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種群與個體

昨晚出去散步,沒有穿厚的冬裝,一出家門,感覺後背冷嗖嗖的,晚上睡覺時,就有了感冒的前兆,按經驗,只要吃兩粒速效,沉沉地睡上一晚,第二天就安然無恙,不會發展成為感冒。如若一不小心開始感冒了,就各種症狀、各種難受,至少持續一週。

種群與個體

人們習慣於用“從來不感冒”來表明自己身體的強壯,但有研究說長期的不感冒也是不好的,因為人的免疫系統會麻痺大意,長此以往,人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基於這個理論,昨晚並沒有吃藥,而是任其自然,只是用水洗了幾次鼻子,據說這是用物理方法降低鼻咽部的病毒量。最壞的打算就是感冒一次,最好當然是無恙。

種群與個體

很幸運,今天並沒有感冒,但這是次要的,我想說的是按照“長久不感冒也是不好”的理論,說明感冒引起的區域性的不舒服促使整個機體免疫力的增強,這是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種群與個體

在央視的《動物世界》中,看到了角馬的每年的遷移,每一次遷移都要經過一條生活著很多鱷魚的河,每一次渡河總有一些角馬要命喪鱷口,但如果不遷移,也許整個角馬的種群都將面臨餓死的可能,然後它們每年都要遷移,每年都有個體死在河裡,但它們的種群得以延續,這裡是個體與種群的關係。

種群與個體

以上兩例說明如果太重視區域性,大強調個體,將會給整體帶來長遠的災難。

推而廣之,想到了我們自己,從父輩們的物質匱乏到現在孩子們的要啥有啥,甚至於不用開口要,家長都已經給備好了,舔犢是天性,但卻因此剝奪了孩子們渴望擁有的樂趣,當一個人想不起自己想要什麼,或者得到的慾望無限膨脹,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的口味是要有比較的,我們都有一個體味,當吃了一點鹹的,再吃甜的時,甜味會更濃,而我們小時候曾聽老人說孩子們一出生喂的第一種食物是黃蓮,這種行為有兩個說法,一種是說人生而就是要吃苦、來受難的,所以孩子們一落地張嘴就是“苦啊苦啊”地哭,第二種是說吃過了苦就會知道以後的甜。

種群與個體

又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的人們一生下來就泡在糖罐裡,根本不知道苦為何物,所以現在的人們最缺的就是吃苦。短短的幾十年,人們就從苦到甜的飛躍,但現在的人並沒有覺得他們有多幸福。即便喋喋不休地憶苦思甜,他們也是一臉懵逼,沒辦法感同身受。因為缺乏吃苦,就衍生出種種的弊端:沒有責任心,不願意吃苦等等。

種群與個體

但這好像又是無法避免的,古人說“貧賤生勤儉,勤儉生富貴,富貴生驕奢,驕奢生淫佚,淫佚生貧賤”,又說盈極則虧,虧極轉盈,縱觀歷史,總是和平與戰爭相間,不喜歡戰爭,卻無可避免,就整個人類來說,戰爭大約可以激起人們的鬥志、生機,就個人來說,總也喜歡這樣的和平和安寧,雖然會滋生各種弊端,還是喜歡如此地苟且,也有幸生在安寧的年代。(本期圖片來自西風瘦馬徐文榮)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