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何到1945年4月,希特勒仍然認為德國能打贏二戰?

1945年,登陸諾曼底的英美聯軍已經抵達德國本土萊茵地區,向德國內地大舉發動攻擊。 來自東方戰場的反擊等蘇軍,開始準備攻擊德國首都柏林。 當時,世界上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必須清楚地發現,德國已經進入困境,失敗就在眼前。

為何到1945年4月,希特勒仍然認為德國能打贏二戰?

二戰末期歐洲戰場形勢

但是,作為二戰元兇的納粹德國最高領導人希特勒卻不這麼認為,他仍然試圖歇斯底里地反擊。 為什麼德國在1945年4月之前,希特勒認為德國有可能贏得這場戰爭呢?

最直接的理由其實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意外去世。 1945年4月12日下午,進入第4任期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突然因腦溢血去世。 羅斯福去世的訊息迅速傳遍盟國和德國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震驚。

為何到1945年4月,希特勒仍然認為德國能打贏二戰?

羅斯福島

作為美國曆史上唯一突破兩屆任期、擔任四期的總統,羅斯福無疑對美國做出了貢獻。 當時的美國以絕對優勢成為世界上工業上最強大的國家,作為第一強國的總統,羅斯福不僅是引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的英雄,也是二戰盟國的實際領導人。

憑藉雄厚的工業基礎,美國幾乎成為所有二戰戰場上的重要國家,在東亞戰場上,除了在太平洋戰場上與日本直接作戰外,美國對華援助物資,在物資極度匱乏的中國抗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作為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戰場上,英國和蘇聯依靠美國的大量物資,有了繼續作戰的底氣。 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二戰盟國的領袖,除了財大氣粗、工業實力雄厚之外,還與羅斯福長袖善舞、善於調解各國之間的矛盾有關。

為何到1945年4月,希特勒仍然認為德國能打贏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三巨頭

例如,英國和蘇聯,雖然是打擊德國的主力,但兩國之間矛盾重重,丘吉爾和斯大林之間的責難也不是一次兩次,甚至連穿著一條褲子的英美、兩國聯軍,也常常出現矛盾。

只有本領高強的羅斯福,才能把盟國擰成一股繩,完成登陸和對德國本土的作戰。 因此,羅斯福的突然死亡,對希特勒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 由於羅斯福這個事實上的盟國領導人消失了,本身矛盾多的盟國和盟軍之間很可能爆發矛盾。

如果盟軍因矛盾停止對德國的攻擊,德國肯定會屏住呼吸。 英美蘇發生軍事衝突的情況下,德國逆轉的機率也未必沒有。

為何到1945年4月,希特勒仍然認為德國能打贏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

只是,沒有像希特勒期待的那樣。 羅斯福猝死了,但盟軍的攻擊步伐沒有停止,盟國也不是四分五裂。

二是希特勒粉絲的自信所致。 眾所周知,從一文不值的下士到德國獨裁者。 希特勒在迅速崛起的道路上,一直以來都有爆炸性的自信。 連希特勒的這份自信,也到了常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二戰以前,由於希特勒的戰略眼光和自信,希特勒一次次地進行軍事冒險,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到了二戰末期,德國局勢急轉直下,但這並不妨礙希特勒球迷的信心,在希特勒看來,德國仍有逆轉的可能。

為何到1945年4月,希特勒仍然認為德國能打贏二戰?

希特勒

例如,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在任何明目張膽的人看來,被兩線夾住的德國都失去了勢頭。 但是希特勒不這麼認為。 他再次集結了25名德國師,開始了對登陸同盟國的軍隊的反擊。 這就是有名的阿登戰役。 直到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德國仍然動員兩軍兵力,對巴斯托尼進行爭奪。

因此,在希特勒看來,強大的德軍總是有逆轉的前景和可能性。 但是,這只是希特勒的臆想和幻想。 羅斯福的死給盟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還不至於影響盟軍對德國的攻擊。

結果,在不到一個月的柏林之戰失敗後,保護沃思堡的希特勒和妻子伊娃布朗自殺了。 隨後,由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總統的海軍元帥丹尼茨於5月8日在柏林舉行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德國正式投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