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出水“倒計時”

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酷暑中,全新的古船整體打撈專用工程船——“奮力”輪7月15日從南通駛達上海,完成交付。

它將在這裡完成特殊使命,與“大力”號攜手,讓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破浪而出”、重歸港口。

全新的古船整體打撈專用工程船完工交付。圖為“奮力”輪側面。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間的貿易商船,也是我國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儲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木質沉船。目前,它正沉睡於上海崇明橫沙島東北部橫沙淺灘水下,古船船體埋藏於海床下5。5米。考古調查顯示,這艘清代古船船長約38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其中載有不少精美文物。

今年3月2日,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聯合宣佈正式啟動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專案。為確保長江口二號古船安全並完整地完成整體打撈遷移,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會同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創造性地設計出一條全新的專用打撈工程船並命名為“奮力”輪。

據介紹,“奮力”輪長約 130 米,寬 34 米,船兩端有同步提升裝置,船中部開口並自帶一個長56米、寬20米的巨大“月池”。它集提升、運輸、進塢、解除安裝等功能於一體,未來可以直接將長江口二號古船從海底提升並牢牢嵌入月池,運輸解除安裝到上海船廠1號船塢。

“奮力”輪俯瞰

據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介紹,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一支由考古、潛水、物探、打撈工程等多領域專業人員組成的水下考古隊伍,在海上奮戰35個日夜,已精確定位了長江口二號古船邊界和埋深,確認古船長約38。1米、寬9。9米、船首向南。考古人員還提取出水了船舵、鐵錨、纜繩、建築材料、紫砂壺等散落文物,最大限度地避免後續古船整體打撈階段散落文物遺失,確保古船資訊的完整性。

圖為近期出水的散落文物,從上至下依次為船板、船舵(舵杆和舵柄)、“友蘭秘製”款紫砂壺、四爪鐵錨。新華社發(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此前,作為整體打撈長江口二號古船的主力,“大力”號作業船已於7月6日完成古船遺址現場預處理階段工作、返回港口。負責打撈古船的“大力”號和負責遷移古船的“奮力”輪雙雙準備就緒,標誌著中國水下考古重大專案——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最核心的古船整體打撈遷移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據悉,上海將加快推進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遷移。眼下,“大力號”將短暫休整,今年8月中下旬將再次起航至古船遺址現場,啟動古船整體打撈施工作業。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出水已進入“倒計時”。

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出水“倒計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