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所突破馮·諾依曼構架瓶頸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科技研究所訊息,該所研究員宋志棠、王浩敏組成聯合研究團隊,

首次採用GNR邊緣接觸製備出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相變儲存單元器件。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所突破馮·諾依曼構架瓶頸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科技研究所

據瞭解,當今資料生產呈現爆炸式增長,傳統的馮·諾依曼計算架構已成為未來繼續提升計算系統性能的主要技術障礙。查閱資料得知,GRN是

石墨烯奈米帶(GNR),它是一種準一維的石墨烯奈米結構,其具有超高載流能力(>109 A/cm2),且熱穩定性高,可以用作相變儲存器的加熱電極。

訊息雖短,內涵不淺

“製備出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相變儲存單元器件”的重點並不在“世界最小上”,而是該設計突破了經典計算機“馮

·

諾依曼機”的架構。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所突破馮·諾依曼構架瓶頸

石墨烯奈米帶

這就意味著,突破了經典計算機的架構模式,可以為計算機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讓計算機有更加充沛的算力、儲存能力。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所突破馮·諾依曼構架瓶頸

石墨烯材料

前三次工業革命均由西方主要工業國主導,未來以量子計算、新型計算機、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很可能由中國來引領。中國保有的工程技術和科技人才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由中國來引領合情合理。

新的計算機架構有利於突破現有美國技術體系

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和打壓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只不過是鬆緊罷了。從新中國建立到今天,美國對中國的新技術打壓達到了一個高點。尤其是在計算機、晶片領域,美國不惜動用國家政治力量,還拉上主要發達國家打壓和制裁中國的高科技行業。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所突破馮·諾依曼構架瓶頸

晶片製造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相變儲存器件的問世,預示著中國在晶片領域將會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道路。一旦在行業中大規模應用,將標誌著美國對中國的晶片打壓化為泡影。

儘管如此,當前形勢還不容樂觀,畢竟從實驗室到工業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好在,畢竟我們有所突破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