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后羿不但不是射日的英雄,相反,他只是一個叛亂的酒鬼

后羿射日的故事是耳熟能詳的,我們從小接觸到的很多資料,都是說后羿射日,但實際上,射日的並不是后羿,而是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很簡單,就一個字,叫做“羿”,因為是個英雄,所以也被稱作大羿。

在《山海經》《楚辭》《淮南子》這些文獻裡,都有提到過大羿射日的故事。我們這裡引用《楚辭》的來簡單說一下。

后羿不但不是射日的英雄,相反,他只是一個叛亂的酒鬼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堯帝的時候,天上十個太陽一起出來了,把大地都烤焦了(方便大家吃燒烤),堯就命令大羿去射太陽,大羿射中了九個,其實是射中了九隻金烏鳥,它們都死了,掉了下來,只留下一隻。

幸虧這大羿不是個鐵憨憨,要是把十個太陽都射沒了,那我們就永遠不見天日了。

那麼,后羿又是誰呢?

后羿不但不是射日的英雄,相反,他只是一個叛亂的酒鬼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后羿的故事在《左傳》《楚辭》《墨子》這些書裡都有零散的記載。大致的內容如下:

后羿本名也叫做羿,也是個神射手。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比得上射日的大羿,所以才給自己取了個一樣的名字。當然,大羿射的是太陽,后羿射的是動物。

他原本是有窮國的君主,當時夏朝的帝王太康整天只知道飲酒作樂,荒廢了國政。后羿覺得這是自己上位的有利時機。於是便發動叛亂,殺死了太康,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帝,後來乾脆把仲康也廢了,自立為帝,“後”是夏代帝王的稱號,所以他才叫做后羿。

但是,后羿不是個會吸取教訓的人。因為他當上帝王之後,便和太康一樣,天天就知道飲酒作樂。不但是個酒鬼,還喜歡到處打獵,顯示自己厲害的射箭技術。把國政都交給了一個叫寒浞的人。後來,寒浞看他這樣,也起了反叛的念頭,把后羿給殺了,自立為帝了。

那麼,為什麼我們都會把這兩個人弄混了呢?

后羿不但不是射日的英雄,相反,他只是一個叛亂的酒鬼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第一個原因,他倆名字太像了,而且都是神射手。射日的羿生活在堯帝的時代,而後羿是生活在夏朝,比大羿晚,離後世更近。所以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被人誤以為只有一個人,叫做后羿。

第二個原因,他倆的人生經歷都比較像,都被底下人背叛了。后羿是被寒浞背叛了,那大羿是被誰背叛了呢?

這就要說到另一個神射手了,他的名字叫做逢蒙(讀

páng méng)。

他是大羿的徒弟,大羿把自己射箭的看家本領都教給了他。逢蒙也是一個有天賦又勤奮的人,把大羿的本事都學到了。在當時,他們師徒倆的射箭技術直接包攬了世界前兩名。但是後來逢蒙卻背叛了自己的師父,還用他教自己的射箭技術殺害大羿。至於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天下第一,也有人說是為了謀奪大羿的家產。

因為命運相似,再加上后羿的故事離後世較近,內容更為具體,所以也就容易被混淆了。只不過大羿讓人感到惋惜,而後羿卻招來了千古罵名,甚至有人覺得他是活該。

后羿不但不是射日的英雄,相反,他只是一個叛亂的酒鬼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第三個原因,文人的加工。

文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會寫東西的人,但同樣也是最有可能瞎編,編到大家都信以為真的人。把“羿射九日”變成“后羿射日”主要是從唐朝以後開始的,大部分是來自於當時的文學作品。唐朝時期,隨著社會的繁榮,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尤其是到了宋元時期,而這也使得當時文學作品的數量大幅度增加。文學作品是對現實的藝術化處理,所以很多時候都不會太重視史實,只是將各種資料按照他們的需求拼湊起來而已。這就包括大羿和后羿的故事。比如元曲《西廂記·張君瑞害相思》中寫的:“無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

所以說,我們以為后羿是個英雄,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叛亂分子,稱帝之後,他還以為自己迎來了人生巔峰,結果被自己手底下人給背叛了,死得那叫一個窩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