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第十四篇

這是

桔梗

在“

談判思維

”的第

687

篇推文。

全文共

3013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1 引言

今天的故事,還是和

喬-吉拉德

有關。

喬-吉拉德

,是美國底特律一個普通的汽車銷售員;

他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上,憑藉個人銷售能力,賣車賣得最多的人。(平均每天能賣出五輛汽車。)

我們在前幾篇的推文中介紹過他的故事。

喬的銷售秘訣,在於懂得如何獲得客戶的“好感”。

獲得“好感”,當然少不了恰當的溝通;

作為一個銷售冠軍,喬非常清楚,不同的客戶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可面對那麼多不同的客戶,喬是怎麼知道該說哪些恰當的話呢?

喬會非常仔細地觀察來到門店看車的客戶;

這也包括他們自己開過來的車子。

如果喬發現客戶車子的後備箱裡,放著戶外野營的裝置,他就會找機會無意中說,

啊呀,我和老婆今年一定要去野外玩玩,老是待在城裡太沒意思了……

如果喬發現客戶車子後座上,放著高爾夫球杆,他就會找機會無意中說,

真希望這個週末別下雨啊,我還要和朋友去打完那個十八洞啊……

每次當喬能找到機會說這些,神奇的事情都會發生;

客戶突然就變得對喬感興趣了,變得特別有“好感”;

當然,最後客戶下單買車的機率也大大提高了;

屢試不爽。

這些話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

說服力的秘密?

2 擬態

我們依然在“

模糊談判力

”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啟發自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

恰爾迪尼七字影響力的第二個字,叫做“愛”。

所謂“愛”,指的是“喜愛”,也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感。

簡單地說,

一個人在我們心中的好感度越高,他/她對我們的“說服力”就會越強。

可問題是,該如何提高我們在別人心中的“好感”呢?

有一個方法叫做“擬態”。

對於“談判思維”的讀者來說,“擬態”這個詞並不陌生;

我們在“談判秒殺力”裡,描述過“擬態”的含義;

簡單來說,“擬態”就是模仿對方的樣子。

大自然裡存在著大量“擬態”的例子,當然,植物和動物在做“擬態”的時候,大都是為了生存和捕獵;

某些蘭科植物的花瓣在形狀、顏色和多絨毛方面模擬某些雌蜂的外表,可吸引雄蜂與植物自己“交尾”,而得到有利為植物授粉的結果;

蠅類和蛾類模仿蜜蜂和黃蜂,可逃避鳥類的捕食;

而我們“人”,也有“擬態”的情形。

文首故事中的喬,面對客戶時所採取的方法,就是一種“擬態”;

模仿客戶的愛好,讓自己在客戶眼裡,變得“相似”,這就是銷售冠軍的“擬態”。

這樣的擬態,可以大大增加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好感”,從而增加自己的說服力。

人,天生就喜歡和自己“相似”的夥伴。

比如,

同齡人更容易相處;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一奶同胞,血濃於水;

這些俗語都在表達這個道理。

但有意思的是,人們的溝通時所關注的大都不是“相同”,而是“不同”,尤其是“談判”。

你仔細回憶一下,在上一次焦灼的談判困境裡,你的眼中是不是隻有對方跟你完全對立的觀點和立場?

談判學者,

莉-湯普森

博士,在三十二場不同的真實談判場景中,統計了談判雙方的關注點;

她發現,超過50%的談判者,對於雙方之間明顯的共性或共同利益,選擇視而不見。

你能發現,談判中大多數的問題,就在於雙方只看到了“不同”;

而解決談判中大多數問題的方法,就是去找到或表達“相同”。

談判中的“擬態”,就是這樣的思路。

3有趣的實驗

2008年,英國蘭凱斯特大學和利物浦大學的心理學家,

保羅-泰勒

教授和

莎莉-湯姆斯

教授,一起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主題,叫做“語言風格擬態和談判結果的關係”。

研究的素材,來自18個真實的人質綁架談判的現場錄音。

保羅

教授統計了這些錄音中,談判專家以及綁匪對話中的“語言風格”;

比如,

用了多少個計數詞,用了多少個過去式詞語,用了多少個介詞,用了多少個否定詞,用了多少個第一人稱詞,等等。

研究統計發現,成功的人質談判對話,和失敗的案例相比,“語言風格”的相似度非常得高;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簡單地說,成功的談判專家會選擇說那些和綁匪更“相似”的語言和詞彙。

相信你能看得出,有效的談判結果,來自談判專家更高頻率的“語言風格擬態”。

(相關研究見:Linguistic Style Matching and Negotiation Outcome, Volume 1 , Number 3 , pages 263-281,@2008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Wiley Periodicals, Inc。)

2010年,法國布列塔尼大學的心理學家,

西林-雅克布

教授,也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的主題,是研究銷售人員在說服客戶購買東西時,用“語言擬態”的方法帶來的效果;

實驗的方法很簡單,當客戶對銷售員說,

你好!你能幫我挑一款MP3播放器嗎?

