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文/陳二虎

【本文由作者授權釋出】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李淵)

一、從北魏的“六鎮”說起

中國歷史上比較繁榮強盛的兩個王朝是“強漢盛唐”,也就是漢王朝與唐王朝。

唐王朝是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人李淵所建,連同上一個朝代隋朝的建立者楊堅,都與北魏開始的“關隴集團”有關。

拓跋鮮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權,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後,在北方邊陲設立了六個軍事重鎮: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西北)、懷朔鎮(今包頭北)、武川鎮(今內蒙武川)、撫冥鎮(今武川東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西北)、懷荒鎮(今河北張家口北)。

當時的六鎮,地位頗高,十分重要,北御柔然,拱衛京都平城,乃北魏命脈所繫,其將領全部是鮮卑貴族,位高權重,不僅享有優厚的待遇,因戰功升遷的機會很多,許多貴族爭相到六鎮從軍,以便得到提拔。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親政後,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其政治中心隨之轉移到中原一帶,讓六鎮失去原有的作用,並且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侵害了鮮卑貴族的利益,讓“六鎮”的軍事地位一落千丈,從“寵兒”變成“棄兒”,更把罪犯發配到這裡,令六鎮將領的社會地位漸日下降。

六鎮本來就是鮮卑人貴戚所在,保留著鮮卑人的習俗,根深蒂固的鮮卑情結自然對漢化排斥與仇視,不可避免地胡漢文化發生劇烈衝突。於是,六鎮之亂爆發。

公元523年,以源出匈奴的破六韓拔陵在沃野鎮聚眾發動起義,得到六鎮軍民的廣泛響應,聲勢逐漸擴大,破六韓拔陵自號“真王”,率軍向南攻打。

隨著破六韓拔陵兵敗被殺,六鎮起義一波猛似一波,烽火連天。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二、關隴集團的形成

亂世出梟雄,就在“六鎮”起義的過程中,一個“曹操”式的人物出現了,這個人叫爾朱榮,據說是契胡人,到底這“契胡”人是什麼少數民族,很難確知,但其擁有鮮卑血統是肯定的。據說朱爾榮所統的部落沒有被孝文帝的漢化所影響,依舊保留著自己的部落形式與風俗文化。

當孝明帝去世,朱爾榮以勤王“清君側”的名譽殺入北魏京城洛陽,把幼帝元釗與胡太后一齊投入黃河淹死,又把北魏王公貴戚以及百官兩千餘人弄到河陰(今河南孟津),集體屠殺,史稱“河陰之變”。擁立長樂王元子攸(此時的拓跋氏改姓為元)為帝,是為孝莊帝。

一時間,爾朱榮手下聚集了侯景、高歡、賀拔佶、宇文泰等風雲人物。

公元528年,關中的万俟醜奴發動起義,賀拔嶽與宇文泰等將領前往鎮壓,平息了叛亂,賀拔嶽便立足關中,成了關隴集團崛起的開始。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朱爾榮被殺,北魏大權落入高歡之手,他不想讓賀拔嶽在關中獨大,派人離間關中鎮將侯莫陳悅,殺死賀拔嶽,時為賀拔嶽部將的宇文泰又擊殺了侯莫陳悅,成了關隴集團的實際主宰者。

宇文泰,出自鮮卑宇文部,其父宇文肱也是六鎮將領。

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自洛陽出逃,投奔了宇文泰。高歡又另立元善見為孝敬帝,史稱東魏;宇文泰又毒殺孝武帝,另立南陽王元寶炬,是為文帝,史稱西魏,從此北魏不復存在了,分裂成東西魏。

宇文泰握有西魏大權,將舊有的鮮卑兵制在關隴地區加以改進,建立了府兵制,也就是以“八柱國”分掌兵權,徹底讓關隴集團壯大起來。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臨終前把大權交給侄子宇文護。

轉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57年十二月三十日,宇文護迫使西魏恭帝元廓讓位下臺,擁立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為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

短命的北周,最終讓楊堅取而代之。

楊堅,北周隋國公普六茹忠之子,鮮卑名普六茹堅,也就是說,楊堅鮮卑姓氏是普六茹。

楊堅篡奪了北周皇位後,定國號為隋,也就是隋文帝,傳位給兒子楊廣後滅亡。從此登上歷史舞臺的便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王朝——唐王朝。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三、大唐李氏的淵源

唐王朝的皇室李氏家族也出自關隴集團,來自隴西,是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人,按照正史的說法,李淵家族是五代十六國時期割據河西,建立西涼政權的李暠後裔。

李暠共有十個兒子,長子李飜,次子李歆。李歆是西涼後主,李歆有八個兒子,其三子叫李重耳,在西涼滅亡後投奔了南朝的劉宋任汝南太守。

北魏進攻劉宋,李重耳以城歸降,遂在北魏為官,李重耳的兒子李熙,任金門鎮將,後又改鎮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南)。李熙的兒子叫李天錫,李天錫有三個兒子:長子李起頭,次子李虎,三子李乞豆。次子李虎的兒子是李昞,也就是李淵的父親,李世民的爺爺。

