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藥王”孫思邈,隋唐醫學的代表,不事權貴濟蒼生

“藥王”孫思邈,隋唐醫學的代表,不事權貴濟蒼生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214,《隋唐史話》連載24(點選藍字可檢視上篇),歡迎收看。

隋唐時期的醫學有了很大發展,當時首都設立太醫署,主管全國醫學教育,培養醫學人才。太醫署劃分醫學和藥學兩部,設有專職的醫療、教學、行政、藥工人員。

醫學部設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在醫科內部,又包括“體療"(內科)、"瘡瘍"(外科)、“少小"(兒科)、 "耳目口齒"、"角法”(理療)五個專業。

根據各專業的教學內容,決定修業年限,內科七年,外科五年,五官四年,理療三年。

藥學設有藥園300畝,專門培養學生種藥、採藥、製劑和用藥的知識和技能。

隋唐時期名醫輩出,巢元方、孫思邈、張文仲等都是傑出的醫學家。隋朝的巢元方主編了《諸病源候論》,這是我國第一部病源症候學的專著。這部書完成於大業六年(610),全書共50卷,把病源分為67門,列出各種症候1700餘條。

這部書不僅論述各種疾病的病因和症狀,而且包括疾病的診斷和預防。書裡列出的主要疾病有中風、風溼痺、虛勞、傷寒、天花、霍亂、症疾、痢疾、水腫、黃疽、消渴、腳氣、嘔穢、痔疼、痀疽等。包括了內、外、 婦、兒、五官、神經等科,每科都作了詳細而具體的說明。

例如在婦產科裡,即分為婦女、雜病、妊娠病、將產病、難產病、產後病 五類。其具體內容包括月經不調、白帶、子宮脫出、乳腺炎、妊娠惡露等。

早在1300年前,我國就掌握了這樣完備的醫學知識,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諸病源候論》突出成就之一,是對各科疾病病源的認識具有很高的水平。例如在"瘟病候”中,已經認識到某些傳染病是由外界有害因素所引起的,這些因素不僅能“多相染易”,而且可以預防。

又如對“虛勞咳嗽候"的解釋也合乎現代科學原理,作者說:“虛勞而咳嗽者,肺腑氣衰,邪傷於肺故也。久不已,令人胸背微痛,或驚悸煩悶,或喘息口氣或咳逆唾血,此皆臟腑咳也。”

《諸病源候論》的另一特點是對於各科疾病的症狀都作了詳細說明。例如,關於眼病作者列出38條;婦女病列出140條,大大豐富了我國的醫學寶庫。

“藥王”孫思邈,隋唐醫學的代表,不事權貴濟蒼生

唐朝還編了一部新藥典,即《新修本草》,這是世界第一部官修藥典。我國古代相傳的藥典是《神農本草》,只記載365種藥,梁朝陶弘景增修以後,共700餘種。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太醫蘇敬等上書建議重修《本草》,唐政府徵集20餘人編寫,用兩年時間完成,定名為《新修本草》。全書56卷,記載藥物850種,這本書的特點是以圖為主,圖文並茂。

在編寫過程中,唐政府曾通令全國,令各地選送地道藥材,以之作為實物標本,描繪其圖形,並詳細介紹其產地、形態、性味、功效和主治,以便正確地識別採集和加工使用。在我國藥物學史上,藥圖篇幅超過本草文字者,它算是僅有的一部。

這本書的另一特點,是繼承了《本草經集註》的成果,並加以補充,使本書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如其中記載用白錫、銀箱、水銀製造的採合金“銀膏”補牙,顯然是唐朝群眾的發明創造。這種方法歐洲在19世紀才開始使用,比我國晚了1100多年。

“藥王”孫思邈,隋唐醫學的代表,不事權貴濟蒼生

傑出的醫藥學家孫思邈(581-682),是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名醫。他是京兆華原人,隋文帝曾召他為國子博士,他不就;唐太宗初年到了長安,授給他諫議大夫的官職,但他仍然不願做官。

他年紀雖然大了,仍經常深入下層,不辭辛苦,不計報酬,不怕骯髒,甚至對那些“瘡瘓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的患者,總是想方設法予以治療。

在醫療方面,孫思邈精益求精。他不僅刻苦鑽研醫學典籍,直到“白首之年,未嘗釋卷",並認真總結臨床經驗,在反覆實踐中提高醫學水平。他還經常學習民間的醫療經驗。

孫思邈既博採諸家之長,又富於革新精神,這使他的理論和實踐都突破了過去《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的舊框框,使我國醫學“至唐而一變”。

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勞動,他從病理、治療、 藥物、方劑等基礎理論,以及內、外、兒、婦、針灸等科,進行全面總結,於永徽三年(652)寫成了《備急千金要方》。全書共30卷,分為232門,方論5200首。全書包括"髒脈之論,針灸之法,脈證之辨,食治之宜;先婦女而次嬰孩,先腳氣而後中風”。 以及癱疽水腫,七竅之病,五丹之毒,備急之方,養生之術等。

