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內部轉崗,打工人的自我救贖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撰文 | 吳依涵   編輯 | 吳先之

寒冬已至,大廠無一不在“降本增效”,過冬求生。企業組織架構的頻繁變動導致了人員更替加劇,因此,不斷有人從大廠“畢業”,但也有人抓住機會及時上岸。

一般情況,企業會推出“活水計劃”(內部人才流動機制),防止人才流失的同時也能促進員工良性流動,保證才盡其用。不少大廠員工在入職後發現,自己並不適應當下崗位,便會考慮“活水”到其他崗位。

而面臨業務調整或裁員情況的部分大廠員工,首先會去尋求內部轉崗的機會。但有一些大廠人表示,公司還會給出不轉崗就離職的選擇題,有的要求調去外地分公司,甚至是海外。一些人迫於無奈只能接受調動,然而那些不想換工作地的人只能被迫離職。

對於一些人而言,無論怎麼選擇,往往都是事與願違。

大廠人轉崗曲折路

人一生中會做無數個選擇,有人認為自己選什麼都是錯,有人覺得對錯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在職場上,對於工作的選擇也即是如此。

劉暢在原來部門待了一年,感覺在這裡越來越看不到前途,同事之間關係也十分微妙。再三考慮下,他打算轉崗到別的部門。然後找領導溝通、面試等流程走下來,一個多月時間已過去。不過,結果是好的,自己已順利轉崗到想去的部門。

劉暢表示,新部門和原來工作內容差距不大,很快便能適應。最初,自己幹勁十足,為了專案能夠順利上線,經常無償加班到晚上十點以後,節假日也是如此。原以為即將開啟自己的職業新徵程,沒想到這是從一個坑跳到了另一個坑。

“一直以來,我工作產出都處在部門前茅,但是績效考核卻是最差的一個。”劉暢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辛苦付出了這麼多,卻得到這樣的結果。

他找到領導問其原因,得到的反饋卻是,“你的產出雖然高,但是其他考核是低分。我們考核目的不只是看結果,還要綜合產出過程是否仔細,做事是否穩重等一系列指標,所以你的綜合績效只能為B。”

劉暢感覺很委屈,自己都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連續幾次考核他都能被領導換著花樣地挑刺。

後來他終於明白問題出在哪:自己和領導的工作方式不一樣,領導強調過程和細節,而自己更看重結果。除此以外,他們也有溝通上的障礙,經常不歡而散。他想,也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自己處處被針對。

不僅和領導理念背道而馳,還與其產生矛盾,劉暢再次陷入了僵局。有了這個認知以後,他發覺自己工作事事不順心,處處受阻。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一個多月,他動了跳槽的念頭,既然在這裡自己處處受制於人,不如換個環境。想通之後,他更新簡歷,關注其他公司相應的崗位,等待跳槽的機會。“我不確定換工作將會面臨怎樣的問題。但很肯定,自己一刻也不想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待下去。”

而同樣面臨著轉崗困擾的還有尹向東。他原來所在的小組一直有所動盪,現在已無專案可做,或將被解散。一些同事打算活水到其他部門去,而另有一些正在更新簡歷為跳槽作準備。

而自己同樣面臨轉崗或擇業選擇的問題。如果留下來,活水到其他部門,周圍的人都較熟悉,自己也能快速適應環境,但薪資和職級都不會有任何變化,未來發展、晉升都有太多不確定性。

而跳槽薪資和職級都會有一定的漲幅,不過要去到一個新的環境,需要適應的時間以及對於新公司的領導做事風格不瞭解,不清楚是否能夠順利地展開工作。

其實,兩種選擇各有利弊。

尹向東做了兩手準備,他一邊向合適的公司投簡歷;另一邊也在內部爭取了一個崗位機會。因在自己公司較為熟悉以及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幾輪面試下來十分順利。

與此同時,他面試了幾家中小廠,前後收到了幾份offer。其中有一家開出的薪資待遇比現在的高出不少,只是公司規模較小,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

經過一個月的內心掙扎,尹向東做了一個自認為安全保守的選擇:內部轉崗。雖然一切都很順,但也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轉崗。

