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2005年畫家劉小東前往三峽拆遷地創作油畫,賈樟柯原本只打算為此次創作拍攝一部紀錄影片,但當他到達奉節後,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他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決定以最快的速度拍攝一部影片,

因此這部影片的劇本、選景、演員都具有很強的即時性,更像是以簡單故事串聯起來的一部庫區紀錄片。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影片以兩個山西外來人的視角觀察庫區淹沒前的風光、城市、百姓……煤礦工人韓三明來到奉節尋找十六年前的前妻,他花三千塊錢買了這個被拐的女人,與她生育了一個女兒,但在公安介入後,女人選擇離他而去;護士沈紅來到奉節尋找兩年未見的丈夫,丈夫在三峽做黑道有了起色,也有了新的愛人,他們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

兩個外來人的行跡構成了故事的主要線索,但他們的情感糾葛在遭遇了庫區的民生疾苦後,漸漸退到舞臺的次要位置。

影片將絕大部分碎片化的鏡頭投向庫區的底層百姓,兩千年的城市,在短短兩內拆光,意味著數百萬人失去家園,成為移民。

青年陷入了集體性的迷茫,家園淹沒、教育落後、沒有職業,男孩們聚整合群,打打殺殺,女孩子則在街上尋找外地人,希望能被作為保姆領走;中年人面臨群體性失業,時間倉促,移民補助、拆遷賠償、下崗安置都無法有序開展,拆遷辦、倒閉廠整日被上訪人員佔據;城鎮中尚有能力的人們大都出走“更南的南方”去尋找活路,走不掉的婦女則淪為了拆遷工人的“小姐”,走不掉的老人也在失去住所後淪為流浪漢。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對於國家工程中的種種無奈,賈樟柯並不作激烈批評,而是客觀真實地記錄下城市淹沒前的人間百態,影片的主要背景音效是拆遷建築的叮咚錘聲,鏡頭一次次轉向斷壁殘垣的城市,以及光著脊樑掄錘的精壯漢子們,大部分場景都發生在陰天或室內,營造出悲涼壓抑的氛圍。影片中出現了兩處極具超現實主義色彩的鏡頭,一處是沈紅在城市廢墟上看見了劃過天際的飛碟(UFO),另一處是因資金短缺而爛尾的“移民紀念塔”像火箭一樣拔地而飛,導演解釋

這兩處設計源自自身對整個庫區超現實主義生活現狀的體驗。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相比於後期的《天註定》,《三峽好人》更具有人性的溫度。

《天註定》具有更強烈的批判色彩和暴力美學追求,但它所刻畫的部分人物,有符號化傾向,因此本人始終認為它在藝術成就上不如《三峽好人》。本部影片中刻畫的人物大都是底層的弱者,但不同人物性格各異,其中庫區老人代表何房東、中年人代表麻老大、青年代表小馬哥是刻畫最為成功的三個角色,他們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觀,又各代表著一類人數龐大的群體。

韓三明初到奉節就被地痞青年小馬哥詐騙,但在他意外救過小馬哥一次後,兩人成了彼此關照的朋友,小馬哥沒有知識文化,整日詐騙打架,但他崇拜周潤發,也崇拜江湖義氣,對待朋友十分真誠;麻老大是三明前妻的哥哥,他是個跑船的船伕,迫於生活兩次賣了妹妹,初見三明時,蠻橫不講理,但當他被三明尋妻的執著打動後,麻老大選擇接受並幫助了三明;何房東看似老實,實則是個有些油滑的老人,給三明報房價時故意抬了很高,當政府拆遷房子時,也揚言自己認識很多“亂朋友”,但他最後失去住所和生活來源,淪為橋底的流浪漢時,我們都會同情這位無助的老人。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除此之外,最鮮活的群像刻畫是拆遷工人,三明加入拆遷隊後,他們友善、團結,對生活的要求低到可憐。

當得知三明家鄉的黑礦可以一天賺200時,大家都禁不住內心的嚮往,決意同往,而在三明告知黑礦的生命危險後,他們又良久無語,默默抽菸,最後一一舉杯入夥。正如影片最後一幕中那位走鋼絲的藝人,他們的生活已是命懸一線。影片中的人物是真實而厚重的,他們偏狹、自私、懦弱,同時也善良、豪爽、勤勞,當生活把這些普通人逼入絕境,所有的美好與齷齪一併呈現,這些能夠隱忍傷害而依然默默生活下去的人,就是“三峽好人”。

在影片的結構上,除了前述的兩條尋人線索,導演還設定了“酒、煙、茶、糖”四個釦子。

賈樟柯在創作談中說,在計劃經濟時代,這四樣東西是人情往來的紐帶。三明第一次見麻老大,送給他兩瓶家鄉的酒;三明第一次見小馬哥,給他遞了一支菸;沈紅在前夫棄置多年的櫃子中找到了一盒茶葉;小馬哥最後一次去砍人前,和夥伴們分吃大白兔奶糖……這四樣關鍵物品的出現,構成了對城市頹敗氣息的無形反抗,那就是尚未崩壞的人情味和人性美,而這種聯絡也已經沖淡到搖搖欲墜。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新片速遞】《庫區紀錄片》《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一部紀錄片!

在鏡頭語言的處理上,賈樟柯提到自己模仿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追求,他使用了侯孝賢風格的長鏡頭,試圖用“巫山雲雨“召喚人們心靈中的頹敗感,他希望觀眾設身處地體驗一座城市消亡帶來的悲哀,一種生態的、文化、生活的悲哀。

從文化意義上講,三峽工程是暨屈原以降,楚文化在中原強勢文化面前的又一次挫傷,因此《三峽好人》不自覺地具有著“招魂”的性質。

楚地自古遠離中原,巫風重,盛產多情男女與浪漫詩人,但楚文化始終處於“被邊緣”和“被犧牲”的地位,賈樟柯不是楚人,但作為中國最敏感的導演,他捕捉到了那種不可名狀的哀傷感覺,也通靈了屈原、老莊、桃花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