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漢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而漢朝也分西漢和東漢,為什麼會有東西之分呢?因為在這之間有一個王朝(新朝)橫空出世,把強大的漢朝攔腰折斷,從而出現了東西之分。

新朝國祚不到15年,僅歷經一帝,極其短暫,然而它卻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新朝建立者“王莽”。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縣(今河北省大名縣)人。新朝開國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 新顯王王曼第二子。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關於“王莽”,許多人稱他為“穿越者”,思想最前衛的皇帝。那為什麼被認為“穿越者”,“思想最前衛的皇帝”,所建立的王朝卻在短短十數年就滅亡了呢?

這要從他所建立的新朝與一系列的改革說起。

在西漢後期,皇室子嗣稀少,血脈凋零,數代皇帝早夭,加之孝元皇后王政君長期掌管大權,外戚王家自然迅速崛起,成為西漢的實際主宰者。王莽作為王家最出色的青年才俊,深受姑姑王政君的喜愛和重視,逐漸進入朝堂中樞,最終代漢稱帝。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古人常將王莽視為竊國大盜,奸佞之臣,然而客觀地講,對於王莽來說,做皇帝不是最重要的,能夠施行自己的改革,才是關鍵。於是,即位後的王莽頒佈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國有,平均分配。

2、廢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5、改革貨幣。

6、政府建立貸款體系。

7、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

8、將一天100刻的古計時法修改為一天120刻的新計時法。

王莽改制的內容確實堪稱驚世駭俗,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將他稱為“穿越者”和“思想最前衛的皇帝”。

從現代的眼光來看,王莽的改革是極其先進的,著力點也在改善民生,維護百姓,那為何王莽的新朝還會一世而亡,且正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正與王莽的改革有關。

改革手段不適合那時候正處於處於百廢待興新朝:將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均不得買賣。其後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但由於這些政策只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後,又企圖透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使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了社會的動盪。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因此導致天下各豪強和平民的不滿。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境外政權採取了一系列錯誤政策:他脅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海郡,以便與國內已有的北海郡(國)、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海”。為了使這塊荒地像一個郡,必須強制移民,於是增加了五十條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為了這個西海郡,王莽招來了最初的不滿。他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甚至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動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不僅導致邊境衝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由於邊境戰亂,大興土木,還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甚至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非命。例如徵句町時,王莽發吏民二十萬,因軍糧前後不相及,士卒飢疫,三歲餘死者數萬人。人禍加上天災,使土地荒蕪,物價騰貴,米價由漢文帝時的每石數十錢漲至二千錢。到王莽末年,更達到了每斛價值黃金一斤。天災人禍迫使百姓流落他鄉,人相食的慘狀史不絕書。面對這種現象,王莽無計可施,竟然異想天開,派人教流落關中的饑民“煮木為酪”。這種悲慘的生活,怎麼能使百姓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呢!

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各地百姓苦於新莽政權頻繁的徵發,相繼棄城郭流亡為盜賊,其中幷州(山西大部及河北、內蒙一部)等邊境地區尤甚。

天鳳二年(公元15年),五原(今包頭市西北)、代郡(今河北蔚縣西南)一帶百姓不堪北征匈奴士卒的騷擾,數千人起而造反,捕盜將軍孔仁經過一年多的圍剿,才將盜賊平定下去。

天鳳四年(公元17年)以後,天下愈愁,盜賊起,各地人民紛紛起而反抗。在這一年,瓜田儀在會稽長洲(江蘇蘇州)率眾起義,堅持長達數年之久。同年,琅琊海曲(今山東日照)婦女呂母為被縣宰冤殺的兒子報仇,率眾攻破縣城,處死縣宰,自稱將軍,出沒於海上,其勢力迅速發展到數萬人。呂母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農民起義的第一個女領袖。

天鳳五年(公元18年),東海(今山東郯城北)人力子都率眾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活躍于徐州等地,王莽遣使者發郡國兵擊之,不能克。在北方,也出現數十支起義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銅馬部、青犢部、上江部、城頭子路部等。在南方,有張霸在南郡(今湖北江陵東北)的起義、羊牧在江夏(今湖北雲夢)的起義、秦豐在南郡的起義、王州公在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的起義。這些義軍人數不等,少則數千,多則數萬、數十萬,其活動範圍往往跨州連郡,活躍於廣大地區。

被許多人稱為“穿越者”,古代思想最為前衛的皇帝。

在國都附近的“三輔”地區,小股起義也多得不可勝數。地皇二年(公元21年),三輔盜賊麻起,甚至在長安城中也有盜賊出沒,王莽不得不置捕盜都尉官,令執法謁者追擊長安中,建鳴鼓攻賊幡,而使者隨其後。

在當時遍佈全國的起義軍中,有兩支最大的隊伍,成為農民起義的主流,這就是南方的綠林軍和北方的赤眉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