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全球首個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與艾曲泊帕頭對頭比較治療經治ITP臨床研究結果揭曉

日前,《英國血液學雜誌》上刊登了一項由中國學者發表的ITP領域成果——《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double-dummy, randomised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versus eltrombopag in the treatment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Chinese adult patients》。

研究結果顯示,經治ITP患者在分別啟用升血小板藥物rhTPO(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300U/kg/天與艾曲泊帕 25 mg/天2周之後,rhTPO組血小板計數更快速得到提升,且反應率更高,反應速度更快

[1]

。《英國血液學雜誌》是具國際影響力的血液學領域核心期刊,其最新影響因子達6。99分。

這是國內外首個關於rhTPO與艾曲泊帕治療ITP的頭對頭研究且達到了研究預設終點。該研究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教授的帶領下,於2018年8月啟動,6箇中心參與,歷時2年完成。為rhTPO與艾曲泊帕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極大的科研價值和探索價值。

該研究為多中心、雙盲雙模擬、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hTPO組與艾曲泊帕組分別納入有效病例48例,目的在於評價rhTPO對經治中國成人ITP 治療2周後的療效是否優於艾曲泊帕。結果顯示,治療2周後rhTPO組的總反應率(血小板計數 ≥50×10

9

/L的患者比例)顯著高於艾曲泊帕組(75。00% vs 43。75% P=0。003),其中完全反應率(血小板計數≥100×10

9

/L且無出血的患者比例)分別為64。58%和25。00%(P<0。05)。

ITP,亦稱特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該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由於患者對自身抗原的免疫失耐受,導致免疫介導的血小板破壞增多和免疫介導的巨核細胞產生血小板不足。臨床以面板黏膜出血為主,嚴重者可有內臟出血甚至顱內出血,出血風險隨年齡增高而增加。

本文第一作者梅恆教授

表示:“阻止血小板破壞和促血小板生成已成為現代ITP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援了rhTPO快速且安全升血小板的優勢,有幸發表在《英國血液學雜誌》,也體現了國際血液學界對中國臨床研究的認可。”

胡豫教授領導了國內多項血液學前沿臨床研究,併成功地將成果推進到臨床實踐及國際學術舞臺中。本研究是國內外ITP領域首個關於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與艾曲泊帕的頭對頭試驗,對於深入瞭解各類升血小板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及臨床應用特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ITP的臨床實踐提供了更嚴謹的醫學證據。

關於rhTPO

rhTPO,即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透過生物工程生產製造的血小板生成素。rhTPO與天然TPO結構高度一致,一方面可快速彌補內源性TPO缺乏,另一方面可與靶細胞的C-Mpl受體相結合產生相關生物學效應。內源性TPO的生理功能為促進靶細胞如造血幹細胞、巨核系祖細胞等的增殖、分化、成熟等過程,尤其可全程調控巨核細胞和血小板生成各階段,包括促進造血幹細胞定向分化為巨核系祖細胞、促進巨核祖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促進血小板釋放並調控血小板濃度及促進血小板活性等

[2-3]

。因此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可抑制化療藥物對未成熟巨核細胞的殺傷作用,且可快速升高血小板計數,幫助血小板計數低下的患者快速渡過出血危險期

[4]

,為臨床上應對血小板減少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rhTPO研究歷程

1958年,Kelemen提出血小板生成素的概念,他發現在血液中有一種能調節血小板數量的細胞因子,稱Thrombopoietin(TPO)。

1992年,MetHuia等發現Mpl選擇性地表達在巨核系細胞膜上,且C-Mpl可特異性地刺激巨核細胞集落的形成。據析C-Mpl是調節巨核系造血特異性物質的受體,也是內源性TPO唯一特異性的功能性受體。

1994年,De Saurage等用C-Mpl克隆及親和層析等方法,終於分離並純化了Mpl的配體(C-Mpl ligrand,ML),透過PCR(聚合酶鏈式反應)克隆到了人的Mpl的配體的基因組,將重組的Mpl的配體注射給動物,結果引起血小板的升高。因此,完成了對C-Mpl的配體即TPO的克隆表達、純化和鑑定。

1996年,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開始被用於人體進行臨床試驗。

2005年,三生製藥自主研發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產品(商品名:特比澳

®

)在中國上市,該產品也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一款商業化rhTPO。

參考文獻:

[1]Heng Mei , Min Xu , Guolin Yuan ,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21 https://doi。org/10。1111/bjh。17808

[2]Kaushansky, M D, N Engl J Med 1998; 339:746-754

[3]Ah Ram Kim, et al。 EMBO Mol Med (2018)10:10-12

[4]特比澳

®

說明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