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這個典故在中國可謂是人人知曉,故事的主人公姜子牙,是一位傳奇人物。可謂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雖然姜子牙的先祖曾做四嶽之官,但到了他這一代,早已是家道中落多年,前半生是寒微至極。

直到七十多歲的時候,才遇到周文王姬昌,得到重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周朝的開國元勳。

除卻開國元勳的身份,姜子牙還是周武王姬發的岳父,他的女兒是邑姜,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后,生有周成王姬誦和唐叔虞二子。山西太原的晉祠,供奉的就是唐叔虞和母親邑姜。

姜子牙在周朝開國以後,雖然封國於齊,但是建國以後,姜子牙相當於甩手掌櫃。更多的時間是留在鎬京,以太師身份,先後輔佐了外孫周成王姬誦和重外孫周康王姬釗兩代君王。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都說周公輔成王,在周武王姬發英年早逝以後,輔佐年幼的周成王,功勞最大的自然是周公,所以才有此典故。而論起輔佐之功,姜子牙的功勞,應該是僅次於周公。

姜子牙對於自己的外孫周成王的支援可謂不遺餘力,不只是自己輔佐周成王,

還沒有按慣例讓長子齊丁公留守治理齊國,而是讓其在鎬京擔任虎賁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

這支部隊可謂是周天子嫡系部隊中的嫡系,負責著妹妹邑姜和外甥周成王的安全,只留自己的第三子丘穆公鎮守治理齊國。

按理說姜子牙身為開國元勳,又是頂級皇親國戚,為什麼周朝開國以後,他的封地在偏遠的齊國,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都說山東是齊魯大地,也就是說當時姜子牙的封地齊國和周公之子伯禽封地魯國,後來代表了山東大地,可是為什麼今天的山東的簡稱卻是魯而不是齊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一、姜子牙的齊國,雖然在當時相對來說偏遠,但是資源豐富,還獲得首封殊榮,後來更是遠超同在山東的魯國。

客觀來說,姜子牙的齊國的確遠離王畿之地,屬於是偏遠之地。《鹽鐵論》說道:

“昔太公封營丘,闢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

而且當時齊國範圍屬於周王朝新開發之地,統治不穩定,還有反對勢力蠢蠢欲動。

但是齊國又有其優勢,首先齊國雖然“地薄人少”,但是人民有重商傳統,而且物產豐富,而且礦藏和鹽漁資源豐富,只是沒有被開發出來,只要稍一開發就可以強盛起來,後來齊國也的確靠此強大起來的。

而且周武王還給了岳父姜子牙一個殊榮,就是首封姜子牙於齊地營丘建立齊國,要以齊國為周王朝穩定東方。再擴大範圍來說,就是以齊魯二國,作為周王朝在東方的代言人。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還有在漫長的歷史之中,齊國一直是碾壓魯國。齊國疆域遠比魯國大,到了齊桓公時代,更是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進入戰國時代,齊國依舊是一流強國,為戰國七雄之一。

魯國雖然也不差,並且在魯桓公、魯莊公、魯僖公時期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但那也只是最強盛時期才可以與齊國一較高下。

到了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5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而齊國國祚更持久,一直堅持到公元前221年,亡於秦國。而齊國滅亡,才意味著秦始皇統一天下之霸業功成。

可以說同樣是周王朝在東方的兩大代言人,但是齊國是長期碾壓魯國。

所以後世稱山東為齊魯大地,是齊在前,魯在後。

當然相比於其他姬姓親族直接被封於富庶之地建國,齊國一開始的優勢並不明顯,畢竟齊地雖然物產豐富,但是需要開發,而且統治不穩定。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不過身為異姓封地建國,還是首封之國,姜子牙的待遇已經屬於頂級。如果封在就近之地,又是富庶之地,肯定會引起其他人猜忌。畢竟這種待遇,一般也就是姬姓親族才可以享受,異姓就不要想了。

而雖封偏遠的齊國,但給予其首封殊榮,並且當地資源也豐富,來達到“

以藩屏周

”目的,也不容易遭到他人猜忌,也是兩全其美了。

到了周成王時代,姜子牙的待遇更進一步,在三監之亂後,周成王又給予外公姜子牙的封地齊國特殊待遇:“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

從此齊國得到了征伐之權,是東征西討擴大疆域,真正成為了一方大國。

二、齊國長期碾壓魯國,為何沒成為山東的代表,反而是魯成為山東簡稱?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山東被稱之為齊魯大地,在很長時間內,齊比魯更具代表性。像明朝萬曆時期的黨爭,出身山東的朋黨,被稱之為齊黨,而不是魯黨。

不過到了晚清,這種情況卻顛倒過來。電報被引進使用以後,記錄省份時,只能用一字簡稱,山東被簡稱為“魯”,而不是“齊”,從此這個簡稱一直延續至今。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東省的車牌,都是以“魯”為開頭。當然各省都如此,以省的簡稱為當地車牌開頭。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雖然武力上齊國雖然長期碾壓魯國,如果說齊國是一流強國,魯國只能是二流國家。

但是在文化上,魯國卻是碾壓齊國。畢竟兩者開局不同,雖然姜子牙是開國元勳和皇親國戚,但畢竟只是異姓建國。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而魯國是周公的封國,周公輔成王的典故流傳千古,他的地位之高,不用多說。

所以魯國不只是姬姓“宗邦”,更是諸侯“望國”。而且還是“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魯國還是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至春秋禮崩樂壞時,魯國反而成為一股清流,有一種遺世獨立之感,當時人稱魯國是“猶秉周禮”。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春秋末期,魯國出生的孔子,受此文化薰陶,希望恢復周禮,以禮樂之學教授生徒,開創了儒學。

後來魯國雖亡於楚國,但是魯國的文化並沒有隨著亡國而消亡,反而是一直流傳下去。

再反觀齊國,文化上並沒有魯國那麼突出,更是因為亡國而消失。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而且更關鍵的是,魯國在春秋末期出現了一位代表性人物孔子,他的影響力可比齊國和魯國加起來還要大。而稍晚的戰國時期,齊國卻發生了一次大動亂,發生了“田氏代齊”之事,媯姓田氏取代了姜姓呂氏統治。

其實這時候就意味著齊國已經亡國,只不過田氏得到最高統治權以後,依舊以齊為國號,沒有換國號,面子上好看一些罷了,本質上其實就是一次改朝換代。

這樣來看,齊國文化不及魯國,畢竟魯國根紅苗正不說,還是最能代表周禮之國。而且內部更是混亂無比,出現“田氏代齊”這種不光彩之事,內部都不純正,何以代表山東大地?

我們中國號稱禮儀之邦,魯國的文化比齊國文化更具有禮節性,自然更符合山東的簡稱。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河北的簡稱“冀”,與“齊”字讀音相近,很容易混淆。

如果山東以“齊”為簡稱,很容易與河北的“冀”簡稱起衝突,會讓人誤聽,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齊國一直比魯國強大,為何從晚清開始,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