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學生所掌握的道德知識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是各不相同的,這種左異不僅表現在不同年齡的兒童身上,甚至也表現在同齡兒童身上。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例如,對小學五年級學生所作的答卷調查表明,在同一個班中對“

道德

”一詞的瞭解就表現出幾種不同的水平:

第一

、同語反覆或不會回答,有的學生說:“

道德就是道德行為

”;

第二

、指出

個別現象

,表明停留在直觀的形象水平,有的學生說:“不打架、不罵人就叫有道德”;

第三

、下不完全或有

錯誤

的定義,例如有的學生說:“對人好就叫道德”;

第四

、比較

完善的概念

,例如一個同學說:“高尚的道德行為就是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不做對集體有害的事情與行為,做個有高尚的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這種不同水平,也說明對學生

進行道德知識教育的重要性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對道德行為意義的瞭解及其不同的水平,對於道德行為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研究表明,對於一般缺乏組織性紀律性的一年級小學生,僅僅

利用遊戲的方式

,組織他們的行為,雖然收到成效,但

行為並不鞏固

而是遊戲

一停止

組織紀律性

也隨之消滅,倘使學生既有遊戲的動機,又有正當行為的目的,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並且經久不變。可見,曉之以理對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教育者不僅應使學生一般地領會

道德準則

的要求,而且應當不斷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道德行為的意義。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在掌握道德知識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借鑑掌握科學知識的許多規律性。例如,在道德教育中,同樣適用從具體到抽象的規律,不僅

要有道德談話

,而且要

結合例項

進行榜樣教育。

為了突出道德概念的本質,在講述時不僅應舉出

典型事例

,而且還應運用變式的規律,即用多方面變換的具體事例進行教育。

例如進行

尊師教育

,不僅要給學生講解向老師敬禮、問好,對老師有禮貌是尊敬老師,同樣,聽老師的話,按照老師的吩咐做好作業,或者課堂上及時

有禮貌

的指出老師板書中的錯誤,也都是尊重和愛護老師,並且也應說明哪些表現是不尊重老師等。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學生的道

德認識

出現種種矛盾是常見的現象

,例如實現個人意願和助人為樂的動機發生衝實時究竟應該放棄什麼?這些都是客觀矛盾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有它社會方面或認識方面的銀源。

做教師的要

正視這種內心衝突

,鼓勵學生做出

克服矛盾

的正確行為,使學生獲得正確的道德知識和經驗。像學習科學知識會出現種種錯誤或糊塗觀念一樣,學生在道德概念的形成過程中,也常帶發生

混淆不清的現象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1、可以透過討論並消這些看法的

錯誤性質

2、透過現成事實或藝術作品使學生看到這種

錯誤觀念及其惡果

3、透過學生自己的行為後果使他們體驗到這種錯誤觀念的

危害性

在某些情況下,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即使是完全正確的,學生也領會了但並不接受,甚至採取故意無視或抗拒的態度,這是一種“意義障礙”現象。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意義障礙的產生常常是由於:

1、要求不符合兒童的需要,

2、要求過於頻繁,但不嚴格執行,

3、學生對要求產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4、提出要求時,導致孩子叛逆,

5、學生感到教育者在處理某些問題時不公正。

因此,教師一方面應儘量

避免學生意義障礙的產生

,另方面,學生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在這裡

認真分析

並找出形成意義障礙的確切原因是很重要的,以便對症下藥,

尤其要設法

消除學生的對立情緒

,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要求確實是善意的。

須知,孩子如果已經出現了意義障礙,就須設法消除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