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打拉池:延續千年的古道重鎮(一)

出平川城區東行約20公里,就到了共和鎮。今日共和鎮所在地,在歷史上是一處古道重鎮,以前叫做打拉池,因其“北鄰魯寇衝突之地,南控居民耕牧之場”,地位顯赫,因而成為各種政權激烈爭奪控制的物件。

其實,歷史上的打拉池,地域範圍不僅僅是共和鎮一隅,它包括今天的共和鎮、紅會路街道和黃嶠鄉所在地,處在一個四山合圍、西北方向略有缺口的大型盆地之中。北面為龍鳳山,東面為嶠山,東南是巍巍聳立的屈吳山,為靖遠、會寧、海源三縣接壤處的最高峰,西面是以紅山寺為標誌的連綿的紅色山巒,盆地內則是一塊廣袤而乾旱的平原——西格拉灘。東起嶠山,經牛拜、馬飲水,在紅山寺南側向西至老莊、小水、紅溝,又形成了一條狹長谷地,為當地人主要的農耕區。

掀開歷史的帷幔,我們能看到打拉池有過怎樣的過往呢?

一個川灘:從囉逋川到打繩川、教場川、亂麻川再到西格拉灘,折射的是環境和社會的變遷

打拉池盆地內那個廣袤而乾旱的平原,現在的名字叫西格拉灘,歷史上,它還有囉逋(

)川、打繩川、教場川和亂麻川的稱謂。據海源縣誌等史書記載,秦漢時,打拉池地區還是一個內陸海,俗稱北海,後來,由於自然變遷,河道疏通,海水外流,變成了低窪的湖泊溼地,稱之為“百泉”。其後,至唐代前期,又稱為“囉逋川”。

為什麼叫做“囉逋川”?清代舉人陳大安著有一本《方土拾墨》,他在“脈源記”一文中說:“古脈蔥蘢森秀,北海茫茫,禹貢疏通,要服疆域,凡程途覓蹤,嘶囉互應,逋亡潛逃,士隱逋峭者,及萬古荒迷中,昂聲樾(

yuè

)夤(

yín

),畏忖肅聲,故而囉”。

清代舉人郭兆瑞、秀才劉鍾琦合著有《碑文鈔錄》一書,他們在解釋囉逋川的來歷時說:“深淵茂密,隔草無影,地古人稀,嘶而覓訊”。從以上記載中,我們能窺見當時打拉池地區的自然環境:周邊黃家屲(古名蒯(

kuǎi

)團山)、屈吳山一帶森林茂密,河谷灘塬地帶是湖泊溼地,百草茂盛,自然環境溫潤。這個結論也為1957年中國地質勘探資料所證實:屈吳山、黃家屲川峽地質原是一片內陸海,內海與下游丘陵山壑相溶,形成湖泊溼地。屈吳山、黃家屲從今四礦以西山脈原名寶積山,均為原始森林。

其後,由於歷代戰爭,肆無忌憚毀林,常常烈火數月,特別是元代,毀林更盛,以致明代萬曆年間屈吳山潮雲觀道士黃雲清留下了這樣的詩文:“名山古留屈塬山,唐宋兩代林滿山。元家對手縱火燃,八居九地柳生煙。”由於生態的破壞,打拉池地區的自然演化為目前的景觀。據史載,打拉池地區昔日雨量非常充沛,由於生態遭到破壞,暴雨成災,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肢解了地貌,形成縱橫交錯的溝壕。

唐貞觀年間,“囉逋川”更名為“打繩川”。這裡有一個傳說,說是唐貞觀年間,佔據青海的吐谷渾因請婚不允而與唐朝交惡,並屢次發兵侵擾,成為唐朝西北邊境的最大威脅。貞觀九年(635年),唐太宗詔令征討吐谷渾。據打拉池老爺山(龍鳳山)《道觀記》記載:唐尉遲敬德西征時被黃河所阻,大軍無法渡河。在龍鳳山靈觀玄壇樓求籤,籤意為子系翁可解。敬德不解,廟翁解釋為子系合為孫字,一個姓孫的人可解決將軍的難題。果然,一孫姓河工獻策:用席子草團繩,在河上搭浮橋,從而大軍得以順利過河。平叛後敬德上奏唐太宗,遂命設定州衙,朝旨改“囉逋川”為“打繩川”,在龍鳳山建祖師殿,鑄唐鍾,十里相聞。

