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麋芳為何會背叛劉備投降東吳?除與關羽關係不和外,也許另有原因

麋芳雖然是三國曆史的小人物,但他卻在219年的襄樊戰役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正是因為身為南郡守將的他向東吳投降,致使在前線與曹魏激戰的關羽後方失守,直接導致關羽最終的敗亡。而由於麋芳在劉備集團的特殊地位,後人對其投降東吳的原因多有不解之處。

麋芳同在劉備集團的特殊地位

麋芳字子方,麋竺之弟,其家族乃徐州東海富商,

“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

,在徐州有很深的影響力。不過在重農抑商的封建社會,商人的地位卻不高,麋芳同麋竺遂投奔陶謙,為陶謙征討黃巾提供錢糧,麋竺因此被陶謙任命為別駕從事,麋氏家族在徐州獲得了政治話語權。

194年陶謙病逝,徐州群龍無首。而當時曹操對徐州虎視眈眈,麋竺、麋芳兄弟既為保全徐州,又為自身利益考慮,便接受陶謙的遺命,迎接無根無基的劉備入主徐州。196年,劉備與袁術鏖戰於江淮,呂布則趁虛偷襲下邳,俘獲了劉備妻子。走投無路的劉備敗退廣陵,極度困頓

“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麋芳為何會背叛劉備投降東吳?除與關羽關係不和外,也許另有原因

這時,商人出身的麋竺、麋芳並沒有改換門庭依附呂布,而是決定繼續向劉備註資。他們不僅贈與劉備

“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

,同時把自己的親妹妹嫁給劉備為夫人。憑藉麋竺、麋芳的雪中送炭,劉備賴此復振,轉危為安。而麋竺、麋芳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也發生了改變,從單純的尋找政治地位的

“投資商”

,變為姻親重臣。不久,曹操上表推薦麋竺為嬴郡太守,麋芳為彭城國相,意欲拉攏二人,但遭到拒絕。

此後,麋竺、麋芳不管劉備遭遇何種失敗,更是緊隨劉備左右

“隨先主周旋”

,甚至不惜放棄家族在徐州的祖業,隨劉備輾轉至豫州、荊州、益州,足見二人對劉備的忠臣。當然,兩人的投資也是有回報的。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有荊州大部,後入主西川,奪取漢中,王霸之業已成。劉備以麋竺為安漢將軍,位列諸葛亮之上,而以麋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可見劉備對二人的重用與信賴。不過誰也想不到,身為劉備姻親重臣、久經考驗的麋芳卻會在劉備如日中天的時候投降東吳,直接導致荊州丟失和關羽的敗亡。

麋芳為何投降東吳?

關於麋芳投降東吳的記載,在《蜀書》中和《吳書》中多有不同之處。

《蜀書》中的記載比較簡單,麋芳之所以投降東吳,是因為他坐鎮後方,未能及時供給關羽前線所需軍資,關羽聲稱要

“還當治之”

,也就是等仗打完了回去算賬。麋芳同士仁(《三國演義》為傅士仁)懷懼不安,再加上他們向來同關羽關係不和,甚至受到關羽輕慢

“素皆嫌羽輕己”

,遂在東吳的引誘下投降。

不過結合麋芳在劉備集團的地位與麋芳此前追隨劉備不離不棄來看,麋芳因為關羽一句

“還當治之”

就投降東吳很明顯有些突兀。很明顯,即使關羽再怎麼傲慢,斷然不會治麋芳的死罪,畢竟麋芳的資歷擺在那裡,又是劉備任命的南郡太守,是荊州僅次於關羽的二號人物。而商人出身的麋芳也應該清楚的知道,自己家族的投資已經全部押在了劉備這一邊,投降去東吳的結果肯定不如現在,所以麋芳投降東吳必然另有原因。

麋芳為何會背叛劉備投降東吳?除與關羽關係不和外,也許另有原因

細細梳理《吳書》,確實能從中發現一些令人玩味的地方。《吳書》中記載,關羽在俘獲于禁數萬兵馬後,導致軍糧匱乏,曾擅自拿取東吳囤積在湘關的糧草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呂蒙傳》所引《吳錄》中則有這樣一條記載

“南郡城中失火,頗焚燒軍器”

一場大火燒掉了南郡的不少軍資,這兩條記載都佐證了《關羽傳》中麋芳未能及時供應前線軍資的之事。

可見,關羽在俘獲于禁兵馬後確實陷入了軍糧匱乏的境地,但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首先,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只有在215年同東吳產生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一度導致孫連聯盟破裂,不過最終以

“湘水劃界”

得到解決。此後荊州並無戰事,而荊州又是重要的糧產區,關羽為防備曹操和孫權必定儲存了大量糧草,而219年的襄樊之戰更是在秋收之後發動,即便俘獲了于禁的數萬兵馬,屯糧數年之久的關羽自然不會短時間內缺糧到如此地步,甚至不惜要擅去東吳囤積在湘關的糧草使用,留給東吳以出兵的口食。很明顯,荊州的後勤供給發生了嚴重的問題,很可能出現了大規模的虧空。

其次,南郡城內的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實在是有些可疑。

麋芳作為南郡太守總管前線軍資供應,這場失火可謂十分嚴重的瀆職,但確實是發生了。不過我認為,這場大火併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甚至就是麋芳故意為之。為何呢?結合之前的分析,荊州的後勤出現了嚴重的虧空,而南郡太守麋芳作為荊州總管後勤之人,明顯有很大的問題:商人出身的麋芳利用職權之便,將這幾年囤積的糧草進行倒賣來謀取私利。而他此前精明的計算過關羽作戰消耗的軍糧,留有相應的儲備,但萬萬沒想到關羽會俘獲于禁的數萬兵馬,這憑空多出來的幾萬張嘴很快讓麋芳兜不住了。面對關羽的多番催促,麋芳百口莫辯,為了消滅罪證,他索性用一場大火來掩蓋所有的罪行。而麋芳清楚的知道,如果關羽回來查到他虧空軍糧的蛛絲馬跡,以關羽的性格,即便他的地位再如何特殊,也難逃重罪,甚至是被軍法處置。何況,他的罪證可能還在別人手上握著。

麋芳為何會背叛劉備投降東吳?除與關羽關係不和外,也許另有原因

最後,這一切很可能是東吳布的局。

東吳覬覦荊州日久,不僅在軍事上做足準備,在政治上也不斷向關羽鎮守的荊州滲透,麋芳便是孫權的重點關照人物。《關羽傳》記載,

“於是,(孫)權陰誘(麋)芳、(士)仁,芳、仁使人迎權”

。孫權在得知關羽將要治罪兩人後,便很快採取了策反行動,麋芳、士仁立即投降。《吳錄》更是記載麋芳在開城投降後,甚至

“乃以牛酒出降”,

很明顯,東吳在荊州做了大量的情報工作,對麋芳此人瞭如指掌。據此,不妨大膽的預設,麋芳倒賣軍糧很有可能是東吳很早就佈下的局,而東吳手上握有麋芳的罪證,待到東吳兵臨南郡城下時,麋芳只能乖乖就範。

結語

如果麋芳投降東吳是因為他與關羽關係不和、貽誤軍資供給,未免有些突兀,若視為東吳佈局導致的糧草虧空似乎較為合理一些。當然,我的推斷也是一家之言,且供讀者朋友參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