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大明“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周氏,明思宗朱由檢之原配皇后,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媳,明朝末代皇后。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宮廷人物 劇照

我們對晚明的動盪投入了太多的關注,嘆崇禎的剛愎自用,看闖王的高歌猛進,悲朝臣的自私自利,觀清軍的勢如破竹,哀百姓的民不聊生,卻很容易忽視王朝覆滅之際後宮女眷的苦樂離合。

如果拋開國破家亡,我倒是認為周氏是一個活得很有層次的女人。出生微寒,卻品味高潔;性情柔軟,卻暗藏堅毅;能以細末之處而儉德,亦不缺家國天下之胸懷。如果僅僅以純粹的夫妻來看,周氏的精神世界要比崇禎來得更加充實而強大。

周氏於萬曆三十九年出生在北京大興,祖籍蘇州。父親周奎算是一個落魄文人,在街頭靠著算卦測字,代寫書信補貼家用。家世是足夠清白,但也過得著實清貧。

沒有養尊處優的家境,周氏很小便操持起了家務。與歷史上很多皇后都會伴隨的傳奇故事相似,幼年的周氏也有這麼一則奇遇。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孝節周皇后 像

說一位文士早年在周家見過周氏之後,驚為天人,斷言周氏日後必定富貴無比,便主動要求成為周氏的老師,教授周氏經史子集。其實這個故事比起什麼夢中見到神龍入腹,出生時身帶金光要接地氣很多,我個人是認為這件事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因為從後來周氏成為王妃,皇后的事蹟來看,周氏的見識是遠遠高於普通的平民子弟的。而以周奎那點少得可憐的收入,周家是萬萬請不起私塾老師的,更何況當時的主流觀點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所以周氏應該接受過比較系統的啟蒙教育,起碼養成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天啟六年,明熹宗朱由校要為自己的同父異母弟,信王朱由檢選妃,遂下令禮部著手辦理。親王選妃畢竟不是皇帝選後,所以在人數和區域上,規模要小很多。周家佔了地利的便宜,周氏被送去海選。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仕女圖

周氏長得怎麼樣?我對比了一下熹宗的皇后張嫣,發現周氏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

面板白

。正所謂“一白遮千醜”,再加上週氏自有一股書卷氣,所以氣質上是非常突出的。但也可能因為家裡條件一般,小時候營養沒跟上,

與張嫣相比,周氏明顯瘦弱一些

熹宗的張皇后當時是信王朱由檢的長嫂,自然也是其選妃的主要話事人,所以一開始對於周氏成為信王妃,張嫣是不怎麼贊同的。因為張嫣體態豐腴啊,“豔后”之稱可不是浪得虛名,自然對體弱的周氏不感冒。

但架不住另一個主事者,奶奶輩的劉太妃喜歡啊。劉太妃的理由是,周氏年紀還小,身子會慢慢長開的。這個場景和當年張嫣自己入宮選後何其相似。

天啟六年十一月,周氏正式被冊封為信王妃。這一年,周氏16歲。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張嫣 像

其實做一個親王的王妃,遠遠要比當皇后要舒服。當時的信王朱由檢,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能當皇帝,也沒有那麼多家國之事需要費心。大婚之後的夫妻二人,小日子其實是過得很甜蜜的,只要關起門來,外面的紛亂便再難襲擾這一室春暖。

但歷史就是歷史,絕不以個人意志而轉移。天啟七年,遊湖落水的熹宗一病不起,不久便駕崩了。明思宗朱由檢兄終弟及,登基繼位,改年崇禎。

周氏也從王妃升格為了皇后,母儀天下。

宮廷生活的複雜與繁瑣,自然不是王府可比。但周氏這個皇后,做得遊刃有餘。

明代皇后親自在宮裡浣紗織布的,並且真的做了成衣穿在身上的,據我所知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后,也就只有周氏了吧。這一前一後,倒也呼應上了。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馬皇后 像

史料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氏冬天只穿棉鞋,不穿緞靴。夏天的時候,就罩了一件白紗,不施粉黛,一身素雅。崇禎有時候見到周氏,便笑稱周氏是白衣大士。很多人說這是周氏節儉的表現。