打拉池:延續千年的古道重鎮(一)

打拉池地區,“處在一個四山合圍、西北方向略有缺口的大型盆地之中,地位重要。

其實,席子草就是現在的芨芨草,杆浸水後,韌性極大,用芨芨草所製造的蒯繩,是黃河古渡口渡河的必備之物。唐朝時期,打拉池地區因盛產芨芨草,制繩業十分發達,因而當時地名叫作“打繩川”。就是現如今,靖遠、景泰、平川的河谷川灘地帶,仍有大量芨芨草分佈,當地老百姓在深秋時節割去紮成掃帚打掃院落。

到了宋金時期,打拉池地區成了北宋、金國與西夏爭鋒的前沿地帶,西格拉灘成為古戰場,打拉池在宋、金和西夏之間互動易手。這一時期,“打繩川”又改稱“教場川”,明顯透露著肅殺之氣。近側的狼山,宋時稱作“柔狼煙堠”,為軍事要地。而今打拉池北部的山系,包括今水泉尖山以東的大青山、碑南泉山、北嶂山、大煙墩山、青砂峴、黃家屲山則稱為柔狼山,為北宋會州與西夏西壽保泰軍司的界山。宋為制西夏名柔,柔者,意為使之柔順,今為統戰之意。

進入明代,西格拉灘部分地區又稱作“亂麻川”。據《平川區志》記載:“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蒙古韃靼部數千人踏冰渡河,進擾打拉池、會寧等地。指揮張世勳率30餘卒與戰於亂麻川……”此處的亂麻川即指打拉池以北川地,為西格拉灘的一部分。據清道光《靖遠縣誌》載:“打喇赤,本名亂麻川,明天順中,官軍討滿四分道初此……”《碑文鈔錄》對亂麻川的來歷做了解釋:“歷代戰亂在地紛紛,獈為要衝,同遍地野生植物野麻、羊蔓蔓互為攀虅,時人以物諷寓打繩川戰局社會如亂麻,為亂麻川”。

一座堡城:達囉城、懷戎堡、達喇赤和打拉池,名稱的變換隱含著不同的寓意

在共和鎮鎮政府所在地,遺留有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古城就是打拉池城遺址。古城為長方形,由於歷經戰亂和風雨剝蝕,現只剩殘垣斷壁。殘存牆體高約4—6米,厚約2—3米,佔地約有200多畝。從遺址看,這座古城規模較大,為古代屯軍的要寨。

打拉池城最初由西夏人首築,時間為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人起的名字叫“達囉城”。史載,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李元昊先後在環慶擊敗宋軍,又於景祐三年擊敗吐蕃軍,渡河佔領蘭州。在攻佔蘭州等地後即“築壘戍兵”,從北起環慶、南至馬銜山(在今榆中境)築壘戍兵,“達囉城”即為西夏人於1036年所築,並在達囉城設定管理機構,由酋長裕藏穎沁薩勒(蕃部)統轄。

舊時的達囉城,為西夏西壽監軍屬地。這座古城,在宋明數百年間,都處於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對峙的前沿。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宋五路大軍攻夏,李憲統軍出熙河(今臨洮縣),“九月,李憲收復蘭州古城……十月乙亥,李憲敗夏人於屈吳山……十一月乙丑李憲敗夏人於羅逋川。” 李憲招降了以裕藏穎沁薩勒為首的蕃部,從此達囉城又控制在宋軍手中,蕃部大首領禹藏郢成四及汪家等族首領六人並其部歸附。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宋人增修重築達囉城並改名為“懷戎堡”。據《宋史•地理志》載:“懷戎堡,崇寧二年築,屬秦鳳路,東至涇源路分界定戎寨(在今寧夏海原幹鹽池)地分二十二里半,西至本堡官下水泉堡(在今共和鎮毛河洛村,或稱“柳泉堡”)二十里,由香姑至會州共六十里,南至會川城分界三十五里,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與夏國西壽監軍對境。經由枯柴谷至柔狼山,有險隘去處。”此後的二十多年間,“懷戎堡”為宋會州屬地。

