現在的綿陽市,距離成都只有區區百里。也就是說此時的劉備距離他的最終目的地只有百里了。

劉璋自然不能坐以待斃,他先後又派出冷苞、鄧賢等人去進攻劉備,想要收回涪城,結果都失敗了。因此劉璋只能以一部分軍隊守衛綿竹、一部分軍隊守衛雒城。結果綿竹守將李嚴已經有了降服劉備之心,直接投降了,劉備的軍力因此又增強了一番。

也就是說,現在攔在劉備和成都之間的只有雒城一座城池了。雒城距離成都不到百里,劉備只要進攻下雒城,成都便是囊中之物了。可以說此時的劉備是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甚至已經在涪城置酒作樂,和眾人喝起慶功酒來了。但是讓這個時候的劉備沒想到的是,小小的雒城將會給予劉備狠狠地重擊,讓他飽受折磨。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雒城遺址

二、建安十八年:打不下的雒城

整個建安十八年,劉備都被困在了雒城之下。當時劉璋的兒子劉循守衛雒城,可以說是拿出了吃奶的勁,死戰不退,在雒城之下整整跟劉備耗了一年的時間。雒城之戰在《三國志》中講述的並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仍然能從零星的記載中感受著這場圍城戰的慘烈。

首先是劉備手下的軍師龐統死在了雒城之下,被飛箭射中而亡。此後劉備便重用法正為軍師,代替龐統。

其次劉備的軍隊因為長達一年的征戰和長達一年的圍城後也是兵力銳減,而且糧草將盡。我推測劉備軍中少說死了一萬人左右。首先當時劉璋的謀士鄭度就跟劉璋說:

“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

鄭度的話為了堅定劉璋的信心,肯定是誇大了事實,但是也可以從某一方面展示出劉備軍此時面臨的困境。因此針對劉備軍死傷慘重,糧草不足的情況,鄭度提出了堅壁清野,固城自守的戰略。如果劉璋採用了鄭度的戰略的話,我估計劉備就只能撤軍或者是被劉璋活活耗死了。但是劉璋是個老好人,不願意靠這種驚擾人民的方式去戰勝劉備,因此鄭度的這個非常好用的計謀就被劉璋給否認了。

此時劉備真的是進退兩難,而孫吳和曹魏也察覺到了劉備的窘況。當時孫吳將領呂岱奉孫權之命率軍去試探張魯,到達了益州附近。呂岱就聽說了劉備圍攻雒城的事情,然後回來向孫權報告說劉備這個時候死傷慘重,恐怕很難攻下益州。

而曹魏那邊更加離譜,直接朝堂之上已經開始傳說劉備已經死了,大臣們都開始準備慶祝這個事情了。呂岱這個至少說他就在附近,還有可信度;曹魏此時就是在捕風捉影了。但是我們已經可以想象到劉備這個時候的尷尬的境地了。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劉備在當時已經被傳說死了

劉備入蜀是蜀地北邊向南邊打過來的,劉備從這個方向已經很難突破了,因此劉備就轉換思路,讓駐守在荊州一帶的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率領生力軍去從益州南部向北部突進,與劉備來一個南北夾攻,攻破蜀地。可以說劉備這個時候已經把自己所有的本錢都押上了。當時荊州部隊可以說是傾巢而出,僅留了關羽一人駐守。因為劉璋的大部隊基本上都在益州北邊對抗劉備了,因此南邊防禦比較薄弱,在諸葛亮等人的打擊下迅速被攻破。據記載:

“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

這個時候劉璋已經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他沒有那麼多大將,也沒有那麼多士兵可以同時兩面防守。這個時候即便是堅壁清野也來不及了。因此擺在劉璋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戰或者降。一切的轉機將出現在建安十九年。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劉璋現在面臨或戰或降的抉擇

三、建安十九年:劉備的春天

建安十九年夏天,劉備終於攻克了困擾自己良久的雒城。雒城是如何被攻破的呢?我推測一方面是因為劉備長達一年的圍攻耗盡了雒城內的糧草與兵力,正如法正所說,雒城中“雖有萬兵,皆壞陳之卒”;另一方面,諸葛亮等人從南面來襲,氣勢洶洶,因此劉循等人需要放棄雒城轉而守衛成都。

當時張任從雁橋而出,與劉備軍作戰。我查了一下,在雒城舊址附近,有一條河在雒城北邊,雁橋很可能就在這條河上。也就是說張任當時不是在突圍,而是在迎擊蜀軍,為劉循突圍製造機會。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張任確實是非常忠勇之人

此時擺在劉備面前的只有最後一道障礙,即成都了。當時成都城非常堅固,而且還有精兵三萬人,可以支援一年的糧草,而且軍民上下同心。即便是劉備要拿下成都,恐怕也要頗費一番功夫。在《三國志》中寫到劉璋因為心有百姓而主動投降。但是我對這個說法存疑啊,因為劉璋當時還和成都城下和劉備對峙了幾十天。如果劉璋真的心有百姓的話,為啥不早投降呢?我推測肯定是在這幾十天中發生了什麼變數,才讓劉璋投降。

說實話,這個時候劉備也不想打了。劉備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益州,可以充當他的“帝王之資”的益州。這仗已經打了三年,對益州經濟肯定造成了巨大破壞,如果最後到了劉備手裡是一個殘破的益州,那麼劉備打了這麼一頓也沒有意義。因此劉備也在思考如何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碰巧來了這麼一個機會,那就是馬超前來歸順劉備。當時馬超聽說劉備在成都保衛劉璋,因此就向劉備請降。劉璋聽說馬超也來幫助劉備了,嚇得就開門投降了。據記載:

“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這幾十天中的變數,正是在益州一帶素有威名的馬超。我們可以說馬超是壓倒劉璋的最後一根稻草。說實話,當時劉備也耍了個小心眼。馬超來投奔劉備的時候,因為事發突然,因此根本沒有帶幾個人,甚至馬超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帶來。因此劉備就給了馬超一支部隊,讓他們化妝成西涼騎兵的樣子,駐紮在成都城的北面,之後成都城人心大亂,劉璋也就投降了劉備。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馬超是壓倒劉璋的最後一根稻草

除此之外,我還認為有一個變數是劉璋投降的原因,那就是許靖想要出城歸降劉備一事。許靖是當時的名士,而且劉璋一直把許靖當作自己的好朋友。許靖投降劉備雖然失敗,但是劉璋卻感到人心已散,連許靖都投降了,便也不想抵抗,便投降劉備了。

就這樣,經過了三年的征戰,劉備終於攻佔了益州,開始了自己人生事業的第二春!可以說這三年的征戰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因此我認為這也是劉備人生生涯中最為艱難的一場戰役之一。

四、總結

一直以來,這場入蜀之戰的難度都被大大低估,但是實際上這是劉備創業期間最為困難的一場戰鬥。一旦成功,劉備就可以實現其帝王之業;一旦失敗,劉備集團就很可能面臨著顆粒無收,倉皇而逃的下場。因此此時劉備的心理壓力和創業壓力都是極大的。但是劉備最終可以頂著這些壓力堅持三年打下益州,這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

能成大事者,一定是比別人能堅持的人。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路與站內,侵刪

入蜀之戰:被淡化的戰役,實際上是劉備一生中最困難之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