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明朝永樂年間,鄭和受明成祖朱棣委託,先後七次,途徑30多個國家和地區,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在一次航行中,鄭和和他的船隊途經一個小國家。恰巧遇到該國內戰,船隊的170多人莫名被殺,船員們個個義憤填膺,想要殺回去為死去的同伴報仇血恨,沒料到卻被鄭和制止了。

朱棣得知此事後,拍案叫絕,直呼“鄭和高明”。鄭和為什麼不讓船員反抗?這中間又存在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1、被皇帝賜姓的少年英才

鄭和,原名馬和,字三保,雲南昆陽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家庭富庶,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據說他的先祖是元初的色目貴族,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經就任雲南省平章,死後追封為咸陽王,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鄭和自小聰明好學,博聞強記。由於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去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聖,使他對海洋有所瞭解。也因此,從他年幼起,就對大海那邊的聖地麥加,有著不同尋常的執著與嚮往。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然而,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兵攻打雲南,半年後,平定了雲南全境。這次戰役,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其中一個,就是11歲的鄭和。

鄭和和所有俘虜一樣,被強迫淨身,送入軍營。

從那時開始,父輩的榮耀與鄭和再無關係,他成為戰場上靠拼命廝殺才能生存計程車兵。沒人知道他吃了多少苦,受過多少凍,才死裡逃生。只知道,在五年後,他遇到了改變一生的燕王朱棣。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作為朱棣的隨從,多年來,鄭和跟著朱棣在戰場廝殺,這不僅強大了他的內心,也讓他掌握了用兵之道。隨著他屢立奇功,逐漸深得朱棣器重。

靖難之役中,朱棣採納了他的建議,在河北的鄭村(今河北任丘附近)一帶擊敗了朱允炆的大軍,立下了不朽功勳。朱棣為了嘉獎鄭和,特地以他立功的地方鄭村,為他賜姓鄭。從此,馬和就變成了光耀歷史的鄭和。

朱棣登基後,又加封鄭和為內官太監。在明朝,這已經算是內官能做到的最高官職。鄭和的威望也跟著水漲船高,他的部下甚至稱呼他為“國姓爺”。足見朱棣對鄭和的認可和器重。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而此時的朱棣,在打敗自己的侄兒,坐上蓄謀已久的皇位後,內心卻極度不安。

讓他不安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侄兒建文帝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如果朱允炆還活著,靠謀反得到皇位的朱棣顯然屬於逆臣,這是讓他輾轉難眠,心裡不安的主要原因。

其次,朱棣既然已經即位,那麼詔告天下,宣傳自己繼承王位的合法性,起到給政敵敲山震虎的威懾作用,也迫在眉睫。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因此,他安排鄭和一路南下,去海的那邊尋找朱允炆。同時,告知之天下萬民,他—朱棣,才是大明王朝正兒八經的皇帝。

但凡強盛的朝代,歷代帝王,必定希望萬國景仰,臣服在側。朱棣認為泱泱大明,萬物豐盛,必須要派使者,將大明的繁榮以及文化景象傳播出去。

在此之前,中華大地從來沒有出使海外的先例,根本無跡可循。可朱棣怎麼能因為沒人做過就不去做,所以,他力排眾議,將這個巨大而又艱難的任務,交給了鄭和。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永樂三年,就是公元1405年的7月11日,34歲的鄭和率領將士二萬七千八百餘人,開著在當時來說,堪稱航空母艦的超豪華寶船,帶著明成祖朱棣的厚望與重託,在福建五虎門起航,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遠航。

2、以德報怨,以大局為重的鄭和

鄭和的船隊一路向南航行,到達占城。短暫停留後,自占城再往南走,半個月後,到達爪哇,就是現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爪哇島是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據點,如果要從馬六甲海峽往非洲去,爪哇島是必經之路。

當時,爪哇島算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物產相對豐富的地方。鄭和的船隊到了之後,本想和占城一樣,做短暫休整再走。沒想到就在停船靠岸,補足生活物資時,當地發生了暴亂,而且暴亂牽扯到鄭和帶領的船隊,鄭和不得不停下來解決。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原來,爪哇島有兩個國王,分別是東王和西王,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東西兩國開戰了。西王打敗了東王,搶佔了東王的領地。好巧不巧,正在這個時候,鄭和的船隊經過東王的領地,並駐紮在那裡採買物資。

西王的屬下殺紅了眼,沒看這船打哪來的,不由分說見人就砍,直接將下船走動的船員殺了170多個。鄭和的手下沒想到這個彈丸之地的人還敢殺大明朝的人,十分憤怒,跑到鄭和麵前哭訴,要求鄭和出兵,給那些死去的船員報仇。

