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昨天一個關於小學課本繪圖的話題衝上熱搜,一看就無端冒火,該教材充滿著大量“唐氏綜合徵”以及不適合兒童的閱讀內容和隱喻的暗示。 這次插畫事件也再次說明,教育這個行業絕對不能片面產業化、資本主導化,外包的設計公司和形同虛設的稽核共同導演了這出鬧劇。

根本來看,這已經不是審美範疇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邪惡勢力的滲透,儘管人教社以及表明要重新繪畫,但是從長遠來看,對於兒童教育的扭曲已經發生多年,除了繪圖外,一些過去關於魯迅和其他名家作品都被紛紛刪除於教科書之外,無疑說明,我們曾經的美好童年閱讀已經不再被現在孩子所能感受,他們的童年正在被明目張膽偷走。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唐氏綜合徵主題系列”

此外,近幾年來,有些人博取眼球,製造噱頭,往往會放下操守寫出許多所謂的“翻案文章”,美其名曰標新立異,於是在網上出現了許多為秦檜、李鴻章、汪精衛等所謂的翻案文章,由此引發激烈討論,這些完全是搞歷史虛無主義,放棄了基本的歷史是非觀念。研究歷史人物,我們不妨從他的細節入手,回顧一下他的生活上的自律與品德,或許不失為另外一種角度。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因妖霧又重來。

我們今日且以民族英雄岳飛為文章切入點,看一下古人是如何教書育人,如何成就民族英雄的,這種典型的人物才是兒童讀物該重點推出的,才能真正的將這種情懷根植於中華民族的兒童的心中,才能讓他們成為民族的棟樑和未來之光。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開篇:

岳飛殺身成仁感動千年歷史,不僅是英雄主義更是儒將風采。

39歲的岳飛在臨行前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因話錄》奇冤之下的民族英雄就此以悲壯的嘆息走進了歷史。

岳飛死的悲壯而又坦然,在傳統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綱紀來說,岳飛的選擇是英雄最蒼涼而又悲壯的選擇,岳飛死後,南宋這一道忠心赤膽的血肉長城轟然倒塌。

後世許多人或許只認為岳飛是武功蓋世的大將,領著岳家軍風風火火北上伐金,甚至是隻善於打仗一味愚忠。其實不然,岳飛當屬有宋一代最有風度的儒將和大詞人。

岳飛曾說“仁、信、智、勇、嚴五者缺一不可”,儒家思想貫穿其人生始終。其為國盡忠,侍母盡孝,治軍盡嚴,待人以寬,其無處不是儒將風度,正因為一生的對英雄主義的追求,才讓其明知冤死,卻坦然受之,最終殺身成仁,在中國浩蕩的歷史留下最光明磊落的大將風度。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滿江紅

對其正確評價在《宋史》裡:“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

當被秦檜指使的御史中丞何鑄審訊岳飛時,“飛裂以背示鑄,有‘精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御史看後不得不深受震動,為之向秦檜辯誣。岳飛十分孝順,母親生病時,他親自煎藥,並必然自己嘗過再端給母親。在家時,走路都很小心,唯恐打擾老人休息。在其母去世後,岳飛上奏朝廷,解除軍職,千里奔喪,本打算為母守制,因邊關告急,在朝廷降詔,並令全體武官共同敦請,否則同受處分,在此情況下,岳飛只好“移孝作忠”回到鄂州的軍營。《金陀續編》

岳飛治軍極嚴,練兵之勤,在我國軍隊使上都屬於罕見之列。在當時南宋人邵緝說:“岳飛身與下卒同食而持軍嚴甚,民間秋毫無犯。敵人籤軍經涉其地者,或問其威名,各相謂曰:嶽爺爺軍也,事來降附。”

曾有將領與岳飛探討帶兵問題時,岳飛回答說:“有功者重賞,無功者峻罰。”岳飛有個部將,負責犒賞軍士,一次戰役後,岳飛讓他給甲兵每人五貫錢,輕騎兵三貫,不帶甲兵二貫,結果這個將私下可口,岳飛最終將其處死。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岳家軍

他的舅舅因騷擾駐地百姓,被人告發,岳飛認為這是嚴重違反軍紀。由於極孝,不得不將此事通報其母“舅所為如此,有累于飛,飛能容,但軍情與軍法不能容,最後大義滅親,將其舅舅軍法處死。”《三朝北盟彙編》

每次行軍,岳飛嚴格要求不得踩踏莊家,如果有違背“必死不貸”。此後岳飛的最嚴軍法規範下,他的岳家軍“三日整軍,所經夜宿民戶外,民開門納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葦無亂者。”《紀鄂王事》

正是因為鐵的紀律讓嶽將軍逢戰必勝。除此之外,每次徵軍糧時,岳飛都是比較糟心,總是皺眉對將士們說:“東南民力耗矣,國家恃民以立,而不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報國?”《宋史》一個對百姓體恤的將領,無時無刻不關心底層人民生活,他唯有以戰止戰,為萬世開太平。

