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 建立伊利汗國以後, 為什麼不回中原呢?

孛兒只斤·旭烈兀(1217-1265),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之孫,託雷第六子,伊利汗國的建立者。他本是忽必烈的兄弟,但在大元帝國建立後,卻沒有再回中原,直至去世。

旭烈兀沒有回中國的原因很多,簡單說一說。

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 建立伊利汗國以後, 為什麼不回中原呢?

點選載入圖片

吹響西征的號角

元憲宗二年(1252年),大汗蒙哥向旭烈兀發出號召,開始西征。這一走,旭烈兀就再也沒有回來。這支強大的西征軍,先是攻克了木剌夷,然後又拿下報達,在1260年,大馬士革被攻佔。當時的整個西亞基本被蒙古人所統治。

半途而廢的歸國

佔據西亞的旭烈兀正在志得意滿,突聞噩耗:蒙哥汗在釣魚城戰死,一奶同胞的哥哥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開始了對大汗位置的爭奪。旭烈兀當然站在親兄弟的一方,於是調動軍隊準備東歸。當旭烈兀剛剛走到波斯,忽必烈獲勝的訊息傳來,於是旭烈兀又留了下來,至此再也沒有見到自己的哥哥。

穩定西亞內部

旭烈兀留在西亞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穩定這裡的局勢。蒙古人的統治方式比較粗礦,造成了當地大量的人口傷亡和城市被毀,當地的反抗不斷。為了徹底征服西亞,旭烈兀需要留在此處。

防止外敵入侵

別看僅用幾年時間,旭烈兀就征服了西亞,但四周強敵環伺。至元元年(1264年),敘利亞就被埃及王朝所奪,當時的旭烈兀準備東征,但考慮到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一脈)虎視眈眈,他不得已只能留下來好好經營波斯。

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 建立伊利汗國以後, 為什麼不回中原呢?

點選載入圖片

避免嫌疑

蒙古人內訌的傳統太強了。他們沒有具體的帝位傳承製度,只能依靠拳頭。忽必烈就是這樣上臺的,他在登基的同時,就將自己的弟弟旭烈兀封為伊利汗國的大汗。用意很明顯:好好在那裡經營吧,沒事兒別回來。旭烈兀當然知道此中深意,於是欣然接受了任命。

開創一番天地

回中國當然好,但在波斯也不是不行。旭烈兀如果回到中國,最多就是當個王爺,然後時刻被皇帝監督著。在波斯,旭烈兀就是這裡的皇帝,何樂而不為呢?旭烈兀在歷史上評價不錯,在當地實施比較寬容的政策,並接受了伊斯蘭教。

當然,旭烈兀沒回中國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死的太早了。就在當上大汗的第二年,旭烈兀就去世了,不過49歲。

最後說一下這個伊利汗國,也有稱為伊兒汗國的。它最頂峰的疆域,東至阿姆河,南臨阿拉伯海,西瀕地中海,北至高加索,首都是現在伊朗的大不里士。雖然名義上屬於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聽命於大元皇帝,但保持著很高的獨立性。伊利汗國地位也是十分重要,它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歷史地位突出。

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 建立伊利汗國以後, 為什麼不回中原呢?

點選載入圖片

至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53年,波斯的薩菲王朝擊敗了伊利汗國,汗國徹底分崩離析。兩年後,被金帳汗國所滅。鼎盛一時的伊利汗國消失在歷史舞臺,此時距離蒙古人結束在中國的統治還有十三年。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