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才湧大江流】單安仁:儀徵水利的造福者

單安仁,字德夫,原籍安徽鳳陽。元末時召集義兵保衛鄉里,後因糧食短缺移軍維揚。朱元璋攻克金陵後,單安仁率眾歸附,因從徵有功,官至工部尚書,不久又改任兵部尚書。歸明後,佔籍儀真。

單安仁

據《真州竹枝詞》記載:“天寧寺東北尚有單家橋,父老雲,附近即單公府第也。”單安仁為人精明,處事機敏。老歸家居後,仍然對國家要務尤其是對加強和改善漕、鹽運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為朝廷所採納。皇帝十分賞識他,晚年再授兵部尚書,後又特授資善大夫。

明朝剛建立的時候,定都在應天府(今南京)。儀真緊鄰京師,是漕、鹽運的重要運口。但這時的河道、閘堰俱已年久失修,甚至傾圮不能執行。為此,單安仁對恢復和建設儀真水利提出一系列建議,一批重要設施相繼建成,開創了明初儀真水利新局面,為漕鹽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明史·單安仁傳》記載,洪武十三年,單安仁“嘗奏請浚儀真南壩至朴樹灣,以便官民輸挽。疏轉運河江都深港以防淤淺。移瓜洲倉廒置揚子橋西,免大江風濤之患。”當時,儀真南壩至朴樹灣的三十里河道是漕運的主要通道,需要疏浚。暢通以後,從湖廣、江西等地的運糧船,可走這條線路;而兩淮過來的運鹽船,也可以反過來走這條線出江。浙江方向運往北方的糧船,就從下游的深港經揚子橋進運河,民間運送磚木雜件的船隻,就從瓜洲過壩進運河。這樣做的好處是官民分開,各行其便,互不干擾,通行順暢。朝廷接受了單安仁的建議,於次年十一月疏浚了此河。據《明太祖實錄》記載,當時湖廣、江西等處運糧船由儀真縣城南面的黃泥灘口駛入運河,過淮安壩,以達鳳陽及以北州縣。

洪武十六年,單安仁提請在儀真城南重新建閘,一共建了三座,分別為清江閘、廣惠橋腰閘和南門潮閘,史稱“明初三閘”。據方誌記載,三閘是在宋閘廢址之上重建,易其名,而未易其地。隆慶《儀真縣誌》記載:“三閘以蓄洩水利分行漕船。”可見其作用有二,一是節制和調節水位,二是過船通航。明初三閘一直執行使用到成化年間新的四閘建成。

在重建三閘的同時,單安仁又提議在澳水河南側建築了五道土壩,分別稱作一壩、二壩、三壩、四壩和五壩,並且各自配套了水渠與長江和內河相通連。五壩作為運河通往長江運口上的制水通航設施,地處“襟喉要地”,曾經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直執行使用到明末。成化、弘治後,又與新建的攔潮、羅泗、通濟、響水閘配合執行,並稱“四閘五壩”,成為儀徵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

明時的儀真不僅是漕糧運輸的樞紐。洪武十六年,根據單安仁的提議,批驗鹽引所、批驗茶引所也從瓜洲移建於儀真。這樣,淮南鹽要到儀真解捆,然後分銷湖廣、江西和江南各地。茶務亦置於儀真榷稅。還有水驛、遞運所等相關機構也相繼從瓜洲遷入。這些機構的遷入,無疑提升了儀真的地位和影響,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是積極的明顯的。隆慶《儀真縣誌·單安仁傳》直言:“凡諸司建置悉安仁所疏請,惠利貽於一邑,今猶戴賴之。”

單安仁於洪武二十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據方誌記載,單安仁墓在舊江口通真觀東隅。

END

編輯: 濛濛

稽核:趙國民

監審:王良生

宣告

1、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釋出的原創圖文,請在後臺聯系小編處理。

2、除標註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釋出的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因來源不詳,而無法標記來源和署名的,版權仍歸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眾號釋出的圖文侵害到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轉載,請後臺聯絡小編,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