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釋迦牟尼面壁的六年,為何比開悟的瞬間更能打動人?

釋迦牟尼面壁的六年,為何比開悟的瞬間更能打動人?

29歲的一天,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喬達摩 · 悉達多離開伽闍山苦行林,結束了在那裡長達六年的修行。是為佛教掌故中著名的“釋迦出山”。

據 Helmut Brinker 在 Zen in the Art of Painting 中的考證,以“釋迦出山”為主題的畫作最早出現在唐代,至兩宋時已相當常見

(尤其是南宋)

。從畫題的流行到“出山”一詞的暗示,今天的我們很容易先入為主把“釋迦出山”看作是某種開悟的時刻。

釋迦牟尼面壁的六年,為何比開悟的瞬間更能打動人?

圖片南宋 梁楷 出山釋迦圖。來源/東京國立博物館

畢竟若非有所開悟,世人又何必對這個片段如此青睞?然而事實上,悉達多的六年苦行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成果。據記載,在做出出山決定前,悉達多這樣回首此段經歷:

“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於苦行,垂滿六年。不得解脫,故知非道。不如昔在閻浮樹下,所思惟法。離欲寂靜,是最真正。”(《過去現在因果經》第三卷)

19歲那年的一個深夜,悉達多孤身逃離王宮。這個相貌非凡、備受愛戴的迦毗羅城太子放棄了未來的王位繼承權,決心出家尋求“度脫眾生於生死海”的正覺。

釋迦牟尼面壁的六年,為何比開悟的瞬間更能打動人?

南宋 佚名 出山釋迦圖。來源/克利夫蘭美術館

接下來的數年間,他找過仙人

(跋伽仙人、優樓頻羅迦葉)

,尋訪過大學者

(阿羅邏迦闌、鬱陀羅、摩子等)

,終無所得。他想到悟道的關鍵看來還是在自己精進,於是就到尼連禪河西岸、優樓頻羅村外的苦行樹中靜坐苦思。

從最開始一天吃一米

(或一麻)

,到後來七天才吃一米

(或一麻)

,廢寢忘食苦修了六年,最後消瘦得如同枯木,卻依然不得解脫。回首過去的六年,他甚至覺得還沒有當初在閻浮樹下得到的多

(當時還是太子)

,這才決定出山。如此我們便能理解為什麼梁楷筆下他的表情並“不那麼開心”,雖然他的眼神尚未失去光彩。

釋迦牟尼面壁的六年,為何比開悟的瞬間更能打動人?

梁楷筆下的釋迦

那悉達多修成正果,真正成為釋迦牟尼是在什麼時候?出山後的他來到尼連禪河外十里之遙的一棵畢波羅樹

(即菩提樹)

下結跏趺坐,發誓“不成正覺,誓不起座。”終於在七七四十九天後清晨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時的他已經30歲了。

不畫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佛祖,而要畫苦行六年、出山時仍前途迷茫的大鬍子悉達多。或許這正是中國畫讓人感動的地方。相比於“得道”的瞬間,中國人似乎更能從黎明前的黑暗中找到意義。就像那個面壁十年,終得徹悟的菩提達摩——他的故事之所以動人,並非在於最後的徹悟。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求得各自的開悟,而面壁的過程卻是你我與共的。

釋迦牟尼面壁的六年,為何比開悟的瞬間更能打動人?

南宋 佚名 達摩面壁圖。來源/克利夫蘭美術館

出山時的釋迦若回首往事,離開王宮尋求正覺已經十年,經受了種種苦難,依然無所得,無法不苦悶。然而他若能遇見未來,其實距離修成正果只差七七四十九天。

彼時的他依然沒有悟得哪條路是對的,但他至少知道了留在深山一定不是答案。接下來,就請再忍一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