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普外專家凌晨成功“拆彈”

“大夫,我們從佳木斯過來的,我已經肚子疼一星期了!真是受不了了!”

近日凌晨4點鐘,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的急診外科診室裡,李女士(化名)向急診出診醫生講述自己得病的過程。近日,來自佳木斯的李女士沒有明顯誘因,開始出現肚子疼的症狀,李女士是一位農民,平時身體並無大礙,一週前開始肚子疼,在當地醫院開了些對症的藥,可是吃了三天疼痛並不緩解,所以她就在當地醫院住院查詢病因,這一查可給大家嚇壞了!當地醫院醫生告訴李女士,很可能是胰腺和脾臟之間長瘤子了,但是具體是啥瘤子得上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李女士的妹妹看著虛弱的李女士,心內感到異常的不安,於是她們連夜乘坐120趕往了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

急診外科醫生看了李女士帶來的腹部CT平片後,為李女士進行了腹部查體,結合李女士的描述,頓時覺得情況很不樂觀,這很有可能是“脾動脈瘤”,而且已經有先兆破裂的跡象。動脈瘤一旦破裂,就會出現大血管的高壓力出血,隨時危及患者生命,用“肚子裡的炸彈”來形容絲毫不誇張,而且這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可能爆炸。醫生在向患者告知病情的同時,由急診科醫護人員協助,為李女士開通入院綠色通道,住進了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普外一科。

入院後主管醫生緊急向朱安龍主任彙報了急診患者的危急情況,在朱安龍主任的指揮下,醫護人員一邊給患者進行腹部大血管的造影檢查,一邊為患者進行積極的術前準備。凌晨6點鐘,患者的腹部大血管造影檢查回報:脾動脈瘤,直徑13。5cm。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打響了,朱安龍主任團隊開始為患者進行一場“拆彈”手術。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普外專家凌晨成功“拆彈”

圖1。腹部血管造影顯示李女士腹腔內巨大的脾動脈瘤

術前造影顯示患者的動脈瘤在胰腺上方胰體尾部,與脾門關係密切,腫瘤的下方是胰腺,腫瘤瘤體周圍又滿是手指般粗的血管,手術難度不言而喻,術中朱安龍主任仔細分離瘤體,並保護了周圍非瘤體組織的血管,保護了患者的胰腺,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緊張手術,朱安龍主任將患者的脾動脈瘤及病脾完整切除,同時保證了患者胰腺組織的完整。術中出血僅約10ml,堪稱精湛、完美而迅速的拆除了患者肚子裡的“炸彈”。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普外專家凌晨成功“拆彈”

圖2。朱安龍主任為患者拆除“炸彈”

術後李女士回到了普外一科病房,術後第二天李女士就可以正常下地行走、進流食。“我感覺我又活過來了,這可真是鬼門關走一遭!”激動的李女士拉著主管醫生的手說。

據朱安龍教授介紹,脾動脈瘤(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 是一種發病率僅為 0。1%~0。2%的血管性疾病,佔所有內臟動脈瘤的 50% ~60%,一般定義為病變部位的動脈直徑擴張為正常情況下的 1。5倍以上。一旦動脈瘤破裂,可能會發生致命性的失血,死亡率高達25%。一般認為其危險因素包括先天性動脈壁發育不全導致脾動脈血流量增加,另外還有如多次妊娠、動靜脈瘻、畸形、門靜脈高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 外傷或醫源性損傷以及胰腺炎等也常常被認為是 SAA的高危因素。而女性在妊娠前形成的動脈內高血流量狀態和雌孕激素的變化可能會導致 SAA 的快速增長。李女士的脾動脈瘤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直徑較大的脾動脈瘤,脾動脈瘤直徑一旦超過2cm,破裂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而巨大的脾動脈瘤應用介入治療手段往往難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所以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考慮,應積極手術切除。

朱安龍主任提醒道,類似脾動脈瘤這種由於先天發育異常導致的疾病,多無特異性的症狀,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體檢意識,身體如有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切忌諱疾忌醫,避免貽誤治療時機,小病釀成大禍患。

(張東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