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很多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都會聽到“孩子上課發言不積極”的反饋,即便老師鼓勵孩子發言,給孩子發言的機會,孩子依然支支吾吾不願回答,或者很小聲的回答,但回答不到問題的重點。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家長們對上課不積極發言的問題各有各的理解和判斷。

有的家長認為:老師提的問題我家孩子都會,所以不想回答。

有的家長認為:我家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主動發言,回家作業都能做對,所以不發言並不代表孩子沒認真聽課。

還有的家長認為:我家孩子很怕回答錯誤,所以不敢舉手回答。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在我去參加學校開放日之前,我對“上課是否積極發言”這個問題並不關注,當然也可能因為我家沒有這個問題困擾,所以我自動忽略了。

當我參加了學校的開放日活動後,親眼看到了“上課積極發言“、”沉默不語“以及“躲閃視線“的區別後,我決定還是跟大家聊一聊上課發言的問題。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一,老師課堂提問的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要認真看待上課積極發言的問題,首先我們得弄清楚老師上課提問的目的是什麼。

1,提出問題,透過學生的回答,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靈活調整教學策略。

這一點毋庸置疑,老師只有透過跟學生互動,學生反饋答案,才能整體掌握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便更好地教學。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2,提出問題,透過多個學生的相互補充,幫助學生提醒知識點,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最常見的方式是老師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透過多個學生的回答,老師總結歸納,最終幫助孩子鞏固所學知識點。

3,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個表達的平臺,從而鼓勵學生。

課堂上總會有特別積極主動的孩子,老師也需要這些孩子來帶動更多的孩子加入積極回答問題的氛圍中。所以,老師透過課堂提問,跟所有的學生一個表達的平臺,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發言,從而提升自信,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以上三點,是我對老師課堂提問的理解。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孩子的問題。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二,孩子不敢/不願舉手發言的原因有哪些?

1,害怕出錯,害怕嘲笑

別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但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心智的成熟,他們自尊心變得越來越強,非常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認可,也更加在意周圍同學對自己的看法。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所以,有的孩子會擔心自己回答錯誤,而引來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越是擔心害怕,越不敢積極發言,越不積極主動回答,也就越發不確定自己能否正確回答,從而陷入害怕和不敢的死迴圈。

2,性格內向,膽小謹慎

很多家長習慣於將自己孩子不主動,膽小,不積極的行為歸類為“性格內向”,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發現孩子天生氣質——揭開天賦密碼實現因材施教》。

這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在透過分析兩位美國學者透過長期研究,提供的九個不同的方向的天生氣質,建議有興趣的家長仔細閱讀此部分。

讀了這本書後,你會發現,孩子在“天生氣質”的基礎上,性格還在日趨形成,現階段的膽小或者怕事,是可以透過招數破解的。

瞭解了孩子的天生氣質後,再回到本文的主題,你會發現所謂的孩子膽小,害怕回答問題等現象,或許只是暫時的表現,家長需要努力找到合適的突破口。

3,追求完美,不願出錯

有些孩子喜歡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到最好,回答問題亦如此。當不確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是否最符合老師的要求時,會斟酌再三,猶豫不決。最終在確認與不確認之間搖擺不定,而錯失發言的機會。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這一條與第一條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一個怕被嘲笑,在乎的是面子問題,另一個是怕回答不完美,在乎的是答案本身。所以大家要仔細甄別。

4,無從下手,不會回答

這一點比較好理解,有些孩子不會回答老師的問題。存在這種現象既有孩子不知該從哪個角度思考答案的可能,也不排除沒理解老師問題的核心所在。

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第四種現象就是:物理的不懂老師的問題,孩子本身的知識量無法支撐其回答問題。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三,孩子不積極主動發言,有負面影響嗎?

孩子不積極主動發言,對學習和孩子的性格形成都會產生影響。

1,易影響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透過課堂的提問與回答,老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而孩子自己也能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從而產生想要學習更多知識的動機。

如果不積極主動發言,沒有跟教師形成良性的互動,對自己的認知沒有清晰的判斷,從而無法建立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

2,易形成被動接受的處事方式

積極回答問題是主動學習的一種方式,一味的被動等待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容易讓孩子形成被動接受事物的處事方式,從而不利於建立主動思考的思維方式。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主動思考既有利於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也有助於孩子對待問題,能思考的更深入,更有遠見。

3,易影響未來的社會發展

孩子過於在意周圍人的評價和看法,而不敢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容易讓孩子形成人云亦云的思維方式。

而待孩子步入社會後,不愛發言,不喜歡也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會附和別人的觀點,在職場也會受到種種制約。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四,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積極主動發言呢?

1,課前做好預習

課堂回答問題,基本都會圍繞課本本身展開,不會偏離課本太多。所以,對於不能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家長有必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做好課前預習工作。

在預習的過程中,先要判斷孩子不能積極發言的弱項是什麼,再有針對性的帶著孩子預習,幫助孩子梳理思路,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2,正面鼓勵為主

家長要清楚短期內需要解決孩子問題的核心是什麼,即改變上課不能積極發言的狀態,所以無論孩子回答問題對與錯,都建議以正面鼓勵為主,肯定孩子的改變。對於錯誤的答案,家長可以婉轉表述,儘可能先保證孩子敢於回答問題態度,其次再考慮如何提高回答問題的質量。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3,日常生活引導

積極主動回答問題,不侷限於課堂內,在課堂外家長也可多加引導,改變孩子不願和不敢的態度。可以讓孩子多參與家庭中的討論,或就日常生活中某個話題展開陳述,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和老師都喜歡積極發言的態度,認可其勇敢表達自己觀點的行為。

我個人認為,上課積極發言與否這個問題從眼前看,僅僅是回答問題的主動性,但從長遠看,是教孩子如何在合適的場合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家長們還是要嚴肅對待,用科學的方法調整孩子的態度,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相信孩子一定會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暢所欲言。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怎麼辦?

恬媽的碎碎念:我們不需要孩子過於高調,過於張揚的對任何事物都指手畫腳,評頭論足。但在合適的場合,適合的地點,我們需要鼓勵孩子勇敢且大膽的抒發自己見解。

願我的分享,與你有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