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古代當官,最大的官是哪個?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宰相或者丞相,畢竟印象中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般的存在,是一個臣子所能達到的巔峰。

那麼宰相與丞相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而且宰相作為一個官職,其實根本不存在,而丞相,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厲害。

宰相一詞怎麼理解

?“宰”是主宰,“相”的願意是相禮之人,引申為輔佐,所以宰相是指

輔佐君主、主宰大臣的官

,是最高行政長官的統稱或俗稱,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官職(細究的話,遼國有,此處不討論)。也就是說,這個朝代哪個官最大,那它就是百官之長,就是這個朝代的宰相,在不同朝代,自然有不同的官職相對應。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宰相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執掌國政的太宰,後來演變出了數十種官職,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丞相。丞相一職雖然實打實存在,但很多時候它並不是宰相(百官之長),且權力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與傳統認知不同。

丞相是宰相的一種,宰相不等於丞相

丞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官職,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秦國的秦武王設立了左、右丞相二職,擔任過此職位的有大名鼎鼎的少年天才甘羅。但同時期還有一個職位叫相國,由秦武王的父親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34年設定,擔任過的著名人物有呂不韋。

兩個職位的關係和高低,在一件出土的秦國器物上寫得清清楚楚: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這足以證明相國和丞相是同時存在的,且相國高於丞相。此時的丞相還不是百官之長,只是相國的副手,相國才是宰相。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秦滅之後,漢朝繼承了秦朝制度,蕭何擔任過丞相,後兩次升為相國,在第二任相國任期內逝世後,由曹參繼任,因曹參完全遵照蕭何生前政策行事,留下了“

蕭規曹隨

”的典故。不過,與秦朝不同的是,漢朝在國家管理體制上開了會倒車,又設立了一些封國,而封國也參照朝廷體制,設立了丞相,因此丞相一職極其氾濫。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了使自己大權獨攬,便想辦法把行政權力轉移到了尚書檯,相國/丞相失去了宰相的殊榮。到了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丞相更是改名為大司徒,服役300多年後連名字都被剝奪了。相國的命好一點,在東漢末年由董卓擔任後,威風過一陣子;而丞相,則要等到曹操掌權時才再次設立,而曹操自任丞相的舉動,又使丞相鯉魚躍龍門,一下子成為了宰相。

動盪的三國時期,丞相併不是一個常設的職位,比較穩定的丞相出現在蜀國,也因諸葛亮擔任此職而廣為人知。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西晉統一中國後,丞相很不幸地被遺忘了,權力掌握在尚書檯手中,尚書檯下屬的吏部、三公、客曹等六部自不用說,九卿和地方官員也得聽尚書檯號令,因此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便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百官之長,即宰相。

丞相併沒有被完全拋棄,在東晉初年和南北朝的北朝一小段時期“復活”過,不過影響力不大。

歷史的車輪行進到了又一個統一王朝——隋朝,偉大的隋文帝楊堅撇開了丞相,建立了非常巧妙而先進的三省制,即以尚書、門下、內史三個省(部門)為行政核心,對後世影響極大。而三省中,又以尚書省為核心中的核心(《隋書·百官志》記載有云:“尚書省,事無不總”),因此尚書省實際上的長官(名義上為尚書令,不過長期空缺)尚書左僕射,便成了宰相。

唐朝情況與隋朝類似,設立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互相制衡,三省的長官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令和侍中均為宰相,仍以尚書左僕射為首。房玄齡就擔任過尚書左僕射二十餘年,成為唐朝著名宰相。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朝政之清明,很大一個原因歸功於權力的分散,從宰相之多就可以看出。而實際上,宰相還不止這三省長官,只要皇帝願意,他可以讓一些品級較低的官員也擔任宰相,只要給後者加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頭銜就可以。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充分聽取大臣意見,堅決防止大臣專權,才開創了唐初一片盛世。

尚書省的僕射之下還設有左丞和右丞,看起來有點丞相的意思,但不是一個概念。丞相真正出現是在唐玄宗時期,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改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為左、右丞相,於是丞相再次成為了宰相,統領百官。

經歷亂世之後的宋朝,體制又發生了重大變化,很突出的一點是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專門設立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並配有副宰相“參知政事”,兩者合稱“宰執”。由於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靠手中權力強行上臺,特別擔心宰相坐大、威脅自己,於是想方設法削弱宰相權力,比如設立副宰相用以制衡,又比如把宰相的軍權分給樞密院、財政權分給三司等,使宰相地位大不如前,統領百官也成了空話。

丞相被北宋忘記,在南宋倒是體面地出現了——南宋第二任皇帝孝宗將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為左、右丞相,丞相再次成為宰相。所以我們會看到文天祥在《指南錄後序》中寫道:“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他既是行政上的宰相,又是軍事上的國防部長,如此反常的集權,自然是因為當時南宋正苦於抵抗蒙古人,國破家亡前夕,保命要緊,哪還顧得上那麼多祖宗規矩。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元朝時,中書省是最核心的部門,連地方最高一級的行政區也叫“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沿用至今。

明朝保留了中書省作為行政中樞,統領六部,左右丞相為最高長官,使丞相再次風光地成為了宰相。但是權力慾極強的明太祖朱元璋,對丞相擁有的巨大權力很不滿,於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以丞相胡惟庸謀反為由將其處死,並趁機廢除了丞相一職,自己直接處理政務。自秦國開始存在了1600多年的丞相,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再也沒有出現過。而皇帝作為實際意義上的宰相,成功地把專制皇權推向了頂峰。

可是偌大的明王朝有數不盡的奏章和事務,朱元璋再勤政也忙不過來,於是他拉了幾個官員協助自己,名為“四輔官”,這是明朝內閣制度的雛形。

大名鼎鼎的明朝內閣,其實是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建立起來的。內閣成員稱為內閣大學士,起輔佐作用,所以又被稱為輔臣,而排第一的,叫首輔,儼然有股宰相的意思。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惜,老謀深算的朱棣不忘防著內閣,把過去宰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行政權放給六部,只有議政權給內閣。內閣和六部各司其職,所以內閣首輔,並不是真正的宰相。

但事情總是在變化的,內閣經過不斷“耕耘”,權力越來越大,到了明世宗嘉靖皇帝時期,夏言、嚴嵩等一幫內閣首輔地位之高,壓得六部抬不起頭來,總算是曲折地爬上了宰相的位置。

但是時代變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中闖入了一股新力量——太監,且憑藉批紅(代表皇帝同意,相當於決策權。不批,內閣的意見就是廢紙)這一至高無上的權力,使宰相黯然失色。所以明朝時,想要徹底把控朝政,需要宰相與太監合力,缺一不可。這樣的默契組合有嗎?有的,那便是內閣首輔張居正與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宰相=丞相?你肯定搞錯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清朝的官制非常複雜,權力大、地位高的機構陸續有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南書房、軍機處、責任內閣等,但由於皇權高度集中,真正意義上的宰相很難出現,所以也沒必要細說了。

綜上,丞相作為著名的最高行政長官,真正以“丞相”之名存在的時間並不長,與相國、尚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內閣首輔等交替出現,成了宰相制度的具體載體。而宰相在與皇帝的合作和爭鬥中,起起伏伏,成了我國古代封建制度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