然而,在相關的史料中,我們找不到李重耳這個人的事蹟。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國學大家陳寅恪先生研究發現:這個李重耳與一個叫李初古拔(曾任北魏弘農太守)的“事蹟”同出一轍,也就是說,這個李重耳極有可能是李初古拔,因之,李唐王室更可能是李初古拔的後裔,而不是出自西涼李暠的後裔。

《宋書 柳元景傳》中載:“偽弘農太守李初古拔嬰城自固,法起、安都、方平諸軍鼓譟以陵城。”

《魏書 徐安都傳》中說:“後自盧氏入寇弘農,執太守李拔等。”這個李拔也是指李初古拔。而這個李初古拔不是漢族,而是鮮卑人,李初古拔的“李”也不是他的姓氏。

李初古拔的兒子李熙(或者說是李重耳的兒子),是“六鎮”鎮將,而此時他的“堂兄弟”李衝十分顯赫,自獻文帝拓跋弘末年走上政壇,任散騎常侍,拜中書令,封順陽縣侯,深得文明太后寵幸。孝文帝即位,封輔國大將軍,深得孝文帝重用。按理說,李衝與李熙是血脈關係很近的堂兄弟(一爺之孫),但李衝卻不承認李熙這一支是同宗同族,由此可以看出,李唐皇室自稱是李暠的後裔,極有可能是冒充的。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李唐皇室祖先的事蹟,到了唐高祖李淵的爺爺李虎時才開始清楚,並且顯赫起來。開始是北周宇文泰手下將領,後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太尉、尚書左僕射,隴西郡公,還被賜姓大野氏(留意:北魏自孝文帝傾慕漢文化,將鮮卑118個姓氏改成漢姓,自己的拓跋改姓元,其餘如獨孤氏改姓劉、步六孤氏改姓陸、達奚氏改成奚等等)。

透過史料中的點滴,李淵家族早期的資訊有點撲朔迷離,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就說“唐源流出於夷狄”。

自魏晉以來,北方漢族四大名門世家分別是崔姓、盧姓、鄭姓與李姓。這其中的“李”姓是指趙郡李姓。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四、和尚的發問

李淵建立大唐王朝後,李氏家族為抬高自身門第,以趙郡李氏自稱,但趙郡李氏根本就沒有流落到隴西的支脈,也就與李淵家族無關。

於是,自唐太宗李世民開始,又為他們李姓尋找新的“祖源”,找到李暠,因為李暠據說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十六世孫,又上溯到先秦道家始祖老子李耳,宣稱李淵是李耳的五十六代孫,李世民是五十七代孫,從趙郡李氏變成“隴西李氏”,也變成李唐皇室的正統說法。

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有一個高僧叫法琳,曾經當著李世民的面,對於李家自稱出自老子,屬於隴西李氏的說法提出疑問:“琳聞拓跋達闍,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隴西之流也。”

法琳很明確地指出,李唐之李不是出於老子,更不會是隴下李氏,是拓跋達闍的後裔(達闍應該就是大野的異寫,李世民祖上曾經被賜鮮卑姓大野氏)。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無論李世民家族到底出自什麼民族,這也是專家學者探討的問題,沒有形成具有學服力的結論,這還在研究爭論之中。

讓我們話題又回到關隴集團,關隴集團的主要將領幾乎都出自鮮卑貴族,也是當年反對北魏孝文帝漢化的鮮卑集團。

從“六鎮”之亂開始,就是因為六鎮將士從北魏的豪強貴族,逐漸被遷都漢化的孝文帝冷落,邊鎮將士的社會地位日漸降低。

北魏政壇開始講究出身家世,令六鎮將領感到憤憤不平的是,本來同出一族(鮮卑),在京城為官的可以擁有貴族大姓的地位,而戍邊的人連入朝為官的資格都取消了,成了“破落戶”,於是,這些戍邊的鮮卑人開始抱團“取暖”,相互支援,用聯姻的方式壯大自己,逐漸形成了“關隴集團”,並且在歷史上出現了許多顯赫人物,比如“三朝國丈”獨孤信(鮮卑人)。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獨孤信共有六子七女,長女嫁給了北周明帝,小女兒嫁給了隋文帝楊堅,四女兒就是李昺的老婆,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的母親。

北周八大柱國之一竇毅,鮮卑人,鮮卑姓氏紇豆陵,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外祖父。

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宇文氏,鮮卑人,是李世民的外祖母。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竇毅的女兒。

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長孫氏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鮮卑人,隋朝齊國公長孫晟的女兒。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長孫皇后)

從李氏家族的婚姻來看,幾代人都娶鮮卑人女性為妻,拋開李氏自己的族源不說,李世民家族的鮮卑血統佔的比例比較大。

因之,陳寅恪先生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遂能創空前之世局。”

無論建立大唐王朝的李氏是具有鮮卑血統的漢族人,還是逐漸漢化的鮮卑人,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陳二虎:陳寅格為何說李唐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

(圖片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