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半年賺354億的家電三巨頭,還釋放哪些發展新機會?

半年賺354億的家電三巨頭,還釋放哪些發展新機會?

半年就賺了354億元的家電三巨頭: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除了在家電產業本土和海外兩大市場一片下跌通道中實現逆勢增長,帶給產業信心之際,還在哪些方面為家電同行們帶來發展的動力和機會?

楊嘉||撰稿

家電產業的半年報時間正式開啟。隨著家電上市公司半年報全部交出答案,海爾智家、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三家行業頭部企業再次釋放出發展的強大韌性和十足耐力。

2022年上半年,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分別實現營收1826。61億元、1218。58億元、952。22億元,同比增長5。09%、9。07%、4。58%;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約159。95億元、79。49億元、114。66億元,同比增長6。57%、15。89%、21。25%。

同一時期的中國家電零售市場,以及中國家電海外出口,均呈現出雙雙下行的走勢,其中本土市場的零售額下滑近兩位數。在這一局勢下,家電三大巨頭的營收規模、淨利潤雙雙增長現象,釋放出產業發展的多重訊號:一是家電消費格局的品牌化趨勢愈發明顯,未來只會增強不會減弱;二是家電巨頭的發展韌性足,遭遇危機和挑戰的應變能力更強;三是家電巨頭要麼是建立多業務引擎,要麼是打造多市場引擎,要麼是發展多營收體系,應該說面對多變時代的發展鬥志很強。

不過對於家電產業的眾多企業和商家來說,品牌化的消費走勢,以及巨頭化的競爭走勢,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得到確認。在家電圈看來,如今最值得家電行業其它廠商關注的,則是第三股變化力量,那就是多業務、多市場佈局的新引擎,這在未來可能會帶來新機會。

透過2022年半年報,家電圈發現三家企業的不同轉型方向、不同經營邏輯和不同業務佈局,但也釋放出共同的特質,就是敢於變化,敢於擁抱變化,敢於在變化中試錯:

一是,海爾智家的新變化在於本土市場的高階化和場景化,以及海外家電市場上透過多品牌、高階化、場景化運營實現逆勢增長,即海爾智家勝在品牌的全球化和高階化及場景化;

作為海爾集團旗下面向智慧家庭業務的平臺,近年來海爾智家主要還是紮根智慧家庭主場,立足家電和物聯網的密切關係,面向家庭的生活場景,透過品牌的使用者化,以及業務的場景化,還有市場的全球化、產品的方案化,不只是做長了家電產業鏈,還拓展了家電產品的市場應用價值,最終提升了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利潤。最終也為家電業務的升級探索了明確道路和方向。

二是,美的集團的新亮點則是在TOC的智慧家居業務穩定之外,TOB業務的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及自動化等強勁增長且相互助力。如今美的集團勝在從家用向商業的多業務佈局開始多點發力;

如今美的集團TOC業務的“數一戰略”落地,同時TOB業務的第二引擎已經開始引爆和發力。特別是立足“收入合理、恢復盈利”理念,美的還透過從經營使用者到經營客戶的能力、業務和經營等方面實現多重突破。可以看到,未來美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不再是以業務來定位企業的發展邊界,而是立足科技創新驅動能力的覆蓋和佈局。也就是說,未來的美的既是家電巨頭,也可能是新能源行業、建築節能、醫療等關鍵行業的巨頭。

三是,格力電器的變化則是空調主業穩定、盈利能力恢復後,積極拓展工業製品、智慧裝備、綠色能源等多元化業務,開始呈現穩步增長走勢。如今格力電器正在努力形成多業務的發展新支點。

相對過去2年,格力電器今年的盈利能力得到全面恢復,一是基於空調等主業的數字化變革帶來效率提升和效益恢復,二是基於業務的多元化佈局,實現經營利潤從點式向面式的擴散。這也讓格力電器意識到,未來發展必須要多條腿走路,既要靠管理提效率、數字化提利潤,還要靠多業務保業績保穩定促發展。當然,格力如今的多元化壓力不小,必須要採取小步快跑的策略。

那麼,透過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三家企業在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以及各家業務、品類佈局的整體情況來看,接下來家電行業的其它企業們,又應該如何借鑑和參考?

第一、要構建多元化的市場、多樣性的品牌。市場相對容易理解,就是國內和海外兩個市場的差異化佈局,將規模和利潤拉通,將自有品牌和代工業務橫向整合,保證一定規模基礎上的盈利能力提升;品牌目前來看,需要一定規模企業才能操作和運營,那就是面向不同需求、不同市場的使用者,打造不同標籤、不同內涵和不同文化的品牌,滿足一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從而構建多元的品牌經營體。

第二、加快數字化等手段和方式,推動企業的經營轉型和效率提升,包括但不侷限於渠道體系、促銷推廣體系,以及使用者經營體系,還要藉助數字化手段,智慧製造工具等,提升面對市場競爭和使用者需求的反應速度。不只是要減少零售渠道的層級,加快全面零售體系的打造,同時還要針對市場上熱門產品具備快速的捕捉能力和服務能力。簡單來說,面對市場、使用者的經營決策和管理效率要全面提升。

第三、多元化業務這條道路,對於所有廠商來說,一定是量力而行,而不是“看到機會就往前衝”。不管是海爾、美的、格力,還是海信、長虹、TCL,或是京東、天貓、蘇寧、國美,其實都經歷過多元化、多品類、多行業的擴張,也遭遇過因為管理、能力、資金等不具備而導致的多元化失敗專案。如今一些企業的多元化,都是基於前期的試錯之後重新出發、重新開啟的一些經驗之旅。所以,多元化有戲,但需要量力而行。

市場不易,家電廠商們接下來還得且行且珍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