打拉池:延續千年的古道重鎮(一)

打拉池城殘留的一段城牆,城內現在是民居,古蹟幾乎湮滅無存。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六月,熙河第八將兼懷戎堡事武騎尉張安泰撰寫了《建設懷戎堡碑記》,文中說:“崇寧元年(1102年)壬午歲,承朝旨築打繩川,熙河帥姚雄駐兵會州,……涇原喬松,秦鳳劉德,西築水泉、正川二堡,通古會,三月初,皆畢功。打繩川賜名懷戎,隸會州熙河第八將。後年乙酉歲正月,割隸涇原,改第十五將。將官張普,統人馬東築通會堡,接涇定、定戎,開護道壕。當年八月,卻隸熙河復第八將。” 從此懷戎堡成為宋與西夏對峙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屏障,東與西安州的定戎寨戍兵相照應,以控制北寇入侵之要道;西南有會州屬下的靜勝堡、通泉堡戍守之兵,與黃河以北西夏的卓囉監軍司相對。

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會州陷於金,懷戎堡被金佔有,金宣宗興定四年(1220年),會州又被西夏佔領,懷戎堡再次成為西夏屬地。西夏末主寶義二年(1227年)蒙古兵滅西夏,即“懷戎堡”落成一百二十四年後,打繩川之地被蒙古人佔領。

進入元代,“懷戎堡”被改名為“達喇赤”(或稱“打喇赤”)。在此之前,成吉思汗西征至今伊朗,由於兵源不足,大量徵集波斯人等回回色目人編伍,是為“籤軍”,由波斯人組建的軍隊,波斯語叫“妥馬赤”軍,漢語為“探馬赤”軍,而蒙古人將這些波斯軍稱為“達喇赤”軍。1225年,成吉思汗從中亞回師東征,準備滅亡西夏和平定河州之亂,有一支波斯軍隊被裹挾著隨蒙古軍東征,之後駐紮在屈吳山、打繩川一帶。西夏滅亡、元朝建立後,戰爭結束,這支隨蒙古大軍征戰的波斯軍隊再也回不到故鄉,後轉為民戶,就地定居在了打拉池地區。

關於“達喇赤”的含義,有人認為是有灘地或水草的地方。但據清代道光年間的舉人牛中選考釋,蒙語“達喇赤”為“馬圈”的意思,是一種帶有明顯歧視性的稱謂。元朝對別的民族施暴政,人分四等,懷戎堡視為圈養色目人的馬圈。據民間鈔本《碑文鈔錄》記載:懷戎堡“元朝初廢堡為牧馬圈”,為元豫王的封地,雖置府理地(民間稱王爺府),但堡和地方遭到了嚴重破壞。

明代在統一全國後,打拉池地區成為肅王的牧地,元朝殘餘勢力不時踏冰渡河侵擾,打拉池依然是邊疆之地。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工部侍郎羅汝敬在視勘邊疆後在給皇帝的奏章中說:“為拒醜魯,古懷戎堡置要,可拒魯酋之衝要”。往後三十四年,即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靖虜衛指揮使路昭、鎮守參將周海向固原兵備副使楊冕建議:“迭烈遜地僻孤城,人寡難守,不若達喇赤古城,外則可御魯衝,內則可屯兵戎,又且為地理四達之處,若以巡檢司並屯軍俱稱於此,不亦為軍民之便乎?”並請求再築懷戎堡。

陝西巡撫都臺大夫馬文升、鎮守太監劉祥都認為可行,馬文升還親臨懷戎堡,相厥計謀,由衛指揮同知朱勇督辦,城池放棄了舊址,利用北宋懷戎堡東城牆,為明之西牆,向東移址。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春,參將趙永和鎮守,改為東西城門,趙命東門為“定遠”,西門為“得勝”,城設女牆和甕城,並將巡檢司移置達喇赤,建有巡檢司衙門,歸靖虜衛管轄。堡內還建有懷戎書院,由馮禧主持教授。

