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雞娃不可控,雞自己才可控。如果你連自己都雞不動,又有什麼資格去對孩子要求那麼高呢?

本文作者:橡樹君。

………………………………。。。。

知乎上有個提問“學霸父母學渣娃是什麼體驗?”下面有個高贊回答最近特別火。

這個回答完美詮釋了什麼叫

“雞娃不如雞自己”

。以及一個北大博士畢業的學渣娃媽,為了孩子能多拼。

全篇高能,處處重點,令“父母們自愧不如,孩子們紛紛認媽”。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焦慮當道,雞娃盛行的時代,北大媽媽如何與“孩子成功等於我成功”的執念和解?以及她為自己那個資質平庸的大兒子做了哪些規劃?

多生個娃,

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題主吉九魚,16歲半上的大學, 一路讀到北大醫學博士;娃他爸是碩士畢業,醫藥企業研發總監。兩個人的智商、能力都很線上。

但沒想到,生個兒子就是妥妥的學渣——

成績穩定,穩定倒數。

一開始,全家都挺著急,還帶孩子去兒童醫院檢查,看有沒有多動症,閱讀障礙什麼的,還做了智商測試。

對這個成績平平兒子,夫妻倆也不是沒有掙扎過。

有段時間,爹媽輪番上場給孩子輔導功課,也報過課外班,但收效甚微。那3到5年,家裡經常吵架,氣氛挺消沉的。

轉機在於二胎出生,開玩笑是“大號練廢,練個小號”,

實際上小兒子的出生的確分散了父母在大兒子教育上的焦慮。

小兒子長大幾歲,聰明伶俐比題主小時候有過之無不及。

大概2018年,估摸著那時候大兒子小學5年級,

吉九魚

幡然醒悟,終於看清了大兒子的資質平庸。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題主形容,教育大兒子就是牽著蝸牛散步,急不得

我之前看過一個採訪,一個圈內大佬生了4個孩子,逢人就勸人多生育。

他的意思是,當你只生一個孩子時,你會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他身上,我們這個社會的成功標準又如此單一,如果恰好這個孩子不是學習的料,父母就會加倍焦慮。

但當你多生幾個孩子後,

你會更客觀地去看待不同孩子的天性稟賦之間的差異。

比如有的孩子就很適合搞運動,有多孩子藝術敏感性很高,有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很強,當然也有學習上特別厲害的。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阿德納曾提出

“多元智慧理論”,每個人都與生俱來有不止一項才能和智力,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多元智慧理論圖示

孩子多了之後,你才會有比較,才會體會到什麼是“不要讓一條魚去爬樹”。

不是學習這塊料,硬要讓他讀書也很痛苦,逼他做不擅長的東西,家裡也搞得不和諧了。

吉九魚發現,

孩子除了成績不太好,性格、顏值各方面都不錯,為人也老實誠懇。為什麼就要死磕這個短板不放呢?

放棄對孩子的“妄想”,

專注自雞,人生開掛

在《自驅型成長》一書中,作者提到——

一段時間,很難讓父母們相信:絕大多數的成功人士並沒上過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許多人所持有的信念和實際情況之間毫無關聯。

尤其是那些靠讀書改變命運的學霸父母,都有這種毫無根據的信念體系:我的孩子不能比我差吧?我是清華北大,我的孩子最差也要復旦交大吧。

這被稱作為“共同妄想”。畢竟承認娃平庸,比承認自己平庸還難。

事實是,學霸父母生學渣的現象,並不鮮見。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這就不能不提遺傳學上的一個概念,

叫“均值迴歸”。

就是說,父母的極端特徵不會完全遺傳給下一代,後代這一特徵會慢慢向大眾的平均值靠近。

這很好理解,因為如果優質基因一代代無損遺傳,那麼人的身高就會越來越高,人也會越變越聰明。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愛因斯坦的幾個娃,不是精神病就是夭折,最好的一個也是淪為路人。那些明星、作家、名人的後代,大多也就泯滅眾人。

不管是外表身高、運動能力還是智商水平,如果父母輩擁有出類拔萃的水平,他們娃的成就很有可能會極其平凡,

即便比普通人要高,但也要低於父母。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她16歲半就上大學了,那就是“神童”的水平了。她的孩子智商105,並不比普通人更低,就是個中等水平。

是她娃的智商低嗎?不是的,

是她的智商太高了,高出平均水平太多了,她孩子均值迴歸了而已。

在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後,題主果斷調槍頭,

走上了波瀾壯闊的、“自雞”的歷程。

首先,換了賽道。從外企出來去了民企,從混日子變成007,主業副業都做得風生水起。

賺了錢之後就買房。給大兒子買了一套房,又給小兒子準備了一套房,加上自住,在上海就有三套房,外地還有。

題主相信,

孩子無法繼承到自己的智商這是天意,但不動產是可以代代相傳的。

“我發現,有一個東西是可以穿越經濟週期,薪火相傳的,那就是不動產!把資源,轉換成不動產(北上廣深,一二線,大城市才有房地產啊),多囤平米數。”