但生活總是會附帶一些戲劇性色彩,尹向東轉崗到新部門磨合了一段時間後,剛穩定下來,便接到了裁員通知。

這人生真的處處是“驚喜”,自己為了轉崗兜兜轉轉了幾個月,最終還是無法改變被裁的事實,他無奈自嘲道,“如果當初選擇拿了賠償去其他公司,也不至於淪落如此下場。”然而,和他有相似經歷的大廠人不在少數。

殊途同歸的選擇

待業在家4個多月的李歡曾在大廠工作多年,一步步從助理小白做到了經理位子,原以為自己會一直在公司幹下去,沒想到裁員來得那麼突然。

最初得到的訊息是,李歡管理的部門小組只裁3人,HR還和她商量裁員意見。沒想到一週之後,她卻被告知因業務調整,整個組都要被裁。

“並不是完全沒有轉圜餘地,HR最開始找我談的時候表示,分公司有相關崗位可以轉過去,可以幫忙爭取。”據李歡瞭解,分公司的崗位無論在薪資還在管理方面都與現在的有不少的差距。

然而,不轉去分公司就走人,她感覺這是在“發配邊疆”,變相降薪降級。“我的家在這裡,孩子剛上小學,怎麼可能去外地工作。”在轉崗與離開之間,李歡並未過多猶豫,拿了賠償金乾脆地走了。

“現實對於一個35歲以上的大廠人來說十分殘酷,尤其是女性,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找了幾個月工作的李歡表示,“自己投出去的幾十份簡歷都石沉大海,也考慮過是否要回歸老本行,但在管理的虛崗上待久了,技能也在一天天地退步,根本無法與現在的年輕人相比。”

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李歡的情緒就上來了,自己越來越焦慮,徹夜難眠的日子也越發地頻繁。

她也想過,當初如果去分公司過渡一兩年再找機會回來,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但看著每天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孩子和家人,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李歡想無論做多少次選擇,自己最終還是會留下來。

而當初和李歡有著相似處境的前同事,選擇了內部轉崗,去了分公司。她前同事還未成家,也沒有她這些顧慮。並且也考慮到當下就業環境,如果重新再找一份工作,時間與機會成本皆是成倍的增長,最終還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比如她現在這樣,工作毫無著落。

李歡表示,她這位前同事屬於技術崗位,而分公司相關崗位正處於人才緊缺狀態,所以他調過去直接升職加薪。“這完全沒法比較,別人還不到30歲,年輕、有能力、機會多,也能把握住。”

據她瞭解,前同事調去分公司就一直處於加班狀態。“隨漲薪而來的是翻倍的工作量”這位前同事告訴她,現在自己完全沒有了私人時間,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有時候,他甚至會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如果當初換工作會不會更好一些。

經歷這次事件,李歡也悟出一個道理。其實,選擇無分對錯,只是有些人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會有所遺憾,而現實不會給任何人重來一次的機會。

與其成天陷入自以為錯誤的選擇中無法自拔,不如往前看,將自己的選擇往對的方向發展。“我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對自己的未來好好地做一番規劃,找工作,不再胡思亂想。”

結語

一獵頭表示,自己曾被好幾位大廠員工放鴿子,都是因為內部轉崗成功而放棄了跳槽。“相對於中小廠,人們還是更願意留在大廠。其實也能理解他們的選擇,畢竟大廠發展前景廣,上升空間大,機會也更多。”

當下正處於職場動盪的大裁員時期,人們有些情緒在網路上發洩也在所難免。職場是相對的,人們不會一輩子待在一家企業,對於員工來說,如果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更高的職位、薪資擺在眼前,那麼大部分人會選擇對公司下離職通知。

當然,在公司遇到困難之際,在保證生存前提下,作出調整業務、縮減開支、裁員的舉動也無可厚非。

所以每個人都應有一定的職場危機意識,規避風險的能力,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才不至於慌亂。理清這個邏輯,即便面對公司突發狀況甚至是裁員也會坦然應對。

有些敏感的人在公司動盪來臨之前就已找好了下家,但很多人沒有去思考這些,而是在穩定的工作中偏安一隅,喪失了危機意識。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在危險來臨之際,便失去了掙扎救生的能力。

注:文中所涉人物皆為化名

內部轉崗,打工人的自我救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