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清朝人口從六千萬人增長到清後期的四億左右,這和經濟有很大的關係

清代人口從清初的約六千萬人增長到清後期的四億左右約經過了二百多年的時間,這和當時的社會以及經濟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康熙早期階段,當時戰亂未平,此時的人口數量大約在6000萬人左右。隨著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亂的平定,整個國家的政局已經大致穩定了下來,除了一些年份的自然災害對地方有影響外,其餘時間可以說還是很安定的,在這樣一個內部安定沒有戰亂影響的國家內,人口增長自然就成為一件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荒山等地方都被人們開墾為農田以增加糧食產出,這樣又進一步刺激了生育,在古人的眼中,一個家庭只有多子才多福,因而普通百姓家庭都沒有控制生育的意識,所以在當時一個家庭裡面有3,4個孩子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樣必然導致國家總人口的進一步增長,所以到了光緒帝時期,據官方資料顯示已經達到了4億人左右。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清朝人口從六千萬人增長到清後期的四億左右,這和經濟有很大的關係

乾隆皇帝畫像

清代人口變化的情況

要查清楚清代的人口發展情況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在當時官方統計人口資料並不準確,當時主要統計的是可以繳納賦稅的人丁,而沒有統計不能納稅的其他人,所以要真正查明可靠的資料,應從乾隆時期的人口年增長率1。485%,倒推清初的人口才是相對比較合理的。

如果是倒推的話,順治時期的人口約為3861萬人,康熙時期的人口約為4475萬人,康熙朝後期人口約為6281萬人,到了乾隆時期,因為國家承平日久,人口增長速度大大加快,大約超過3億人,是康熙初期的6。9倍。到了清末的宣統時期,人口已經超過了4億人。

但是清代的人口並不總是增長的,它也是受到客觀環境原因影響的,例如在清代歷史上的幾次大的農民起義。特別是最後一次席捲全國的太平天國起義,因為戰事主要爆發於南方富庶繁華的地區,清軍和太平軍在這些地區多次交戰,對地方破壞嚴重,這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口不增反減,損失了大約5000萬人,直到幾十年後才恢復如初。

清朝人口從六千萬人增長到清後期的四億左右,這和經濟有很大的關係

清末闖關東劇照

清代人口增長的原因

清代從前期的戰亂頻發,到中後期的繁榮穩定,在到末期的動盪不安,經歷了很長的時間,這期間因為環境的影響,人口增長時快時慢,但最終人口還是朝著高增長的方向而去。最主要的原因在於:

第一,戰亂之後,因為人口大量減少,對於國計民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這一時期國家鼓勵生育,人口就會有一個快速恢復期。

第二,清代的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特點,戰爭只是暫時的,最終會結束,所以在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和之後收復臺灣,社會就逐步開始穩定,再加上這一時期的皇帝能力都很突出,清廷非常重視糧食生產和農業技術,也出臺了有利於人口發展的稅收政策,所以在清代的康雍乾三朝,全國的人口都有了穩定的快速增長。

最後,則是從美洲和西方傳入的新的農作物玉米和番薯在清代初期開始在全國逐漸推廣,這二種農業糧食作物的種植技術也日趨成熟,他使得很多人不再捱餓,這些作物都很高產,且對種植的條件沒有那麼講究,所以很多地方都在種植。

清朝人口從六千萬人增長到清後期的四億左右,這和經濟有很大的關係

清代孩童照片

綜上所述,在清代人口從清初的幾千萬發展增長末期的超過四億人,是和當時的政治以及經濟環境有著很大關係的,清廷對於人口並未作出任何限制,反而持有鼓勵生育的態度,這一切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是極大的刺激人口快速增長的,再加上糧食方面已經沒有太多需要擔憂的,所以人口才能爆炸式增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