鄭和得知這個訊息,既憤怒又感到意外。西王以他為敵,純粹以卵擊石,按說一個正常思維的人,怎麼也不敢對比他強壯許多的人動手。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他不知道的緣由。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於是鄭和忍住怒氣,按兵不動。他這麼做,不是不想給那些朝夕相處的船員報仇,而是,他想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爪哇國一個小小的王,都敢對大明官船動手。

況且,如果他不問原由,貿然動手,那麼各個國家就會懷疑他出使西洋的目的。從而影響到後面所有的行程,也會影響他傳播大明文化的使命。所以,哪怕他能力再強,此時此刻,也要以大局為重,決不能動手。

當西王得知他的部下誤殺了大明派來的船員時,嚇得魂不附體。他確實應該害怕,要知道鄭和帶領的可是二萬七千多名訓練有素的船員,還有大明最厲害的軍火武器,只要鄭和一聲令下,整個爪哇島有可能會被夷為平地。

西王立即派出使者,去向鄭和謝罪,再三表示歉意,終於澄清了誤會。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朱棣得知此事後,直說“鄭和高明”,大讚鄭和懂得犧牲小我,顧全大局。後來爪哇島一直臣服於大明,自覺自願歲歲納貢。其他國家看到大明的友好和格局,也紛紛以善意相交。

鄭和的船一路經過蘇門答臘、錫蘭山等地,與西洋各國開展交流和貿易活動,為大明朝和西洋各國展開連結,起到了橋樑作用。

有些國家派出使者,跟隨鄭和前往大明,嚮明成祖朱棣朝貢。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搶奪、殺戮、侵佔並不能讓萬民臣服,也不能使雙方文化更好地融合。最好的征服,不是動用武力,而是用自己友好的行動促進交流,共同推動人類的發展。

3、七下西洋,傳播中華文化,和平友好的使者

如果說最開始明成祖海航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但隨著海航次數的增加,被征服的國家增加,尋找建文帝已經不是必備選項了。鄭和下西洋,更多的是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和和平友好的使命。

公元1423年,鄭和結束了第六次出使西洋各國的旅程。次年,一直撥款支援他航海事業的明成祖朱棣駕崩了,他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繼位。朱瞻基不像父親那樣,喜歡燒錢。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但有一點,他和朱棣的想法是相通的。那就是要詔告天下,大明王朝換主人了。他—朱瞻基,現在是大明王朝的主。因此,不打算重用鄭和的朱瞻基,在繼位六年後,讓已經59歲高齡的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向西洋各國發布他繼位的訊息。

1430年12月,鄭和帶著跟隨他二十餘年的屬下和老船員,再次開拔,去往西洋各國。鄭和知道,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下西洋了,他決定,除了出使西洋各國完成任務以外,他要完成心中的夢想,去穆斯林的聖地麥加朝拜。

鄭和的船隊經過西洋各國,將明宣宗朱瞻基繼位的訊息傳遞出去。然後,穿越曼德拉海峽,沿紅海北上,駛往他從小魂牽夢繫、日思夜想的地方—麥加。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對於鄭和而言,無論取得多少榮耀、多少成就,都不如在聖地朝拜安拉來得真實。

作為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鄭和終於在有生之年,來到聖地麥加,近距離向真主朝拜,完成了他的終極夢想。

朝聖之後,船隊又踏上駛往回國的行程。而夢想成真的鄭和,卻一病不起,最終倒在歸航途中的古裡。一個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將生命獻給了航海事業,實現了在當時,國人從未實現過的夢想,讓西洋各國瞭解到更真實的大明風貌。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有些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沒有讓大明多得半塊土地,也沒有讓大明得到更多財富,反而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簡直是得不償失。其實,這些說法十分片面。

鄭和的船隊屢次下西洋,給周圍小國帶去了豐富的貿易品和援助物資,他在有攻擊能力的情況下,從不主動出擊,也不仗勢欺人。對待西洋各國的人民,無論貧富貴賤,他總是抱以友善、真誠的笑臉。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鄭和船隊所到之處,人民無不歡欣接納,他所傳播的是安寧和和平。大明在當時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但他並沒有因為自身的強大,去恃強凌弱,而是以自己的文明和寬容去幫助他們。

而反觀西方國家,到了別國的領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所謂的財寶。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南非的一名政治家曾經說過,西方人來到我們面前時,手中拿著《聖經》,我們手中有黃金。後來就變成了,他們手中有黃金,我們手中拿著《聖經》。多麼邪惡的掠奪啊,即使他們被西方人征服,總有一天,他們會反抗,因為透過蠻橫的搶掠,被征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自1405年的7月開始到1430年12月,歷經25年時間,鄭和七下西洋,為中華大地和西洋各國的商務、貿易往來做出了巨大貢獻。

梁啟超說,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隊伍被小國殺死170人卻不報仇,事後才知高明

鄭和,代表著大明朝最繁榮、最開放的時代,他為中華與外界樹立了一座代表和平和友好的豐碑,他的名字和事蹟,值得人們稱頌和懷念。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