節儉這點我承認,因為周氏一入主後宮,就大幅度地縮減了宮廷的開銷,十七年皇后生涯只看過兩場戲。但上面這個例子還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周氏是一個有情趣有品位的女人。

大夏天的,一個體態妍長,膚色凝白的美女,就罩了一層薄薄的白紗,除了素雅,廣大的男性同胞們難道就不覺這很勾人嗎?因為這樣更顯身段,更託氣質。事實上後來宮中女子在夏天都學周氏的這種穿法,並在裡面配上大紅色的褻衣,紅白相襯,自是一番春色無邊。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仕女圖

再說這個穿鞋的習慣。以當時的製鞋技術,棉鞋的舒適性肯定是大大地高於其他材質的靴子。說周氏在冬天穿這個,其實我是說的籠統了,因為在很多重大節慶典禮上,周氏也這麼穿。

周氏身為皇后,不過分追求外表的奢華,而注重自身的體驗,可想其內心的平和與自信。平和來源於以往的才學與認知,自信得益於恩愛的夫妻感情。

是的,即便朱由檢做了皇帝,依舊和周氏保持著和諧的夫妻關係。關於周氏的生育狀況,我們能夠明確是其所出的共有三子一女。崇禎二年生長子和長平公主,崇禎三年生二子,崇禎五年生三子,從兒子的數量看已接近崇禎生子數的一半。

而崇禎本身並不是沉迷女色之人,他的後宮有冊封的高階妃嬪並不多,甚至對於一些被臨幸過的宮女,崇禎會令其服藥防孕。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宮廷人物 劇照

我的理解是崇禎是為了防止後宮妃嬪過多,而出現複雜混亂的局面。畢竟生了孩子,就要冊封母親。兒子多了,人心就易散。但皇帝搞計劃生育這套,崇禎也算獨樹一幟了。

還有一件事也能說明這對夫妻感情的和睦。

有一次周氏正在梳妝打扮,崇禎皇帝輕手輕腳地來到周氏身後,撥弄她的頭髮。周氏習慣性地一個反手後甩,堪堪避過了皇帝的臉頰。這一幕正好被進來的一個小黃門看見。周氏顯得非常不自然,崇禎卻一笑而過。

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孝宗和張皇后之間,是正常的。但當事人可是崇禎皇帝啊。崇禎是誰?那個要面子要到骨子裡去的男人。自己皇后差點給了自己一個大耳光,還被小宦官看到了,這要是傳出去,皇帝的威嚴何在?但崇禎就是沒發作,反而心情愉悅。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崇禎帝 像

你再看周氏這個反手一甩的動作,明顯已經養成了習慣。宮女和宦官不可能做這麼無禮的事情,那麼就說明崇禎之前經常和周氏開這樣的小玩笑。

周氏還時常會教一些小黃門識字。有時候小黃門學得慢,周氏便會不快,埋怨幾句。崇禎撞見之後,便會笑著為小黃門解圍,這個時候周氏便會假裝生氣,對著皇帝一頓撒嬌。

怎麼樣,周氏和崇禎之間,是不是滿滿的生活情趣?這和我們印象中在朝堂之上,動不動就喊打喊殺,性情無常的崇禎,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周氏帶給崇禎的生活體驗,此間樂趣不足為外人而道。

但這些事例並不代表周氏和皇帝之間就一直順風順水,周氏能夠和人好好說話也不代表周氏真的就是很好說話的人。我們可以看看周氏治理後宮的手腕。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故宮

崇禎有一個寵妃田氏,典型的江南女子。田氏很牛,文能琴棋書畫,武能騎射蹴鞠,在女紅,園藝上也造詣不俗。據說身帶異香,從不流汗。這麼一個女子,外表看起來又很冷,非常內向,平時寡言少語,這種奇特的氣質讓崇禎對她非常迷戀。

漸漸地田氏恃寵而驕,在周氏面前也有些放肆無禮。周氏怎麼做?

