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胡懋仁:北溪管道被炸會引發世界大格局的變化

【編者按】本文經作者崑崙策研究院高階研究員胡懋仁教授授權“崑崙策研究院”頭條號原創釋出,以供研究參考。

胡懋仁:北溪管道被炸會引發世界大格局的變化

北溪管道被炸,世上大多數人都懷疑是美國乾的。而美國與歐洲的部分媒體都認定是俄羅斯干的。這些媒體也不拿出證據,就是要一口咬定。當然,還有一些歐洲媒體譴責這次破壞事件,但是他們並沒有確定或者指認肇事者到底是誰。現在,還有一種非西方聲音,也猜測是俄羅斯干的。這種觀點的理由說,因為北溪管道被炸,俄羅斯一定會向肇事者索賠,而且索賠的數額一定很高。所以,俄羅斯為了爭取獲得這筆賠款,就有可能自己製造這樣的爆炸,毀壞北溪管道。這樣的理由說來說去,還是很牽強的。因為俄羅斯與美西方關係這麼糟,美西方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向俄羅斯支付如此鉅額的賠款。如果俄羅斯要走國際法院的程式,難度同樣很大。雖然說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下午屬機構,但國際法院歷來都沒有什麼公正的立場,在很多情況下,都直接站在美西方一邊。考慮到這麼複雜的情況,俄羅斯還會為了獲得所謂賠款而自己來炸掉北溪管道嗎?

北溪管道被炸,美國從中能得到好處,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也是多數媒體所公認的。普京說,誰會從中受益,誰就是肇事者。而且普京雖然沒有直接點出美國的名號,但普京用的是肇事者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在這個世界上,這個盎撒人主要就是指的美國和英國。雖然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也主要是由盎撒人組成的,但那三個小國估計既沒有這樣的實力,也沒有這樣的膽量。當然,這樣幾個國家要參與此事不是完全不可能,但背後一定會有美國的撐腰,所以根子還是在美國身上。

其實,北溪管道被炸,還會導致一個更為長遠的後果,那就是,北溪管道所可能輸送往歐洲的天然氣,現在已經完全不可能了。即使將來會修復,即使將來會重新鋪設,那麼歐洲這幾年所遭受的重大損失也是難以彌補的。這就是說,在北溪管道被破壞以後,歐洲在幾年或者十年之內,已經沒有可能獲得較為廉價的天然氣了。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歐洲的工業製造業將會受到重大的打擊。

歐洲工業製造業以前所依賴的是來自俄羅斯的較為廉價的天然氣。這就使得歐洲工業製造業的產品成本較低,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也會相對比較低。這對歐洲生產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量有好處的。然而,一旦歐洲再也無法獲得來自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歐洲工業製造業的產品價格就會飛漲。歐洲生產產品在整個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將大幅度下降。處於這樣的境地,歐洲還會有好日子過嗎?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必然是否定的。歐洲能源價格的居高不下,歐洲工業製造業成本同樣也居高不下。那麼歐洲民眾的生活成本同樣也居高不下。一方面歐洲的工業製造業已經受到很大的打擊,有可能造成很多企業特別是基於歐洲本土的中小企業大量地破產和倒閉,歐洲勞動力的失業率也會大幅度攀升。如果北溪管道在幾年內既無法修復,也無法重新鋪設,那麼歐洲經濟的冬天將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歐洲的經濟寒冬當然對歐洲有很大的破壞性,歐洲能有什麼辦法度過寒冬嗎? 現在看來,歐洲似乎只能依賴於美國的能源了。但美國能源的高價,不可能讓歐洲的經濟寒冬溫暖起來。或者,歐洲只能寄希望於發展高階的科技產業來緩解這個寒冬了。然而高階的科技產業不可能擴大勞動力的就業率。同時,高階製造來生產的產品也需要更為合理的價格。價格如果高得離了譜,那麼歐洲的高階製造來的生存也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所謂歐洲的經濟寒冬,幾乎就是無解。

當然,歐洲本地的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大,而各個大的跨國集團受到的影響或許是有限的。畢竟,跨國集團在資源調配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如果跨國集團認為,在歐洲生產產品不划算,跨國集團可以把生產基地搬離歐洲。而最主要的搬遷地應該就是亞洲地區了,其中或者是東南亞,即東盟。跨國集團把生產基地搬遷到所在地的最大可能就是中國。跨國集團甚至有可能把生產基地搬遷到俄羅斯,只要是有利可圖的,任何可能性都存在。再進一步,如果拉丁美洲政治環境比較穩定,那麼跨國集團把生產基地遷往拉美也完全有可能。如果非洲一些相對發達一些的國家如衣索比亞,或者奈及利亞,既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又有相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那麼也都有可能吸引跨國集團投資生產基地。只是投資非洲的前提在於當地安全環境需要有更為確定的保障。然而,如果跨國集團的製造業都搬遷出去了,歐洲各國自己的GDP要怎麼辦? 生產基地搬出歐洲,跨國集團的損失可能會有所減少,但產生跨國集團的那些歐洲母國,又將如何?雖然跨國集團可以從搬遷到的生產地區獲得更大的利潤,但這種搬遷畢竟對這些地區自身的經濟發展還是利大於弊。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改變,那麼整個世界的經濟版圖是不是要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

或許,這才可能是世界之大變局的一個突出的體現。經濟是基礎,經濟版圖的改變也是世界各個方面改變的基礎。如果主要的生產板塊已經離開了歐洲,特別是離開了西歐,那麼中歐和東歐是不是也會吃掛落,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那麼歐洲有可能更為依賴亞洲,而不是北美。因為北美的工業製造業的空心化程度早就相當嚴重了。從這個方面來說,歐亞經濟的一體化程序就有可能加快步伐,一體化的程度也會更為加深。這種歐亞經濟的一體化對美國來說,可能是讓其更為頭痛的變化。

美國的本意是要割斷歐洲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絡,甚至進而切斷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所設想的歐亞大陸經濟合作的聯絡。然而,美國這種自作聰明的做法,真的有可能讓事態的發展走到美國設想的反面。在美國這一通騷操作的背後,歐洲為了生存,不得不走上與亞洲實現經濟一體化的道路。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但是美國現在的做法卻在加快促成這個局面的產生。

歐亞經濟的一體化,肯定會讓歐洲大陸與北美的經濟關係發生某種程度的疏遠。而經濟關係上的疏遠,也會導致政治與軍事關係上的疏遠。美國企圖拉攏歐洲,來穩固自身霸權的夢想也會從根本上徹底破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無論想用什麼辦法來穩固自身的霸權,這個霸權最終都是要遠離美國而去的。這個趨勢是無法阻擋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崑崙策研究院高階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

【作者授權】

,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閒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