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寧成,你是我見過的最“渣”的酷吏

寧成,你是我見過的最“渣”的酷吏

說起西漢歷史上的酷吏,我們一般會想到郅都、會想到張湯;畢竟,翻遍《史記·酷吏列傳》,貌似只有此二人真正擔得起“雖殘酷,斯稱其位”的評語。

郅都與張湯在幹好本職工作(執法嚴苛、不避權貴)的同時,還有著各自的特長:

郅都“武力突出”,在其做邊關太守期間,屢次擊退了匈奴大軍,被匈奴人敬稱為“蒼鷹”;而張湯則是一個具有宰相之才的政治家,漢武帝時期的諸多國策,都是尤其策劃、實施的。

更為難得的是,此二人還十分清廉——死後清點財物,此二人家中,除了正常工資與皇帝賞賜之外,堪稱“家無餘財”。

身在那樣的位置,還有著如此的操守,郅都與張湯的為官之道,絕對堪稱楷模。

故而,私以為:此二人絕對是酷吏隊伍裡的一股清流,是《酷吏列傳》裡當之無愧的“正面人物”。

然而,有陰就有陽。

古往今來,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都對“酷吏”一職多為詬病,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能在酷吏這個隊伍中混下去的人,大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他們有的弒殺,有的貪財,有的媚上,有的凌弱······

請大家注意,青史君用的是“有的”一詞——畢竟,再差勁的人身上也有那麼一兩個閃光點的。

當然,歷史也有意外;在《史記·酷吏列傳》中,就記載了這麼一個人:他欺上辱下、貪財陰狠、且沒有絲毫的榮譽羞恥之心。

不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這個人都沒有什麼可取之處;簡直是一個十足的“渣渣”。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他的故事。

寧成,你是我見過的最“渣”的酷吏

寧成,西漢時期,南陽郡穰縣人(今河南鄧州市)。

與大多數人對酷吏的固有印象不同,少年時期的寧成,長得一點也不猥瑣、陰翳,反而是十分的威武、氣派。

憑藉著出色的外形條件,稍加“努力”的寧成,很容易地就獲得了一份前途遠大的工作——漢景帝的貼身護衛。

寧成,南陽穰人也。以郎謁者事景帝。

但是,據史書記載:這個寧成雖然長得很“氣派”,不過,他卻是一個十足的小人;太史公用了這麼一個詞語,來形容寧成的為人

:猾(huá)賊任威。

這是什麼意思呢?

簡答說來,可以翻譯為八個字:狡詐害人,任性逞威。

根據太史公的瞭解:這個寧成在平時的工作中,最愛乾的一件事就是:欺上辱下。

如果你是寧成的上級領導,那麼,他一定會想方設法地破壞你的權威,以顯得他自己無所不能;

如果你是寧成的下屬,那麼,他就會想方設法地“折騰你”,把你壓榨地就如同那被緊緊困住的溼木材一樣,沒有絲毫的“自由”。

(寧成)為小吏,必陵其長吏,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很明顯:是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遇到這樣一位同事的;

但是,在漢初之際,像寧成這樣的人,卻“很有市場”——經過幾十年的修養生息,在當時的社會上,各種權貴、豪強,屢屢作奸犯科,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故而,朝廷急需諸多“狠人”,去“樹立權威”。

很快,漢景帝就發現了寧成的“特長”,直接把他調任到當時豪強問題比較嚴重的山東地區,擔任濟南都尉一職。

當時的濟南太守叫郅都,是漢初最為有名的酷吏之一。

根據《漢律》:太守主抓行政,而都尉主管軍事,在級別上來說都屬於“兩千石”的地方大員,屬於同一級別。

可是,由於郅都“兇名”在外,在寧成之前,每有新任都尉前來報到,都嚇得膽顫心驚,如同下屬參見上級長官一樣。

然而,寧成卻不一樣,他知道自己的定位,所以,“大大咧咧”地就去了。

見慣了下屬的扭扭捏捏,郅都立馬對於這個“刺頭”寧成另眼相看,並刻意拉攏。

在濟南的那段時間裡,郅都與寧成這兩位酷吏,相互輔助,著實替朝廷收拾了一些地方豪強。

始前數都尉步入府,因吏謁守(郅都)如縣令,其畏都如此。及成往,直凌都出其上。都素聞其聲,善遇,與結歡。

寧成,你是我見過的最“渣”的酷吏

後來,郅都調任中尉(負責京師地區的警衛、治安工作),寧成就順理成章地接管了濟南地區的治安工作。

在中尉一職上,酷吏郅都積極主動,將長安地區的權貴、豪族收拾地一愣一愣的。但是最終,由於郅都工作過於“賣力”,“不小心”弄死了竇漪房的長孫臨江王劉榮,而謝罪自裁。

沒有了郅都的震懾,長安地區的權貴們很快又活躍起來;看到此種亂想,漢景帝想起了寧成。

久之,都死,後長安左右宗室多犯法,上召成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然宗室豪傑人皆惴恐。