不選擇“擬態”方式的銷售員回答,

好的。

選擇“擬態”方式的銷售員回答,

你好!我當然可以幫您挑一款MP3播放器!

如果客戶說,

我想給我的孫女挑一款MP3播放器。

不選擇“擬態”方式的銷售員會說,

好的,她多大歲數?

選擇“擬態”方式的銷售員會說,

給您的孫女挑一款MP3播放器,好的,她多大歲數?

相信你已經看出來,“擬態語言方式”只是簡單地在重複對方的詞語,這樣會帶來不同的說服效果嗎?

會。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實驗結果告訴我們,“擬態方式”的銷售員最終成交的機率提高了18。1%,成功推薦了播放器型號的機率提高了11。7%。

(相關實驗見:Retail salespeople’s mimicry of customers: Effects on consumer,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behavior,doi:10。1016/j。jretconser。2010。11。006)

還有更有趣地的研究,2011年,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羅德里克-斯瓦布

教授,把目光轉向了“線上交流”;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更多的在線上完成溝通、交流和談判;

那麼,即使在微信、Skype這樣的工具中,“擬態語言方式”依然有效嗎?

實驗很簡單,

羅德里克

教授找了66名MBA學員,用線上聊天工具模擬了“招聘談判”的過程;

採用“擬態”方式交流的學生,會選擇在聊天時,更多的模仿對方所打出的文字或表情;

比如,

對方打了個笑臉,“擬態”的一方就馬上覆制同樣的表情做迴應;

這樣簡單的策略,會有什麼不同嗎?

有。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在使用“擬態”方式的實驗組中,招聘者最後給對方的打分要明顯更高。

(相關實驗見:Early words that work: When and how virtual linguistic mimicry facilitates negotiation outcom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doi:10。1016/j。jesp。2011。01。005)

下一次在微信聊天裡,嘗試複製對方的表情包,並用在對方身上,看看TA對你的好感是不是提高了?

4 映象神經元

其實,“擬態”產生“好感”的道理,並不難懂;

只是,我們通常都低估了它的效果。

如果你去留意,你就會發現,我們對穿著類似衣著的人更有好感,我們對名字更接近的人更有好感。

市場營銷策略裡,會刻意讓發件人的名字,與收件人的名字更加“相似”,從而提高郵件營銷的回覆率。

(比如,收件人是Robert Greer,寄件人就會叫Bob Gregar)

有經驗的銷售或採購,在談判的時候,通常都會有意尋找共同點;

我看到你朋友圈經常跑步,我也跑過半馬哦!

相信我,別覺得這樣做看上去很蹩腳,它確確實實能提高你在TA心中的好感度。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容易被忽視的心理學現象,接下來的意見就不會顯得那麼奇怪了;

比如,

對方坐著,你也坐著;

對方用什麼坐姿,你也用什麼坐姿;

對方無意地輕撫一下自己的臉頰,你也應該“無意”地輕撫一下自己;

神經科學家,

馬爾科-亞克伯尼

,在我們的大腦中發現了“映象神經元”;

映象神經元“反映”了另一個人的行為,就好像觀察者自己在行動一樣。

換句話說,當我們的行為或語言,激活了在對方看來“更像自己”的那片大腦神經元區域,我們就更容易“成為對方”。

當你“成為了對方”,“好感”自然產生了。

5 小結

值得一提的,今天內容的背後,依然有著“模糊談判論”的影子;

分類、二元、語言、極端;

“愛”,就是“好感”的本質,也是二元差異的極化;

當我們嘗試畫出一個分類,我喜歡 Vs 我不喜歡 (我們 Vs 他們 We Vs Them),人們的大腦迅速二元化;

當“好感”還沒出現之前,這個分類對我們來說就是模糊的,沒有說服力;

一旦我們在談判中撕開這個分類,去“擬態”對方,讓“好感”呈現,隨著“好感”程度越強,對方腦中的“我們是一起的”感覺就越大,說服力就越極端;

說服力的流動,再次從模糊走向極端。

-

這裡是“

談判思維

”!

“模糊談判力 第十四篇” 待續

——-

桔梗

“愛”,好感,人類溝通之間的擬態說服力 | 模糊談判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