除了嚴肅軍紀外,岳飛還有另一暖心的一面。他本人與最下級士兵同坐同食,有好吃的必然平分,有時慶功喝酒,因為酒不夠喝,就只能兌水,儘量讓所有人都喝上一口。出外作戰,士兵露宿外邊,他也露宿外邊,有計程車兵戰死沙場,岳飛親自哭奠,撫養遺孤。每當朝廷賞賜,岳飛都要平分給士兵,自己一分不取。“恩威兼施,人人畏愛重犯法,……奉令莫敢違。”文武之道,一鬆一從馳,嚴刑苛法的武將從看並不少見,但能如意以以愛人的將軍卻並不多。

軍情稍穩定後,他就招募農民實行營田,給以耕牛,種子和糧食,又讓士兵屯田,征戰之餘,盡力發展農業。“行之二、三年,省漕運之半”,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對農民的負擔,這些舉措都非一般武將可比,是一個具有戰略的軍事政治家才有的情懷和胸襟。

雖然戰爭難免殺人無數,但其並不嗜殺,往往是敵軍放下武器,他就立即給予釋放,堪稱仁義之師。岳飛在與遊寇作戰時,將對方殺得大敗,岳飛叫人高呼:“不從賊者坐,吾不殺汝”一下次投降的就有八萬之多。往往是“誅其酋而撫其眾,慎勿妄殺”。在鎮壓各地反叛時,岳飛看到許多起義者,大部分都是良民,生活所迫,被逼無奈鋌而走險,在抓住俘虜時,岳飛只要求處死首要人,而赦免大多數脅從者,沒能得到朝廷批准,岳飛再三請求,宋高宗勉強同意。當地一帶百姓,感念其仁德,家家繪象祀之。《宋史》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儒將岳飛

與歷史上所有的悍將不同外,岳飛本質上來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將,其一與自幼家庭教育有關,和日後他與儒學讀書人頻繁交往都有重要關係。儒家的最高追求即是治國平天下,岳飛將此作為人生最高追求。

岳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性剛直,意所欲言,不避禍福,資敏悟強記。書傳無所不讀,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達旦或不寐。”苦學加上良好稟賦,讓岳飛打下了厚重的儒家和兵家的內涵,融入到其人格上來,其自覺使命意識越來越濃厚,加之南宋的弱國狀況,使得岳飛從小就立下以身報國的英雄主義,遺憾的是,未能戰死沙場,卻死於奸人之手,痛何言哉!

岳飛曾向老鄉周同學習射箭,後來周同又將自己的兩張弓箭贈送給他。周同死後,岳飛賣掉自己的衣服,初一、十五到周同墳前祭奠。這些事情無不體現岳飛的重情重義和英雄交友的原則。他的父親看到岳飛如此感念故人問他說:“讓你有朝一日為國有用,你能成徇國死義之臣嗎?”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岳飛學射箭

岳飛慷慨回答說:“惟大人許飛以遺體報國家,何事不敢為?”父親聽了嘆息道“有子如此,吾無憂矣。”《金陀粹編》

也真因其性格光明磊落,其出身儒家綱常思想,其立志英雄死身報國,其無論做事仁愛大氣,做詩蒼涼悲壯,意境雄渾,讓岳飛最終冤死報國。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時,岳飛慨然回答:“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即太平矣。”《鄂王傳》

岳母刺字

多年後,南宋大儒朱熹在與弟子談話時,說出了岳飛真諦。學生問他:“嶽侯若做事,何如張俊、韓世忠?”

朱熹回答說:“張、韓所不及,卻是他識道理了。”

問:“嶽侯以上者當時有誰?”

回答說:“次第無人”

在朱熹嚴眼裡,認為岳飛“識道理了”即是儒家的聖賢大道,非一般武將可比,是出凡入勝的大英雄,所以岳飛之後再也沒人超越他。

這個結論到現在依舊有著權威而又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39歲的岳飛在臨行前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因話錄》奇冤之下的民族英雄就此以悲壯的嘆息走進了歷史。

順便說說李鴻章的一點歷史,算是贈給諸位討論的空間。

光緒元年,同為曾國藩幕僚,時任易州知州的趙烈文就曾指出,當時李鴻章領導下的軍隊極端腐敗,普通兵丁被盤剝嚴重,而他“合肥公專務養尊處優,不為未然之計,而前後左右無一骨鯁之士,佞諛者進,樸勤者退,凡不急之務,如興造土木,捐創善堂及官幕、遊客或贍家或歸櫬,或引見或刻書,均勒令營中貲助,甚者嬉遊宴飲,挾妓娶妾,無不於焉取之。”趙烈文認為,清軍腐敗,戰鬥力減弱,李鴻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扭曲教科書繪圖,刪除魯迅,撤銷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趙烈文感嘆軍隊的一些軍官已經不要頭銜,而想要去地方做官,於是就要結交聯絡人脈,辦公薪水僅足日用,不得不設法漁獵,將習巧宦,而士有離心。最後趙烈文感嘆:“當此海疆多事,隱憂甫切,奈之何哉!奈之何哉!”《能靜居日記》此後不久便辭職歸鄉。可以說趙烈文看到的是當時李鴻章領導下的軍隊腐敗不堪作戰的實質。

整體看來,清朝的腐敗是源於體制內未能解決的急務,最後乾脆放手不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後整體沉淪,其在近代被侵略最苦,打擊最慘,與腐敗有著諸多關聯。對比岳飛與李鴻章的高下無需討論,則有目者自然識之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