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成吉思汗認為最難打的國家——西夏

成吉思汗一生戎馬,鐵蹄曾踏遍整個歐亞大陸。但是一個小小的西夏國,卻花費了他長達二十三年的時間,先後六次征討,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才取得成功。是什麼原因令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對西夏如此絞盡腦汁,他又是如何對西夏進行的征討?

成吉思汗認為最難打的國家——西夏

決戰失算

由於金國一直對蒙古實施“減丁”政策,而且金國皇帝還殺害了成吉思汗的曾祖——蒙古首領俺巴孩汗,所以成吉思汗對金國滿懷仇恨。金國與西夏接壤,且西夏的金銀器物、駱駝駿馬以及肥沃的疆土對蒙古的壯大很有幫助,因此,成吉思汗決定先征服西夏,以斬斷金國的左膀右臂。

公元1205年秋,成吉思汗以尋找蒙古仇人的名義,沿匝盆河流域向南,經鄂洛克泊等地直逼西夏黑水城。

西夏雖然富裕,但統治階級內部生活極其腐化,君臣之間爭權奪利,軍隊力量更加薄弱。西夏恆宗李純佑聽聞蒙古要來進攻西夏,驚慌失措地趕緊命人加固城牆,增添城門把守。

夏恆宗李純佑採取了防禦措施,成吉思汗的大軍抵達黑水城時,發現黑水城城池牢固、防守嚴密。蒙古軍一連攻打了四十多天也無進展,軍隊幾乎彈盡糧絕,只得兵分兩路進攻西夏的定州和撤城。經過近六十天的苦戰,才攻下這兩座城池。

此一戰,令成吉思汗深感攻城的不易,便率大軍東移,轉戰西夏落思城,且在落思城掠得大量牲畜和財寶。

成吉思汗認為最難打的國家——西夏

心理戰法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再次率軍進攻西夏北部邊防重地斡羅孩城。在此之前,為了掃除障礙、孤立西夏,成吉思汗先後收復了西夏的近鄰盟友乃蠻部、蔑乞兒部、烏梁海部等部落。為了快速攻城,成吉思汗還對斡羅孩城的百姓採取了心理戰術。

成吉思汗並沒有急著對斡羅孩城發起進攻,而是讓西夏的俘虜進城勸降。同時也讓俘虜們在城裡四處散播“蒙古大軍來襲,如果不束手就擒,蒙古軍就血洗斡羅孩城”的謠言,令整個斡羅孩城蒙上恐怖的陰影。

對於成吉思汗的威逼利誘,斡羅孩城的百姓並沒有畏懼,他們團結一心,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拒不投降。

看勸降無果,成吉思汗先後採取火攻、放箭、投石等方法與斡羅孩城對戰四十多天也毫無進展。蒙古軍糧草不濟、打算退兵的時候,才終於將斡羅孩城勉強攻下。此一戰,成吉思汗雖然僥倖取得勝利,但同樣損失慘重,兵力所剩無幾。

成吉思汗認為最難打的國家——西夏

引水灌城

蕩平斡羅孩城後,成吉思汗繼續揮師伐西夏,並於公元1209年向南攻打西夏興慶城。經過前兩次交戰,成吉思汗對西夏的地理位置、國內情況已經瞭如指掌。

這一次,成吉思汗的大軍從黑水城直取西夏國都興慶城,成吉思汗還預謀要將西夏各州前來勤王的大軍一舉繳滅。

可是,成吉思汗的大軍將興慶城圍攻了近兩個月也沒有一個勤王將領前來迎救,更沒有一個士兵出城迎戰,只有守城的大軍奮力抵抗。雙方僵持不下,令成吉思汗的軍隊疲憊不堪,成吉思汗因此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時又下起了大雨,黃河水位不斷上漲,成吉思汗命人築堤壩將黃河水灌入興慶城中。一時間,興慶城裡的百姓死傷無數。但是由於成吉思汗所築的堤壩土質較軟,地基不牢,所以堤壩在雨水和河水的浸泡下很快就決堤了,成吉思汗的蒙古軍也死傷多半。事已至此,成吉思汗不得不提出優厚條件迫使西夏投降。

此時的西夏襄宗李安全在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下早已沒有了招架之力,只能接受成吉思汗的條件,並把自己的公主獻給成吉思汗為妾。成吉思汗順水推舟,同意退兵議和。

成吉思汗認為最難打的國家——西夏

大汗遺音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下令,讓已經向蒙古稱臣的西夏與蒙古大軍一起攻打金國。結果西夏不僅不願意出兵,反而還嘲笑成吉思汗的所作所為。

成吉思汗因此大怒,再次派兵攻打興慶城。這一次,成吉思汗同樣無功而返。為了之後的考慮,成吉思汗決定暫時放棄攻打興慶城,開始整頓軍隊攻打歐州。

成吉思汗的鐵蹄先後征服了花剌子模、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多個地方,使四十多個國家歸順於他,但他卻始終忘不了西夏對他的奚落。所以,成吉思汗返回漠北後不久,就又舉兵徵繳西夏,並於公元1226年連破西夏黑水、甘州、肅州、西梁等疆域。

但是討伐西夏的過程中,成吉思汗不幸墜馬受傷,且傷勢極其嚴重。他在彌留之際,擔心自己受傷的訊息會令西夏乘虛而入,也害怕引起軍中大亂,便特地囑咐:一定要保密他受傷的訊息,且死後秘不發喪,等西夏獻城投降時,將城內所有官兵百姓全部殺掉。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不顧傷痛再一次攻打興慶城,並親自率兵攻下臨洮、西寧等地。成吉思汗的鐵蹄所到之處,幾乎都夷為平地。

面對成吉思汗的窮追猛打,西夏末帝李睍不得不於同年七月一日手捧金佛,抬出金銀器皿、馬駝、錦緞等大量寶物獻城投降。

一個月後,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區清水西江。根據成吉思汗生前的遺願,西夏末帝李睍被斬殺於他的營帳之外,成吉思汗的遺體則被埋葬於漠北鄂嫩、克魯倫、土剌三河等地的一棵大樹下。

這是成吉思汗第六次攻打西夏,也是西夏與成吉思汗的最後一次較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