清朝建立後,順治元年(1644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屬鞏昌府。雍正八年(1730年),又改靖遠衛為靖遠縣,打拉池為靖遠縣屬一村鎮。同治元年(1862年),隨著西北迴民反清浪潮日烈,同治二年,打拉池失守。

據光緒三十四年的手抄本《打拉池縣丞志》載:“國朝同治元年八月,回匪馬兆元自下馬關犯順;二年十月,回匪花三帶賊攻打喇赤堡,十四日城陷,燒燬殆盡。”當時的縣令陳廷相命人重新補修打拉池堡牆,並從陝西老家運來兩塊“富平石”,“一塊長一百二十釐米,寬六十釐米,厚七釐米,用楷書鐫刻‘□□迎瑞’,鑲嵌在古城堡外西門上方;一塊長八十釐米,寬四十釐米,厚五釐米,鑿刻‘百泉雄堡’橫堂和‘富平陳廷相修建’的豎款,懸嵌在古城堡內西門上方。”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為治理方便,陝甘總督左宗棠奏請將鹽茶廳改為海城縣(今海原縣),“達喇赤”改為“打拉池”,達喇赤堡改為打拉池分縣,隸屬海城縣管轄,並設定縣丞進行管理。

清宣統元年(1909年),新任縣令陳廷椽根據地方鄉紳的請求,改打拉池分縣為三邑縣,即從靖遠、會寧、海城三縣各劃出一邑設定打拉池分縣,因而稱作三邑縣。民國二年(1912年),又裁撤海城分縣(打拉池分縣),打拉池重新劃歸靖遠縣。

宣統二年(1910年),即民國元年,地方鄉紳籌資並動用煙畝稅款,重修打拉池城,即打拉池新城。其牆基厚約八米,峰厚約二米五,高約十二米左右,城堡呈長方形,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寬約三百米,佔地面積二百二十四畝。

打拉池:延續千年的古道重鎮(一)

打拉池城內恢復重建的隍廟——三邑隍府。

打拉池:延續千年的古道重鎮(一)

打拉池城遺址保護碑,已淹沒在一片荒草之中。

民國九年(1920年)發生震驚世界的海源大地震,強震使打拉池古城被毀,此後再無修建。據當地老人回憶:古堡內古建築甚多,建築格局以八卦方位佈局。以子午線為中軸,坐北朝南形成中路,東西兩路互相對稱。在東西路的末端,也就是東西堡中央的外側,有一座比堡牆高的圓柱狀土墩,墩上曾建有兩層閣樓,名曰東門譙樓,西門譙樓,墩下砌有九十度匚形門道,俗稱甕城子。堡內中央十字路偏北處,聳立著一座三層樓閣,為鐘鼓樓。在南北中路的北頂端,也就是北城牆中央的上方,有三層高的北大樓,東北角有魁星樓,北大樓腳下,為城隍廟。堡內還有火神廟、隍爺廟、子孫宮、馬王廟等建築。古城堡牆的四個角上都有圍角圓土垛,垛上築有雉堞,堞內各置土炮一門,炮口分別伸向城堡的四個方向。

一條古道:打拉池地區是絲綢之路從中原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孔道

打拉池地處靖(遠)、會(寧)、海(原)三縣交匯之地,為古絲綢之路東段北線渡黃河西去的必經之地,由於所處位置的特殊,自古以來就是一處交通要道的咽喉。

據《平川史話》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劉秀親統大軍征討隗囂,從洛陽來到六盤山口。為配合劉秀親征,涼州(今武威)牧竇融親率河西走廊五郡的羌族、小月氏民眾數萬,攜帶輜重車五千多輛,浩浩蕩蕩東來。此時,天水附近的十六縣均被隗囂佔據,由蘭州沿渭河流域東進的道路不能使用,竇融只得取道北線,即由景泰縣東渡黃河,過打拉池,經今寧夏海源縣幹鹽池、西安州等地前往隴東。這條道路在當時即能適應急行軍之需,一次可透過數萬軍隊及五千多輛輜重車,顯然是一條寬闊的車馬大道。”