寧成在擔任中尉一職時,他的大多數做法都效仿前任郅都,但是,在廉潔自律方面,寧成與郅都卻是天差地別。

前面我們說了,郅都死後,清點財物可謂家無餘財,而這個寧成卻曾經直言不諱地說道:

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

翻譯過來就是:人這一輩子,如果不能成為兩千石以上的高官,或者積累下千萬貫的家財,那麼,就是白活一場。

可見,寧成的理想與信念!

在漢景帝一朝,由於寧成早年間與景帝有點淵源,並且景帝也確實需要寧成這樣一位鷹爪,去整治朝綱,所以,即便是寧成已然“天怒人怨”,但是,他卻一直“相安無事”。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沒有真切感受過朝堂險惡的少年天子劉徹,在懵懵懂懂之下,就聽從了外戚權貴的“讒言”,將劣跡斑斑的皇權“鷹爪”,革職問罪。

最終,經過審訊,給寧成定下的處罰是:

抵罪髡鉗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

朋友們,千萬不要小看這幾個字!

在古代社會,這是一種極具侮辱性質的處罰,一般高階官吏,受到這樣的處罰判決,就會直接自殺,以保尊嚴。

很明顯:

寧成受到這樣處罰,是那些受慣了寧成欺辱的官吏們刻意為之的——他們不僅要殺人,還要誅心!(寫到這裡,青史君真心地想說一句:官場險惡啊!)

武帝即位,外戚多毀成之短,抵罪髡鉗。是時,九卿死即死,少被刑。

然而,這些人低估了寧成的心理承受能力——寧成不僅大大方方地接受了羞辱性的懲罰,而且,不久之後就逃回了家鄉。

可見,在寧成心裡:顏面與尊嚴根本不值一提,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寧成之所以會選擇“苟延殘喘”,那完全是因為他知道:朝廷每逢幾年就會“大赦”,到時候只要自己有錢,又可以“重新做人”了!

故而,在逃回家鄉後,寧成一邊利用自己為官這些年,攢下的錢財作為資本放貸;一邊大肆囤積土地,役使貧民。

等到幾年之後,天下大赦的時候,寧成已經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積攢下了上千萬的錢財,並且在其門下,聚攏了一批打手。

每次寧成出行,隨行保鏢就有幾十人;他在家鄉“說一句話”,比漢廷任命的太守,還要管用。

很明顯:此時的寧成,儼然成為了一方“豪強(惡勢力)”。

數年,會赦,致產數千萬,為任俠,持吏長短,出從數十騎。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寧成,你是我見過的最“渣”的酷吏

差不多在此時,已經成長起來的漢武帝,終於認識到了“酷吏”的重要性,於是,他又想起了寧成,想重新啟用他做太守。

這時候御史大夫(相當漢廷的中紀委書記)公孫弘,向漢武帝說道:我當年在山東做小吏時,曾經在寧成的手下任過事,此人治民猶如“狼牧羊”,動不動就戕害百姓。故而,臣下以為,寧成不適合做郡守。

漢武帝聽後,就改任寧成為關東都尉。

又發跡起來的寧成,很快就恢復了“酷吏”的本性——在寧成出任都尉一年以後,在關東地區便有了這麼一句名言:“寧見乳虎,無值寧成之怒。”

就是說,寧願去招惹一隻正在哺乳期的老虎,也不要去惹寧成發怒。

可見,寧成在百姓中的“惡”名有多大!

然而,惡人自有惡人磨!

這個寧成最終死在了同行的手上!

事情是這樣的:

後來,當寧成正式“退休”以後,他就回到自己的老家南陽,繼續做郡縣“話事人”;這時候呢,另一個酷吏義縱,恰巧被任命為南陽地區太守。

這個義縱雖然是一個酷吏,但是,還是比較有操守;他早就聽說過寧成的種種不法行為,也早就知道,這個“曾經的豪強終結者”,現在卻變成了豪強。

於是,義縱二話沒說,就完成了“後浪”該做的工作。

(義縱)至郡,遂案寧氏,盡破碎其家。

結語:

一直關注我的朋友肯定知道,青史君寫過很多關於酷吏的文章,但是,貌似從來沒有一個酷吏,像寧成這樣令人生厭:

他欺上辱下、貪生怕死、毫無羞恥之心;

他戕害百姓,作威作福,毫無濟世救民之心,

這樣的一個人,最終落得被同行滅族的下場,可謂罪有應得!

因為,他真的是我見過的最“渣”的酷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