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吳國滅亡後,再次見到范蠡的西施,後來去哪兒了?

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西施終於與范蠡重新相聚。

吳國滅亡後,再次見到范蠡的西施,後來去哪兒了?

《爭霸傳奇》郭羨妮飾西施/陳坤飾范蠡

十二年前,正是范蠡護送西施到吳國,獻給了吳王夫差。當時由於越國在吳越爭霸過程中兵敗,為了獲得重新崛起的機會,西施作為美人計的重要一環,來到了夫差身邊。

西施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沉魚”之美,說的就是因為西施天生麗質、粉面桃花,她在溪水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竟然忘記了游水,漸漸沉到水底。

吳國滅亡後,再次見到范蠡的西施,後來去哪兒了?

《浣溪沙》佟麗婭飾西施

吳國滅亡後,再次見到范蠡的西施,後來去哪兒了?

《臥薪嚐膽》安以軒飾西施

這樣的天下美人,如果不是遇到范蠡,可能也沒有西施後來“以身許國”的故事了。正是相國范蠡負責挑選並護送美人到吳國,越國想透過這樣的美人計蠱惑夫差的心,達到亂其謀略的目的。

吳國滅亡後,再次見到范蠡的西施,後來去哪兒了?

《西施》蔣勤勤飾西施

范蠡是誰?他博學多才、文武雙全,官拜相國。相國是什麼職務?百官之長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越王勾踐正是在范蠡的輔佐下,於公元前473年圍困並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刎,吳國就此滅亡。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開始創業經商,成為鉅富,被後世尊稱為財神、商聖。

那麼,吳國滅亡後,再次見到范蠡的西施,後來去哪兒了呢?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西施的下落也沒有成為熱點。引起人們熱議的原因,據說是唐代大詩人杜牧(《阿房宮賦》作者)的《杜秋娘詩》,詩中說:“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chī)夷。” 人們對詩中“鴟夷”這個詞不同的理解,對西施下落的判斷也就大相徑庭。

一種說法認為“鴟夷”是皮囊的意思,是說西施像伍子胥一樣,被皮囊包裹,沉到江裡去了。特別是南宋著名考據學者王應麟,在《困學紀聞》指出,《墨子》裡有一句話:“西施之沉,其美也”,力證西施是被沉江了。

而另一種說法正好相反,說西施跟隨范蠡,兩人相伴浮舟於江湖去了。因為范蠡辭官之後,就自號為“鴟夷子皮”。而且漢代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越絕書》上,就曾有“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的記載。所以民間多認為西施是與范蠡相伴,過起了幸福逍遙的生活,並且相傳范蠡當年奉命選美之時,即與西施在浣紗石定情。畢竟在老百姓心裡,佳人與俊傑相伴,是多麼美好的畫面!

我相信自古“才子配佳人”的說法是有其真實性的,也相信范蠡再次見到西施之後,會更加敬重和喜愛“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西施,所以相攜一生,何其妙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