公事公辦

。過年的時候,後宮妃嬪們都要到皇后這請安。別的妃嬪在門口行個禮,周氏就熱情地招呼進來,偏偏田氏請安的時候,周氏就是不做聲,一直讓田氏在外面候著。這冰天雪地的,滋味肯定酸爽。

田氏後來向皇帝打了小報告,崇禎怒氣衝衝地找周氏要說法。周氏不冷不熱地細數田氏的無禮之舉。崇禎默然不語,之後責令田氏偏居冷殿,三個月不召見。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仕女圖

如果你以為這個時候的周氏會擺足皇后的架子,以勝利者姿態耀武揚威那就大錯特錯了。周氏後來的舉動才是其真正的手腕。

之後的一天,周氏和崇禎在花園賞花。周氏趁著皇帝高興,說要不把田氏喊來一起賞花吧。崇禎嘴裡嘟囔著說,喊她過來作甚。周氏輕輕一笑,還是讓人把田氏接過來,加入了賞花的隊伍。

周氏深知自己夫君對田氏的迷戀,三個月的冷落已經給足了自己皇后的面子。崇禎自己雖然不開口,但是周氏知道事情已經差不多了。主動給了梯子,能讓崇禎下得來臺。

同時,對於田氏先打一棒子,再給一顆糖吃,一軟一硬,使得田氏日後對周氏尊禮有加。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宮廷人物 劇照

周氏和崇禎同樣也有爭吵。有時候崇禎火氣上來,有些不管不顧,這個時候周氏便會稱呼皇帝為“信王”。這其實有點洪武年間太子朱標隨身攜帶馬皇后畫像的舉動,每當朱元璋要發火,朱標便掏出母親畫像保命。

周氏喊崇禎“信王”,是想讓皇帝恢復冷靜,告訴皇帝:我是你的“糟糠之妻”,你要念舊情。

當然,這招也有不靈的時候,有一次怒火中燒的崇禎和周氏有了肢體接觸,周氏被推倒在地。之後周氏數日臥床不起,還鬧起了絕食,言語中有輕生之念。崇禎估計後來也後悔了,讓人賞賜給周氏一些物件。這等同於變相的道歉。周氏見好就收,逐漸恢復如初。

能硬能軟,收放自如,這就是周氏。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明代皇后鳳冠

周氏於朝局並無甚多影響。

一來,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二來,崇禎一上臺就清算了閹黨,剩下的事情就是各種拆東牆補西牆,周氏插不上話;三來,畢竟是小門小戶出來的,在政務上見解總是欠缺一些。

這點周氏做的就要比自己的皇嫂張嫣好。張嫣是典型的聽風是雨,不懂還要硬插一手。當然換句話說,崇禎的權力慾又比自己的哥哥熹宗要強上不知幾倍了。

崇禎末年,朝廷哪哪都缺錢。周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斷壓縮宮廷開支,再拿出一些自己的私房錢給丈夫,算是皇后為國家的一份心意。後來缺口實在太大,崇禎就讓朝臣和外戚捐款。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明代官員

當時北京最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王公貴族,高官重臣的宅子,都掛出了急售的牌子。幹什麼?賣房子給皇帝湊錢啊。其實就是做給皇帝看的,就一句話:陛下,我兩袖清風,窮得叮噹響,但為了國家,我把房子賣了,您容我緩緩慢慢湊。

這批人中間自然就包括了周氏的父親周奎。也許是以前苦日子過得太刻骨銘心了,發達之後的周奎是出了名的守財奴。周氏把父親召進宮狠狠教育了一通,逼父親拿出五千兩白銀。後來又變賣自己的首飾,湊了五千兩讓父親以周奎的名義再捐一次。周奎扣了兩千兩,交了三千兩。當然,最後在大順軍用鞭子把周奎抽得半死的時候,周奎還是把所有的銀子交給了農民軍。

我們忽略周奎的視財如命和自私自利,周氏作為一個皇后能夠有如此思想覺悟,也確實沒給明代的幾位前輩祖先抹黑,維護了大明多賢后的美名。

周皇后:大明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子無後,卻被後宮三千佳麗爭奪!

民變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下給周氏的最後一道聖旨是:自縊殉國。周氏領命赴死,最後留給崇禎的是幾句埋怨:這麼多年了,你何曾聽過我一句話。

看似不涉朝政的周氏,原來心中一直有一杆秤。看似怡然充實的生活,掛念的依舊是萬里山河。

崇禎十七年,周氏在和孩子們道別後,懸樑自盡,站完了大明皇后的最後一班崗,年僅32歲。

一家之言,聊以解悶。

朝史暮想,獨家原創。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