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李向東】男子科舉受挫,二弟一戰告捷,母親也不給文壽妻子好臉色

文壽是個讀書人,多次科考受挫。他二弟卻一戰告捷。父親認為文壽學習不努力,把他趕出去遊學。母親也不給文壽妻子好臉色。文壽妻趙氏是個很賢惠的女人,從來沒有埋怨過公婆。

文壽離開家門的前夜,和妻子告別說:“父母因為我無能而驅逐,如果考不中,我就永遠不回來了。只是連累了你,趁著年輕,自己想想辦法吧!”趙氏落淚說道:“你怎麼說出這麼奇怪的話呢?我知道你的才華,早晚會考中的。現在父母命令你出去遊學,沒有辦法。你只管放心外出,我不會有其他想法的。”第二天,趙氏典當了首飾衣物,給丈夫帶足盤纏,送他出門。

【李向東】男子科舉受挫,二弟一戰告捷,母親也不給文壽妻子好臉色

文壽到了京城,住在一座寺廟裡發奮苦讀。聽說二弟也來到京城等待派任,滿心歡喜去見面。二弟卻很冷淡,文壽慚愧地回到廟裡。不久,二弟外派為某地太守,請假榮歸故里,始終也沒再去找哥哥。

二弟回到家裡,來祝賀拉關係的親朋絡繹不絕,門庭若市。趙氏體諒婆婆的勞苦,也忙前忙後。弟媳嘲笑她說:“小叔得官,嫂子也很高興嘛!”趙氏假裝聽不見,向二弟打聽丈夫的訊息。二弟敷衍道:“見過一面,尚好。”然後就和別人說其他的事。趙氏只好在沒人的地方暗暗落淚。二弟又在父母面前編排哥哥的不是,說他不但對父母有怨言,還故意躲避自己。

父母聽到後,更加不喜歡文壽,對趙氏也當奴婢看待。兩兄弟的孩子都兩三歲,偶爾爭搶東西,文壽母親也是偏袒老二家的孩子。

二弟離家上任後,文壽父親生病,趙氏深夜焚香禱告,期盼丈夫歸來、公公痊癒。弟媳在婆婆面前讒言道:“嫂子在詛咒公公。”公公婆婆都很生氣,準備告官對趙氏進行懲罰。鄰居都知道趙氏的冤屈,但是沒人敢出來主持公道。趙氏飲恨吐血而亡,還不到三十歲。

當時,文壽在京城盤纏花完,又不敢回家,給寺裡抄經書維持日常用度。有一天傍晚,他偶然到寺外散步,看到一個少婦站在松樹下,背影很像趙氏。

【李向東】男子科舉受挫,二弟一戰告捷,母親也不給文壽妻子好臉色

走到跟前,果然是他妻子。文壽大吃一驚,問妻子怎麼到了京城。趙氏哽咽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才說:“我已經是鬼了!”文壽聽聞大哭,趙氏制止說:“不要悲傷,我活著時分隔兩地,現在卻能在一起了。”文壽並不感到害怕,把妻子領到廟裡,除了他,別人都看不見。

趙氏讓丈夫白天擺攤算卦,她在暗中相助。晚上點燈夜讀,她在旁侍候。轉眼又到了大比之年,文壽再次進入考場。文章寫得非常順手,相鄰考號的人看了他的文章都讚不絕口,說文壽必會高中。

到了揭榜那天,竟然榜上無名。趙氏悲不自勝,落淚道:“這該怎麼辦啊!”文壽反過來勸慰妻子,趙氏說:“科名不算什麼,我是哀嘆公婆日夜盼望你富貴,這樣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啊!”

當時,文壽二弟已經把妻子兒子接到任上。而文壽父母沒有去。原因是二兒媳日益驕橫,對公婆也失去了往日的尊重,所以兩位老人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生活。趙氏已經知道,她對文壽說:“弟媳驕橫喜歡錢財,她去了二弟任上,這不是好事。”

文壽還有個三弟叫秩生,他離家的時候秩生才十一二歲。秩生慢慢長大,很同情大哥大嫂,對侄子也很好。在三叔的愛護下,文壽的兒子衣食不缺,健康成長。秩生多次對父母說:“大哥考不中難道是他的過錯嗎?我二哥做了官,您二老又得到什麼呢?大嫂賢惠,鄰居沒有不知道的,她含冤而死多年,希望二老能祭奠大嫂,讓大哥回來。”這時文壽的父母已經漸漸醒悟,於是聽從秩生的話,祭奠趙氏,又寫了家書讓文壽回家。

趙氏在京城已經知道,她高興地對文壽說:“公婆賜給我酒食,並且讓我們回鄉了。趕快收拾行李吧!”十多天後,家書到來,文壽和趙氏動身歸鄉。

到了家門,文壽看到兒子已經十一歲,三弟也長成一個翩翩少年,悲喜交加。他說了趙氏魂魄相隨的事,母親很慚愧。趙氏雖然在別人面前不現身,卻打理家務,孝敬公婆,和在世的時候一樣。

不久,文壽二弟因為貪腐被罷官流放,家產罰沒充公。二弟媳只好帶著孩子回到公婆這裡,秩生很看不上二嫂,但趙氏對她如初。二弟媳婦對趙氏很嫉妒,但已經無力挑撥離間了。

秩生成為秀才後,父母想要給他娶妻。趙氏私下對文壽說:“三弟有宿業,命裡有個前世怨偶,今世會相逢。我想辦法給他調換。”幾經周折,秩生和符姓人家的女兒定了婚。迎娶那天,有條二尺長的大蜥蜴出現在洞房裡。家人想要打死它,趙氏制止說:“不可,這就是秩生的怨偶,把秩生的鞋子拿來。”

【李向東】男子科舉受挫,二弟一戰告捷,母親也不給文壽妻子好臉色

蜥蜴看到秩生的鞋子,顯出很憤怒的樣子,把鞋子咬碎後,看了秩生幾眼,順著牆壁爬走了。

幾年後,文壽的父母去世,趙氏在大家面前現身,穿麻戴孝,非常悲傷。公婆下葬後,趙氏也不再隱形,每天面帶憂色。兩天後的晚上,趙氏落淚對文壽說:“從此永別了,天帝因為我的德行,早就安排到某地做土地神,享用當地百姓的祭祀。只是公婆在世,我一拖再拖。”文壽非常不捨,卻也為趙氏成神而高興。他問趙氏:“父母現在去了哪裡?”趙氏說:“不敢說,說了的話大家都會受到懲罰。”

最後,趙氏拉著文壽的手囑咐道:“不要悲傷,好好教育咱的兒子,讓他長大報效國家,做個忠孝兩全的人。”說完冉冉消失。

他們家附近有個兒媳婦對待公婆很不好,後來聽說趙氏的事,改惡從善,也成了一個孝婦。

講故事的人把文壽妻子的事講得很詳細,唯獨沒說趙氏是哪裡人。(出自《耳食錄》,有刪減。)

相關文章

頂部