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歷史上的路振飛】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陳士奇緣何留下這碑刻

東山風動石因“奇、險、大”的特點被載入《中國地理之最》,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又因其上有明末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路振飛的題刻:“銅山三忠臣 黃道周 陳璸 陳士奇”而被譽為“三忠石”,成為東山島著名的標誌性景觀和東山人民引以為榮、視如珍寶的自然奇觀。

【歷史上的路振飛】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陳士奇緣何留下這碑刻

歷史上的路振飛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緣何到銅山並留下這碑刻?透過明清史志的記載,循著歷史的脈絡,筆者漸漸走近這位清正剛方的明末大臣。

直言敢諫 媲美文襄

路振飛(1590—1648),字見白,號皓月,河北真定府曲周人,明末著名大臣。路振飛為官耿直,初任涇陽知縣時,知府讓他為專權興大獄的魏忠賢建生祠時,拒不從命。吏部尚書張問達因忤逆閹黨,被罰鉅款,他故意遷延,使事情不了了之。崇禎四年(1631年)升任都察院監察御史,他不畏權貴,仗義執言,連續參劾周延儒、餘大成、孫元化等多人,並直接上書皇帝,陳時事十大弊端。《明史》載:“徵授御史。疏劾周延儒卑汙奸險,黨邪醜正,祈立斥以清揆路,被旨切責。”又有廷推南京吏部尚書謝升為左都御史,路振飛極力彈劾其醜狀,以致被降職為河南按察司檢校。崇禎十七年,福王立於南京,重用奸相馬士英及田仰、阮大成等人,受到排斥的路振飛被罷了官。

崇禎帝亡後,路振飛曾致書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謂“倫序當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弘光帝被俘後,唐王朱聿鍵(即南明隆武帝)自立於福州,先後封路振飛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等職,以直言敢諫聞名。後卒於粵中。在《明漕運總督諡文貞路振飛》古石刻圖上題有讚詞:“尚友文正,媲美文襄,力除五弊,頌聲四揚。”清朝對路振飛也十分敬重,諡文貞,享祭祀。同治十三年(1874年),朝廷准奏設立臺灣延平郡王祠,“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路振飛”位列東廡第一座排位。

【歷史上的路振飛】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陳士奇緣何留下這碑刻

與黃道周同朝輔佐

早在崇禎六年(1633年),路振飛首次入閩任福建巡撫。12年後再度入閩,為隆武朝一品大員,與黃道周一道共同極力輔佐唐王。

江日升在《臺灣外記》載:“順治二年(1644年)乙酉夏五月,大清兵至杭州。黃道周、曾櫻、何楷、郭朝汾、黃景昉、蔣德璟、路振飛、張家玉、朱繼祚等逃入閩。”當時,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吳三桂獻出山海關後,清兵於四月長驅直入北京,開始逐鹿中原,並於次年五月十一日攻佔南京,弘光帝被捕殺,南明小朝廷滅亡。大明王朝皇室成員包括在內,被迫全體向南遷徙。

在黃道周、鄭芝龍等文武遺臣的擁立下,閏六月廿七唐王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企圖以福建為基地收復失去的江山,恢復大明王朝。面對困境的唐王,急需精忠報國的大臣來輔佐。於是他決定再度啟用路振飛,並委以重任,封他為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下令招募能找到路振飛者,封官五品,賜給二千金。路振飛一到福建,唐王非常高興。《明史》載:“與宴,抵夜分,撤燭送歸,解玉帶賜之。官一子職方員外郎。又錄守淮功,蔭錦衣世千戶。”可見隆武帝對路振飛的器重。

這年七月路振飛入閣,與黃道周同朝輔佐。《臺灣外記》中有兩處記載這一史實:一是“於閏六月十五日,共奉唐藩(朱聿鍵)即位福州,改元‘隆武’。……以布政司署為大內,改福州府為天興府。以黃道周、何楷、蔣德璟、蘇觀生、黃景昉、路振飛、曾櫻、陳洪謐、林欲楫、黃鳴俊、朱繼祚為大學士,入閣辦事。”二是“時張國維督師奪富陽。八月,復奪於潛。雖兵馬雲集,而各治其軍,地方反受騷擾。……隆武召黃道周、何楷、曾櫻、路振飛、黃景昉、蘇觀生、何吾騶等諸文武入朝,會議戰守策。”

感激知遇之恩的路振飛,極盡臣子輔佐職責。隆武帝雖為英明之主,但平虜侯鄭芝龍掌握軍政大權,一直為鄭氏家族集團所架空。路振飛上疏裁正,鄭芝龍遂“唆使臺垣言官,交章彈劾”。上任僅三個多月的路振飛,無奈之餘只好籍病乞休。

其時清兵已逼近福建,鎮守閩浙咽喉仙霞關的鄭芝龍全線撤兵。國家危亡之際,一腔忠義的黃道周明知道結局,仍抱必死決心,主動請纓,毅然扛起抗清大旗,與清兵拼死搏鬥,不幸於臘月二十四在安徽婺源(今屬江西)被俘。獄中黃道周“百誘不為動”,以死報效朝廷。臨刑破指血書:“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殉國於南京。

