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由毛遂自薦的故事想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由毛遂自薦的故事想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手下的一名門客。當時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想要讓楚王出兵幫忙。平原君不能孤軍奮戰呀,需要帶點人手過去,還得是文武雙全的人,挑來挑去只挑出十九個人,怎麼著也得湊個整兒呀,這第二十個人讓誰去呢?平原君犯難的時候,毛遂自己站出來了:“老大,讓我去吧!”平原君尋思:“這個人咋沒印象呢?好像什麼大事也沒做過呀?如果有才,我應該能聽到別人稱讚你呀,才能就像錐子一樣,不至於放在口袋裡好幾年都不露出來呀?”這時毛遂說了:“老大,我的才能就像那把錐子,你也得把我放口袋裡呀!相信我,給我次機會讓我證明自己!”好的,就衝你這份膽量,那就跟著去吧!

到楚國後,大家開始熱烈討論,從日出到日中,還沒有結果討論出來,毛遂就邁上臺階和平原君說:“合縱的好與壞,兩句話就談清楚了,現在談了半天了還沒結果,這是為什麼呢?”楚王訓斥毛遂讓他下去:“我和你主人談話,你摻和啥?!”毛遂拿著把劍就上去了:“大王,你是仗著人多這麼訓斥我吧?現在我離你也就十步的距離,人多也不管用了。我聽說當年商湯只用了七十里的土地就能稱王於天下,周文王用百里的土地就可以稱霸諸侯。他們難道是仗著人多嗎?那是因為他們把握好時機順勢而動才取得這樣的成績。現在楚國被秦國欺負得連夷陵和宗廟都被毀了,難道不感到羞恥嗎?楚國和趙國聯合起來這才是真正對你們有利的選擇,現在在我主人面前,你還呵斥我幹什麼呢?!”

於是,楚國和趙國締結了合縱盟約,毛遂回國後也被平原君奉為上賓。

由毛遂自薦的故事想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一個人:馮諼。根據《戰國策》的記載,馮諼是孟嘗君手下的一名門客。他也很勇於表現自己。到了孟嘗君那裡,他也不客氣,今天說“長劍呀,咱們回去吧,這裡吃飯沒有魚 ”,明天說:“長劍呀,咱們回去吧,這裡出門沒有車”,後天又說:“長劍呀,咱們回去吧,這裡沒辦法養家”。孟嘗君都一一滿足了馮諼的要求,給他上等門客的待遇,還派人供給馮諼的母親吃用,這回馮諼不再按著劍唱歌了。他成功地得到了他想要的待遇。在孟嘗君派人去薛地收租時,馮諼自告奮勇去收租,為孟嘗君收了“義”回來。當孟嘗君返回封地薛地時,百姓們都扶老攜幼迎接孟嘗君的到來。《戰國策》中寫到:“孟嘗君為相數十年,沒有遭遇什麼禍患之事,這都是採用馮諼的計謀之故呀!”

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

你想得到重用,需要勇於表現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別人看不到,你這才能就只能隨著歲月慢慢腐爛,化作春泥護花去了。表現完了,得拿出真本事來

,人家重用你了,結果你說得好聽,做起事來卻總掉鏈子,得,你還是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吧。

由毛遂自薦的故事想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說到毛遂自薦這個故事,其實,他的成功和楚王本身也有關係。楚王對於出兵救趙這事也是猶猶豫豫的,毛遂用這長劍把形勢一緊,搞定,發兵!這和鴻門宴上的一幕有相似之處。項羽本身在殺不殺劉邦這件事上是搖擺不定的,所以,當樊噲目眥盡裂、頭髮上指、帶劍擁盾地闖入項羽帳中,然後又大發一通劉邦忠心可鑑的言論後,項羽最後沒有殺掉劉邦。

這些勇者的成功與否,也與對方有著很大關係。

要是遇見商紂王那樣油鹽不進的對手,你就算說破天也不頂用,鬧不好還有掉腦袋的風險。馮諼也是遇到明主了,要不然天天要吃要喝的,早就捱上板子了。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企業和員工都是雙向選擇的。好的企業選擇優秀的員工,優秀的員工選擇好的企業,彼此成就,共同成長與進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