30年以後,在原書的基礎上,他又寫成《千金翼方》,把原來的舊作加以補充和發揮。孫思邈的醫學成就,集中體現在這兩部書裡。他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在醫療學上。孫思邈針對當時醫療上存在的問題,提出綜合治療的方法。他提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的觀點,主張採用綜合療法。

他不僅宣傳綜合療法,而且親自實施這種療法。孫思邈既精通藥理,又善 於用藥,並精通針灸法。在治病過程中,他特別重視針灸。在《明堂針灸圖》裡,他詳細說明針灸療法的特點、手法、穴位等問題,還不斷探求新的穴位。

有一天,一位患腿疼的患者來請他治療,孫思邈先給他服藥,然後扎針,但未見效果。當時他設想,除了原有的365個穴位以外,是否會有其他新穴位呢?

孫思邈一面用拇指按餡,一面問病人是否是這兒疼痛?他抬了很多部位,終於找到新穴位,治好了這位患者。

這種疼點在哪兒就在哪針灸的方法,逐漸被推廣起來,後來把這個隨疼點而定的穴位,就叫做“阿是穴",這是孫思邈的一大貢獻(由於找準穴位時,病人發出了“啊,是!"的呼聲,因此定名“阿是穴”)。

其次,孫思邈建立了婦科。他鑑於婦女具有胎、產、經、帶、前陰、乳疾等特殊病症,主張婦女病應單獨設立一科。

他在自己著作裡把“婦人方”列為卷首,對於妊娠、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養胎禁食、臨床注意、產後護理等,都進行了深入具體研究。

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見幾個人抬著一口棺材,跟著的老婦哭得十分悲傷。孫思邈發現棺材下滴出幾點鮮血,便急忙上前問明死者病情,知道死者是老婦的獨生女,因難產剛死幾小時。

孫思邈認為這個婦女沒有死,立刻叫他們開啟棺材,經診察,發現這婦女的脈搏還在微弱地跳動。孫思邈選定了穴位紮了一針,過了片刻,產婦甦醒過 來,並且順利地產下了嬰兒。群眾都稱讚他醫術高明。

孫思邈在婦科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蒐集處方540餘種,灸法20 餘條。宋朝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和錢乙的《小兒藥症直訣》 就是在孫思邈的婦科學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

“藥王”孫思邈,隋唐醫學的代表,不事權貴濟蒼生

第三,藥物學上的貢獻。孫思邈不僅是著名醫學家,而且對藥物學也很有研究。他經常親自上山採藥,並反覆實驗。他從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特效藥的用途。例如用馬齒莧、白頭翁、黃連、苦參子治療痢疾,用檳榔治療緣蟲等。

孫思邈踏遍了中國幾大名山,積累了豐富的採藥和製藥經驗。他非常注意採藥的季節和藥物的處理方法,說明採藥如果不按季節,處理上如果不分陰乾或陽幹,結果都會使藥物失效。

孫思邈的著作裡,共計列出了233種藥品採集的季節,並作了簡要說明。有一部分藥名下面,還註明根、莖、葉、花、果各自不同的採集季節。此外,他的書還介紹常用藥材683種,說明這些藥物應隨時採集,以備使用。

第四,其他方面的貢獻。孫思邈認為,醫生不僅應當瞭解各種藥品的效能,還要掌握組成方劑的分配原則。假如醫生不瞭解藥物的特性,配方時又不分主次、輕重,以及藥物之間的相反相殺的關係,而隨意拼湊成方,這就不僅不能治病,而且會使病情惡化。

孫思邈在藥物調劑方面,不僅繼承了前人的經驗,而且進行新創造。例如東漢名醫張仲景提出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孫思邈把這個藥方變為四個方劑:即羊肉當歸湯,羊肉杜仲湯,羊肉生地湯,羊肉湯,從而擴大了原方的治療範圍。

這類例子很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除了方劑學上的貢獻以外,在《備急千金要方》裡的“備急”門中,他對突然發生的“卒死”(休克)、"縊死”、“凍死”和火燒、蟲獸咬傷或創傷等,都列出許多方劑,作為急救之用。

在他的著作裡還列出“食治”門,介紹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療病作用,主張凡是用食物能治好的病,就不必吃藥。

孫思邈辛勤勞動了一生,給我國留下珍貴的藥學醫學遺產,千百年來,在人民群眾當中一直起著救死扶傷的作用。因此後世稱他“藥王”,有的地方設有藥王廟,就是紀念偉大的醫藥學家孫思邈的。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與“讀史”聯袂打造的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隋唐史話》。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這套書是由十多位出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老一輩歷史學家,耗時數年,精心編撰而成。從夏商到晚清的歷史遷徙,五千年華夏史全景描繪,專業權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傳世經典,值得學習珍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