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外戚與宦官,幾乎一直都是華夏古代王朝難以避免的,其實也能理解,宦官被皇帝視為家臣,是皇帝最放心的一群特殊人群;而外戚,是皇后的家人,也算是親戚了,作為皇親國戚,要獲得權利當然會更容易得多。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古代因外戚和宦官亂政而導致王朝滅亡的例子,數不勝數,例外的也就隋朝、明朝和清朝等寥寥無幾的幾個了;其中,尤其以漢朝為最,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或者蜀漢,都是飽受外戚和官宦之患。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宦官和外戚都是禍亂朝綱的,如唐朝和明朝就出現過幾個非常不錯的好太監,但因為儒家對生理殘疾的人持鄙夷態度,所以記載並不多;在外戚上,漢武帝的舅子兼姐夫衛青外加附帶的霍去病還要多說嗎?甚至霍光也可以算為外戚。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但是有那麼一個東漢時期的外戚,一生卻是譭譽參半,此人就是東漢的竇憲了,如果還不知道,那歐洲歷史上恐怖的“上帝之鞭”應該都略有耳聞吧;“上帝之鞭”其實就是被東漢竇憲徹底打敗被迫撤離的一群北匈奴人後裔,後來逐漸遷徙到了東歐,成了當時所有歐洲國家的噩夢。

東漢歷代皇帝中,一般人記得的都只有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以及《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漢獻帝;但是東漢的巔峰還是出現於漢和帝劉肇之手;漢和帝劉肇10歲登基,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

竇太后把哥哥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負責釋出誥命;讓弟弟竇篤任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弟弟竇景、竇環均任中常將,負責傳達詔令和統理文書。這樣,竇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圍的顯要地位,從而掌握了國家政治的中樞。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竇憲是竇太后的哥哥,竇太后後來被立為皇后,竇家權勢也開始水漲船高。竇憲初為郎,後任侍中、虎賁中郎將。其弟竇篤任黃門侍郎。兄弟二人,同蒙親倖,並侍宮省,寵貴日盛,王公側目。竇憲於是恃寵欺人,竟至於用低價強買沁水公主的園田。公主畏憚竇憲的勢焰,不敢與其相爭。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一天,漢章帝車駕經過此地,指問園田,竇憲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同時也暗中呵禁左右不準回答。後來,漢章帝瞭解到此事經過,大怒,召來竇憲,深加責備。竇憲非常害怕。還是皇后毀服謝罪,一再代為求情,章帝才漸息盛怒,命他把園田歸還公主。這次雖然沒有治他的罪,但此後章帝對他再不授予重權。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憲以侍中的身份,內主機密,外宣詔命。加上章帝遺詔,任命竇憲的弟弟竇篤為中郎將,竇景、竇瑰為中常侍,於是,竇憲兄弟都在親要之地,威權一時無兩。

竇憲還牽朋引類。他見太尉鄧彪為人謙和禮讓,委隨不爭,便尊崇他,推舉他為太傅。竇憲想做什麼,就鼓動鄧彪上奏,而自己再告白太后,因此,言出計從。另外,屯騎校尉桓鬱,幾代都做皇帝的老師,性情恬退自守,竇憲也把他推薦上去,讓他在宮禁中給皇帝講授經書。於是,內外協附,沒有人能對竇憲不利。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但是竇憲真正犯下大錯,還是因為其睚眥必報的性格;竇憲的父親曾經因罪被殺,於是竇憲就怨恨當時的謁者韓紆,因為竇憲父親之罪就是韓紆審理的,竇憲因此居然令人將韓紆殺死,割下首級在竇勳墓前祭奠。

都鄉侯劉暢可是正兒八經的皇族啊,竇憲因為怕劉暢分了宮省之權,公然派遣刺客在屯衛之中殺死劉暢,而歸罪於劉暢的弟弟利侯劉剛,並且派人審問劉剛。後來真相破露,太后大怒,把竇憲禁閉內宮之中。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竇憲知道這次禍闖大了,於是竇憲請求出擊匈奴,以贖死罪。當時匈奴分南北兩部,南匈奴親漢,北匈奴反漢。正好南匈奴請求漢朝出兵討伐北匈奴。朝廷便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佩金印紫綬,比照司空規格配備屬員,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後來竇憲率精兵一萬,與北單于在稽落山決戰,大破敵軍。竇憲整軍追擊,直到私渠比鞮海。此役,共斬殺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餘萬頭,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後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自此,為患漢朝北疆數百年的匈奴,終於徹底被滅;而竇憲也因功晉升為大將軍,竇家權勢達到巔峰;後來竇憲認為北匈奴並不是真的想歸附,於是派右校尉耿夔、司馬任尚、趙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單于,斬首五千餘級,北單于遁逃,這就是後來的“上帝之鞭”的由來了。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竇憲以徹底平定匈奴之功,開始跋扈恣肆,而且還想顛覆漢朝,成立竇姓天下;但是此舉算是徹底犯了漢和帝劉肇的忌諱,最終逮捕了竇憲的朋黨並下獄誅死;並派人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讓他和竇篤、竇景、竇瑰都回封地去。竇憲、竇篤、竇景到封地後,都被迫令自殺。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竇憲在歷史上留下過種種劣跡,在古今文人墨客眼中被公認為是東漢外戚專權的禍首,因而備受貶斥,以致於他的歷史功績也幾乎被其罪過所掩蓋了。其實,客觀地分析竇憲的一生,其有些行為雖令人憤慨,但他對東漢王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是應該肯定的。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作為當時無可爭議的優秀將領,他統率漢朝大軍,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逐北單于,迫其西遷。他的威名震撼了大漠南北,他所奠定的中國北疆新格局,既是東漢光武、明、章三代的夙願,是中國邊疆統一和中華民族融合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渴望和平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所以竇憲的歷史功績是不應抹殺的。

唐朝和明朝出現的這幾位好太監,為何會被後世稱為千古賢宦呢?

對於竇憲這人,怎麼說呢?從宏觀的大中華歷史來看,是對中華民族有功的,功比衛青、霍去病;但是在東漢歷史看來,竇憲是大逆不道的外戚權臣,甚至還欲改朝換代,這在儒家看來就是奸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