與其把錢花在雞娃打水漂,還不如看清現實,買房,賺錢,攢家產。

讓資質平平的娃未來不用辛苦打拼也能過上體面的生活,這才是父母的人間清醒。

此外,題主還申請到了“香港優才”,未來全家都能拿到香港的身份證。她的兩個兒子,不能說hard模式秒變easy模式,

但起碼多一個身份,多一些資源,多一條路。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果然,學霸媽不一定就擅長教孩子,教育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不是會生就會教。但學霸媽媽的“自雞”能力絕對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

每個人就應該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對孩子如此,對父母也是如此。

順應時勢,不擠獨木橋

打差異化競爭

放棄“雞娃”,是衡量孩子的天賦後不得以而為之。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希望孩子都能上大學,都能順利畢業。

但如果孩子並不是上大學或者順利完成學業呢?作為父母,

我們不希望這些普通孩子認為,沒有文憑就意味著自己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

更何況,學歷正在快速貶值。

經驗和過去已經不能教會我們什麼了!

“等我兒子工作時,比如2035年,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將有3億。即便出生人口下跌,未來15年,每年都有1000萬大學生畢業!所以到2035年,這個數字就很恐怖了,3億大學生。每4個人裡就有1個大學生!”吉九魚寫道。

到時候,山頭上擠滿了人,連985/211都不管用了,普通本科生的立足之地在哪裡呢?

算了一筆賬,與其死磕不入流的大學,大家都痛苦。

不如學一門技術,走個藍領路線,有個一技之長,將來也能過上幸福的人生。

大學生去送外賣,甚至研究生送外賣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20年美團外賣騎手增加了70萬人,其中14%有大專本科學歷,有7%有研究生學歷。僅2020年上半年,就有14萬大學生去送外賣。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BOSS直聘研究院資料顯示,人才需求量前50城白領平均薪資8210元,類似天津、長沙、青島、大連等二線城市,平均工資不過六千塊出頭。

“3000元你顧不到一個農民工,只能僱一個大學生。”這個段子的潛臺詞是,大學生的學歷和收入不成正比。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而與此同時,

“所有工廠都缺人”,

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

其中最缺的就是掌握了專業職業技能的“新藍領”。他們也許學歷不高,但在不斷的實踐中,磨練出類拔萃的專業技術,是企業解決生產問題時不可或缺的人才。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再次感嘆,不愧是學霸媽媽,連給孩子設計路線都如此邏輯嚴密。在學霸媽媽的手機記事本里,記錄了9條普娃出路,包括不限於:

讀大學的路徑:

中本貫通;轉升本;中高職+參軍;去日本學語言讀預科;以及香港高考道路。

藍領路線:

研究了3個最佳的高職專業,集中在理工科。分別是:眼視光(因為上海只有專科,本科很少),動物醫學(獸醫執照很難考,所以專科也還可以),機電一體化(大藍領了)。

學霸爹媽,孩子倒數?這個北大媽給“渣娃”設計了“9條路線”

默默掏出了我的記事本,記錄下這9條路線,誰能保證自己的娃將來用不到呢?

除了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的就業,題主也是操碎了心,研究如何彎道超車。

比如,讓大兒子擼鐵健身,花了3。2萬給他箍牙,還辦了除痘的卡,每兩週清理一次黑頭,一切為了顏值。

“想想等他到了25歲,有房、有上海戶口、香港身份、有身高、有中上顏值、還有碩博父母,至於成績如何,是不是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人生的關鍵詞很多,除了學習成績,其他維度也很重要,人品、顏值、身材、身高、婚配、工作,每個節點都很重要。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有人上半場發力,有人下半場發力,只要不下牌桌,就有翻盤的機會。”

啊,通透!

結語:

我們絕大部分父母沒有北大媽媽的智慧,更沒有北大媽媽的實力。但跟學霸媽媽學習,想明白一些事情,放下一些執念還是很有幫助的。

比如,我們要破除對成功單一定義,比幫助孩子提高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發現他們潛在天賦,鼓勵他們做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事。讓他們接受自己的平凡和不完美,成為不同版本、但同樣更好的自己。

又比如,我們需要審時度勢,在學歷貶值的環境下,現在的投入是否值得?能否摸索到一條更適合孩子的路線?

什麼時候我們能放棄“孩子不能比我差”、“孩子一定要走標準化的成功學道路”,什麼時候我們就能真正收穫養兒育女的快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