偉大的絲綢之路開通後,打拉池是這條通道東段北線的重要節點。據《居延漢簡》記載:“媼圍至居延置九十里,居延置至蹀裡九十里,蹀裡至揟次九十里,揟次至小張掖六十里。”居延漢簡中提到的媼圍、居延、蹀裡與揟次,據今人考證:媼圍、居延屬景泰縣境,蹀裡、揟次屬古浪縣境。由於居延漢簡內容缺失,從開平(今寧夏固原)到媼圍段的里程失載,但破城子出土的漢簡記載彌補了這一缺失:“從媼圍沿蘆陽砂河東行25裡,過黃河索橋渡口,順石門川東上,越闇門峴至水泉南行到鸇陰城,再東去經打拉池、海源、固原去長安。”

其實,途徑打拉池的絲綢之路是絲綢之路隴右段北線的重要一部分,這條路線從西安出發經固原、海源翻越西華山,穿過西格拉灘(今打拉池)到旱平川(今平川),在迭烈遜等處渡黃河可直抵河西走廊。這條大道今稱“涼固大道”,唐時稱烏蘭路,明時稱“迭烈遜道路”。據《明宣宗實錄》記載:“先是,陝西參政楊善言: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甘州、涼州、山丹、永昌諸衛,皆經平涼府隆德縣蠍蜥嶺,山澗陡絕,人力艱難。開城縣舊有經迭烈孫黃河,平坦徑直抵甘州諸衛,近五百餘里。洪武中,官置渡船,平涼撥軍操濟,人以為便。其後罷之。今請如舊,開通以利民。”

清光緒年間的手抄本《打拉池縣丞志》中說:“官園子沙河在西三里。山水暴漲,水即盈河;山水一退,河水隨涸,後項各河皆然。其源出自境外四十里會屬楊家崖灣,順而西流,經由池屬雙鋪子起,歷馬家大溝、狼山、馬營水、牛家拜、會屬小水堡,直達池屬以西二十五里之毛河洛堡出境。入會界約共百里,地勢平衍,乃池、會、海往來交通車行大路。”

“官園子沙河”是屈吳山北麓溝壑間夏季山洪沖積形成的一條寬闊的沙河。每當山水暴漲時,水即盈河,山水一退,河水隨之乾涸。這條沙河在屈吳山腳下,從海源縣的西安鎮、鹽池鎮,至原屬會寧縣的楊家崖灣,由東向西經雙鋪、狼山、馬家大溝(現紅會)、馬營水、牛家拜、小水、毛河洛出楊梢溝流入黃河。這條暴雨沖刷或沖積形成的沙河,就成為歷史上從海源經打拉池至靖遠的車行大道和主要通道。

從打拉池出發,到黃河岸邊渡河抵達河西的路線由南到北有四條:一路經楊梢溝、紅溝、靖遠縣城從虎豹口渡口過河;一路經毛卜拉、大灣、吊溝、響泉、黃灣從迭烈遜渡口過河;一路沿黃家屲山過蒼龍山東古堡或苦水堡、水泉堡、裴家堡、哈思吉堡從索橋渡口過河;另一路從蒼龍山東古堡或苦水堡、蘆溝堡、永安堡、大廟堡等處至北城灘附近的烏蘭津或白卜渡渡口過河。

回望2000年來,在途徑打拉池的這條古道上,多少販夫走卒、商賈行旅迤邐而行,留下了曾經的足跡和輝煌。冬去春來,白雲蒼狗,歷史跨入現代,公路、高速公路、鐵路、飛機、高鐵,人們的出行方式一次次地被重新整理,古道已失去原來的意義,但曾經的過往,正是歷史的血脈,我們只能延續,無法割裂。

讀史可以明鑑,知史可以啟智。

歡迎關注“左右說歷史”,歡迎閱讀、觀看、評論、點贊、收藏、轉發,您的關注,是左右創作的不竭動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