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提及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美麗人生》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但有一部反映二戰的高品質影片則顯得相對“默默無聞”。

豆瓣上,有100多萬的網友評價了《辛德勒的名單》,而《紐倫堡大審判》只有7200多人參與了評價,後者上映於1961年底,比《辛德勒的名單》早上映32年。

如果你能堅持看完這部近3個小時的影片,那麼你對於二戰、對於納粹、對於極端政治、對於正義、對於人性……肯定會有一次新的審視和認知。

法官審判法官

《紐倫堡大審判》以藝術化的方式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紐倫堡後續審判”中的“法官審判”,即對利用法律迫害猶太人和納粹黨反對派的高階司法官員的審判,簡言之,這是一場法官(戰勝國)對法官(納粹德國)的審判。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影片雖然是對“紐倫堡後續審判”歷史事實的藝術演繹,但是保持了極大的剋制與冷靜。影片透過黑白影像和極簡的畫面、人物關係、鏡頭處理,以類似紀錄片的方式反映了歷史事件。

黑白影像為影片注入一種嚴肅、沉重、審慎的基調。極簡的畫面和大量人物特寫又製造了強烈的戲劇衝突與庭審張力,有利於調動觀眾從多元視角審視納粹暴行以及那些間接參與暴行之人的認知。這些間接參與暴行之人在影片中主要是指四名接受審判的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時期的高階法官。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對於檢察官控告的謀殺、暴行、拷打等殘酷行為,三名納粹德國法官Emil Hahn、Friedrich Hofstetter、Werner Lampe最初均認為自己是無辜的,曾擔任納粹德國政府司法部長Dr。 Ernst Janning(伯特·蘭卡斯特 飾演)表示沉默,其辯護律師Herr Rolfe(馬克西米連·謝爾 飾演)代為陳述Janning是無罪的。

庭審現場內外的雙重審判

整部影片幾乎是按照審判事件的線性發展展開的,這也讓影片本身看起來是一場跌宕起伏,充滿思想、觀點與法理交鋒的庭審。整個庭審過程中有幾個特別高昂的場景,比如,檢察官Col。 Tad Lawson(理查德·威德馬克 飾演)的開庭陳詞、辯護律師Herr Rolfe的辯詞、Janning的自訴、首席大法官Dan Haywood(斯賓塞·屈塞 飾演)的判決總結等都是非常犀利的論述。

Lawson的開庭陳詞揭示了四名納粹德國法官被控訴的緣由:“檢察團控告被告謀殺、暴行、拷打等殘酷行為,他們同第三帝國的領導者是同謀,應該為所有的惡行負責,對全人類負責……這裡他們將要接受他們曾拒絕的正義。”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Rolfe的辯詞指把辯訴的焦點鎖定在被告們只是在遵守當時的國家法律、報效國家而沒有選擇以違法的方式尋求個人正義,並且納粹的惡行被告只是間接參與者,這種間接參與的組織和人還有很多,比如英法兩國的綏靖政策、美國的軍火商們等。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Janning的自訴則直接承認了自己與其他三名被告的罪惡,他沒有在辯護律師雄辯爭勝之時保持沉默,而是選擇爆發,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因為他無法容忍同樣的事情“藉由維護國家利益、體面與尊嚴而行邪惡之事”再次上演。他的一聲質問,直接讓辯護人和整個法庭都受到震動。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首席大法官Haywood最終宣判四人“有罪,終身監禁”。他的判決總結重點強調“被告們集體參與了一起由政府組織的暴力系統的蓄意犯罪。這種罪行是違背了所有文明國家的一切道德和合法原則的違法行為。”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關於二戰的優質電影,你可能唯獨錯過了這一部

至此,法庭審判主線由不同人物在不同時機的出場完美呈現,首席大法官用正義、法律、真相審判了四名納粹被告法官。

其實,在庭審現場之外,還有一條暗線在隨時烘托最後判決的意義。這條暗線由首席大法官居住的駐德美國軍官、原納粹軍官傭人、原納粹軍官遺孀、出庭證人等人共同呈現。這些人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了二戰後,德國各階層以及戰勝國各方對戰爭的認知和態度。

駐德美國軍官作為戰勝國軍官對戰後德國是很包容和同情的,這種包容與同情有私人感情也有美國利益考量。

原納粹軍官的傭人是普通德國民眾的代表,他們對納粹罪行諱莫如深,認為納粹當時的行為也有一些正面作用。

朱迪·加蘭飾演的受害者證人,則是一種驚魂未定、迷惘無措的狀態,同樣的眼神和舉止也出現在另外一名證人卡車司機身上。

瑪琳·黛德麗飾演的納粹軍官遺孀則是二戰後德國上層群體的代表。儘管接近政治、軍事權力中心,他們仍然認為只是為國效忠,盡國民本分,他們並沒有太多反省的心態和羞愧的情愫,他們的認知中更多的是自我洗腦式的否認與抗辯,認為他們不過是做出了無可奈何的選擇,堅信自己也是受害者。

推動觀眾參與的戰爭審判

這些庭外人物的行為、認知,讓庭審最後的判決更加顯得正義且必要。也正因為庭審場內外的各種思想、觀點的衝突與碰撞,讓坐在熒幕前的觀眾也在不停地進行內心的反思與詰問。

某種程度上,《紐倫堡大審判》這部影片是一場觀眾也參與其中的多重審判,它包括影片中的審判以及它所取材的現實審判事件,也包括主創人員在演繹過程中對歷史事件的審判,更包括觀眾在觀看影片過程中對戰爭、正義、真相等問題的再次審判。

事實上,

二戰對我們而言並不是很遙遠的過去。從世界範圍的二戰結束到現在,也不過77年時間。關於那次慘絕人寰,給全世界人民帶去死亡、犧牲、重創的戰爭,我們還記得些什麼呢?

從學習、記憶、瞭解戰爭傷痛並透過反思避免重蹈覆轍的視角看,《紐倫堡大審判》這種型別的影片非常有價值,值得反覆觀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