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隨著時間推移,國內的汽車品牌,似乎正朝著某位車企大佬預測的一樣,開始越來越少了。

當然,這裡說的少,可能不是指品牌量減少,而是我們能看到、能想到、都知道的品牌開始越來越少,簡單來說,就是主流品牌正在逐漸形成,而其餘的都逐漸成了小眾品牌。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假設你現在要買臺車,如果要買豪華品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BBA,然後考慮過後發現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路虎好像更划算,但是基本都不會想到還有謳歌、英菲尼迪、林肯這樣的邊緣品牌,像謳歌就已經傳出要退出中國市場了,照此來看英菲尼迪也差不了太多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如果你要買合資品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大眾、豐田、本田、別克或者是日產,然後才會想到原來還有標緻、雪鐵龍、福特、馬自達,可是大部分最後還是買了大眾、豐田。到最後可能都沒想起來還有菲亞特、DS、Jeep、雷諾什麼的,而其中雷諾已經走了,DS、Jeep已經徘徊在退市邊緣。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如果你要買的是自主品牌,首先想到的就是長城、長安、吉利和比亞迪,然後才是傳祺、名爵、榮威什麼的,可能你根本想都不會想到還有獵豹、斯威、中華等還在買車,更不用提已經倒閉的北汽幻速、眾泰什麼的品牌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當然,有些時候也因地域不同而選擇不同,但總體來說,如今在你選購一輛汽車的時候,備選品牌不會超過7個,最終也基本在3個品牌裡選擇入手。

從整個中國市場來看,汽車品牌確實太多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生產且在售的汽車品牌(含新能源品牌)已經超過了200個,而其中大部分是非知名品牌,其中更有很多產品沒有做過標準的安全測試。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反觀全球汽車市場,中國的汽車品牌可以說是最多的,這也是因為中國本身市場體量巨大,加上經濟發展迅速,對私家車的需求快速增長,已經連續保持了十多年的全球第一位置。

特別是在2008年~2018年之間,國內汽車需求暴漲的十年,只要你是個汽車品牌,能造一臺常規車型出來,就會有市場,更不用提上市後在資本市場圈錢的收益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加上在在此期間,政策對發展汽車行業放得非常寬,幾乎可以說沒有太多限制,只要你有資本能拿到資質,就允許造車,所以在此期間出現了非常多新品牌,而像現在我們看到的新勢力品牌中的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都是在這個時間段誕生的新能源品牌,斯威、眾泰、寶沃等則是傳統燃油車品牌。只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新生的新能源品牌發展越來越好,而僅僅吃上傳統燃油車尾部紅利的新品牌則大部分已經被市場所淘汰。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2019年,時任長安汽車總裁的朱榮華在廣州車展表示未來中國車企將只剩5~6家。在此之前,李書福也曾說過,未來我國的自主品牌將只剩2~3家。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或許在當時新品牌頻繁出現的年代,對於這樣大膽的預測,很多人覺得太過冒進,畢竟當時就連寶沃這家消失了半個世紀的品牌被福田在中國復活後都能年銷幾萬臺,誰看了不眼紅?

可時至今日,或者這兩位車企大佬的預言真的要成真了,也許並不是真的只剩下幾個品牌,而是在每個類別中,主流的就只有那麼幾個品牌。例如豪華品牌就BBA+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合資品牌就德國大眾、日系三強和美系別克;自主品牌就長城、長安+吉利,還有一個比亞迪;新能源品牌無疑就是特斯拉、蔚來、小鵬和理想,只是從目前來說新能源品牌的變數還是比較大的。

那麼剩下的邊緣品牌未來將何去何從呢?

首先,代工廠可能是大部分邊緣品牌的出路,例如江淮,不光是代工蔚來汽車,以後和大眾合作的品牌從本質上來說不也是代工廠角色嗎?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其次就是出售生產資質,特別是燃油車生產資質,現在已經沒有新批的燃油車生產資質了,所以即便眾泰已經破產,但手上的資質和裝置還在,就還能回一波血。而像力帆已經被理想汽車拿下,開始生產理想汽車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最後當然就是被收購了,頭部車企要繼續發展壯大,在完全新建工廠和收購完整生產線之間,肯定更願意選擇後者,所以未來國內汽車品牌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主流品牌吞併邊緣品牌,例如前不久長城汽車接手眾泰臨沂工廠,又例如已有傳聞奇瑞商用或將收購東南汽車。

再不濟也可以賣地賣房回家養老,看看海馬汽車,這幾年賣房掙的錢可比賣車多多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來看到北美市場,比中國發展早很多,但從目前來看,整個北美市場的汽車品牌卻遠少於中國,主流的就是通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幾家,幾乎包含了我們所知的大部分美系汽車品牌,而近年來聽聞最多的便是特斯拉這個新能源品牌罷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這與現在的中國汽車品牌很像,隨著股資比開放,很多合資車企已經開始了股份的轉讓,其中大部分都開始由外資開始佔主導,例如華晨寶馬現在基本就是由BMW公司主導,而東風悅達起亞中的東風集團也在去年正式推出合資,原本今年悅達的增持計劃也在上週叫停,也就是說起亞有望成為最大話事人。往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股份增持從而成為合資品牌的主要持股人,如此一來,自主品牌就更需要靠自己來贏得市場份額了。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就現在來看,中國汽車品牌中,長安汽車旗下的自主品牌銷量已經連續多年佔主導,而吉利和長城並未選擇合資,銷量已連續多年過百萬,比亞迪則是在新能源領域發力,同時向豐田等品牌反向輸出技術,並作為多家外資品牌的電池供應商。

路線不同,但結果都是這些中國汽車品牌已經有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那些尚無核心競爭力的汽車品牌,在今後的洗牌中將更加難以生存下去。

大勢所趨,未來只會剩個位數的汽車品牌?誰上位誰崩盤?

所以國內汽車品牌洗牌基本已經半隻腳踏入最後階段了,誰手上有核心競爭力,誰就能在與外資品牌競爭中成為未來為數不多的自主品牌集團之一,那麼你認為哪幾個品牌有希望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