翌年三月五日,黃道周殉難,訃訊傳至福建,隆武帝“震悼罷朝”,特賜諡“忠烈”,贈文明伯,賜祭立廟,令在福州為黃道周立“閔忠”廟,樹“中興大忠坊”;在漳浦設“報忠廟”,樹“中興藎輔”坊,春秋奠祭。

【歷史上的路振飛】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陳士奇緣何留下這碑刻

路振飛在東山史蹟

第一次結緣東山。崇禎六年,路振飛南下巡按福建。主閩期間,正值海盜劉香猖獗橫行,數次勾結荷蘭人,依仗堅船利炮屢屢進犯東南沿海,沿海百姓飽受擄掠苦不堪言,銅山同樣免遭其難。民國稿本《東山縣誌》載:“海盜劉香老時寇銅山,居民苦之。”面對頻頻傳來的海防告急文書路振飛不敢稍有懈怠,對愈演愈烈的海上匪患更是深感切膚之痛。路振飛決心予以剷除,他懸賞千金激勵將士,派遣遊擊將軍鄭芝龍、黃賓卿等聯合廣東軍隊,在田尾遠洋一舉全殲了這個猖獗的海盜集團,掃清了這股危害閩海多年的匪患。

當時荷蘭兵艦常出沒於廈門島一帶,又屢犯銅山。清·陳鶴《明紀》:“六月……紅夷襲陷廈門城……轉掠青港、荊嶼、石灣。巡撫御史路振飛懸千金勵將士;諸將御之銅山,連戰數日始敗去。”福建巡按路振飛、大帥徐一鳴率水師官兵浴血奮戰,打敗異國強虜,大獲全勝。

第二次結緣東山。隆武二年八月二十日,唐王稱帝僅一年多,清軍便追蹤而來,攻破軍事要塞仙霞關。《明史》載:“(順治)三年,大清兵進仙霞關,(朱)聿鍵走汀州,振飛追赴不能及。汀州破,走居海島。”這一年,清軍攻下浙東浙南,即揮師南下。鄭芝龍暗中與清軍言降,撤兵安平鎮。失去鄭家軍的隆武朝,瞬間門戶洞開,清軍長驅直入福建。隆武帝敗走汀州,狼狽不堪,即被清軍所虜。風雨飄搖的南明隆武朝被大清所滅。路振飛因故不能及時跟隨,戰亂之中誤聞唐王在廣東境內避難,為救駕他於十二月十九日告別鄭成功離開廈門南下,率部隊乘坐戰船趕到廣州,到達後方知是唐王之弟的紹武政權,且很快敗亡。

隆武帝的蹤跡下落不明,渺茫中的路振飛只好重回福建見鄭成功。飽嘗國家敗亡之痛的路振飛,鬱悶之餘寫下了《除夕不寐》:“臣急君兮子急親,干戈萬里隔風塵;粵閩空返無訊息,說與途人也悵神。”詩中傾訴了這位對遺臣的亡國之痛。他,只好遁跡東山、廈門海島駐足流寓,聊以寄身。

順治五年(永曆二年,戊子,1648年),鄭成功到銅山專程等候永曆帝的聖旨。《臺灣外志》載:“五月,自領大隊舟師至銅山,候永曆旨,以便會合恢復。”“八月,成功在銅山,整頓船隻,訓練士卒,候廣西永曆信到。”鄭成功心急如焚,可聖旨卻遲遲未到。

從銅山風動石上“永曆戊子(1648年)秋”看,路振飛再次來到銅山時,恰遇正在“操練水師,候永曆旨”的鄭成功。在黃道周故里,路振飛憑弔同朝為官因抗清死節、大義凜然的黃道周,還有為國殉道的同朝重臣兵部兼吏部尚書、七省軍務陳璸,四川巡撫陳士奇這三位堅貞不屈的銅山人。聯想到國勢頹微、一再受挫,不禁悲憤交加,寫下“銅山三忠臣 黃道周 陳璸 陳士奇”並鐫刻在黃道周故居附近的風動石之上,誓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路振飛以中國人傳統的吟詠題刻方式,在對大明孤臣氣節敬仰的同時,也在這抗倭前沿的銅山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路振飛不僅有政治才幹,而且詩文甚佳,著有《路文貞公集》《路見白詩》等,他的長詩《正命歌》浩然正氣,千古不朽,與文天祥的《正氣歌》浩然正氣存於天地之間。遺憾的是,就在他寫下“銅山三忠臣”不久,接到永曆帝數次詔徵,再次浮舟泛海,日夜兼程。明·瞿共美《天南逸史》載:“(戊子永曆二年)秋八月,閣臣路振飛、錦衣衛康永寧、總兵汪□來朝,從閩航海至行在。”就在赴召途中,路振飛因憂憤成疾而病篤不起,在廣東順德縣陳村病逝。

古人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褪去歲月的滄桑,今天的風動石依然斜立如故,如同一位慣看秋月春風的老人,無聲傾訴著歷史長河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銅山三忠臣和路振飛的故事。星移斗轉,歲月變遷。儘管上世紀70年代,“銅山三忠臣”的題刻被改為“銅山風動石”,但它依舊熠熠生輝,人們在觀賞這“天下第一奇石”的同時,也感受到先賢高風亮節情懷的薰陶。

作者 | 黃輝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